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洛陽牡丹我們學過的文章

關于洛陽牡丹我們學過的文章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6 18:06:43

編者按:九曲黃河奔流不息,每一滴水都飽含珍貴回憶,每一朵浪花都寫滿動聽故事。為生動呈現70多年來河南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治理黃河、利用黃河、傳承黃河文化的具體實踐,展示河南在黃河及其流域治理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發生的可喜變化,河南省政協融媒體中心聯合河南省政協文化和文史委員會推出特别策劃《我的黃河故事》,結合《黃河記憶》專題史料圖書,從治理、生态、文化等多角度,記錄河南各級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為黃河及其流域治理作出的貢獻,激勵廣大中原兒女拼搏進取、砥砺奮進,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凝聚強大合力。

大河網訊 (記者 魏蔚)黃河沿岸文化源遠流長、波瀾壯闊,留下了無數燦爛的文化遺産。人民在黃河的孕育下創造出了令人驚歎的藝術,如澄泥硯、黃河泥埙、唐三彩、牡丹瓷、豫劇……如何向大衆呈現黃河文化,深入挖掘闡發黃河文化豐富内涵和時代價值,是近兩年來始終在探索的課題。

陽春三月,芳菲無限,這是洛陽最美的季節。牡丹綻放,芳芳滿城。然而花期太短,美麗綻放隻有數天,讓人遺憾。

如何讓牡丹花的美永恒留存?如何将國瓷工藝和國花牡丹完美融合?這就不得不提到“牡丹瓷”創始人李學武。

關于洛陽牡丹我們學過的文章(我的黃河故事讓永不凋謝的)1

資料圖

一個靈感突發的創新

家在洛陽的李學武從小就對陶瓷十分着迷。瓷器古樸典雅、溫潤如玉的質地對他産生了不可思議的吸引力。而父親的諄諄教誨也時常伴其左右:“要想成就一件精美的瓷器,必須具有堅毅的意識。”之後,三年的軍營生活,讓他的思想和意志得到前所未有的鍛煉,閑時一有時間就去收集關于中國瓷器的信息和資料。

2007年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幾個戰友相約來洛陽賞花,誰知賞花的前一天,暴風雨突臨,華貴嬌豔的牡丹被暴風雨摧殘,戰友們抱憾而歸,這讓李學武産生了制作“牡丹瓷”的想法。37歲那年,制作牡丹陶瓷開始成為他的夢想,為此他還辭去了年入百萬元的工作。

關于洛陽牡丹我們學過的文章(我的黃河故事讓永不凋謝的)2

資料圖

打造永不凋謝的“牡丹”

想着容易,做起來卻充滿艱辛。李學武用了兩年的時間,開車跑了20多萬公裡,考察仙遊木雕、南陽玉雕以及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福建德化三大瓷都和五大官窯、七大陶瓷産區等地,尋找做永不凋零牡丹的靈感。為此,他還遍訪全國陶瓷名師,到全國10餘個博物館查閱曆史資料,整理了20餘萬字的陶瓷筆記。雖然燒壞的陶瓷牡丹不計其數,在經過無數次的實驗後,最終用陶瓷對照真花花瓣一片一片地捏成牡丹花雛形。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9年,李學武研制出了以唐白瓷燒制技藝為基礎,集各派陶瓷技藝之所長的牡丹花瓷器。燒制成功的牡丹瓷,姿态和顔色純正逼真,立體感強,栩栩如生,宛如一朵朵雍容華貴的牡丹綻放于瓷盤之上。

關于洛陽牡丹我們學過的文章(我的黃河故事讓永不凋謝的)3

資料圖

讓永不凋謝的“牡丹”芬芳全世界

瓷器屬于中國、屬于世界,牡丹瓷亦是如此。如何讓牡丹瓷紮根洛陽,聞名全世界?

機會總是留給每個有準備的人。2010年,在河南省投資貿易洽談會上,牡丹瓷驚豔亮相,并很快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随之而來的是紛至沓來的訂單和盛贊。牡丹瓷驚豔了河南,也走出了洛陽……

李學武明白,在中國瓷器文化的海洋中,牡丹瓷隻有不斷革新,才能走得更遠。為此,他帶領團隊圍繞洛陽地域特色,積極将牡丹瓷文化和洛陽文化相融合,不斷推陳出新,為洛陽牡丹打造一張“瓷名片”,随後牡丹瓷作為國禮先後被國家領導人贈送給了100多個國家元首及領導人,獲得了無數贊譽,成為繼中國五大官窯之後獨具特色的新派藝術瓷種。

“我願意做中國陶瓷行業的‘ 愚公’,繼續跟随新時代的步伐,奉獻微不足道的力量,讓這朵‘永不凋謝的牡丹’芬芳全世界。” 李學武說。(根據《黃河記憶》叢書整理報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