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評價說:荀子是一個循循善誘的好老師。
是呀,在古籍《荀子》中,共存三十二篇,除少數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寫。
他的文章擅長說理,組織嚴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強議論的氣勢,語言富贍警煉,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今天,@澤光書院要分享荀子書中的10個驚世哲理,如果你能讀懂并緻于行的話,将受益一生。
01 蓬生麻中,不扶則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荀子·勸學》
【譯文】蓬草長在麻地裡,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進了黑土裡,就會變得和土一樣黑。
【感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巨大,想要靜心學習,就要去圖書館,想要鍛煉口才,就應該和喜愛主持播音的人多交流。
02道雖迩,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修身》
【譯文】路途再近,你不走,也不會到達。事情再小,不去做也不可能完成。
【感悟】做人做事,最怕隻說不做。每一項事業,不論大小,都是靠腳踏實地、一點一滴幹出來的。
0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勸學》
【譯文】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是多麼高遠;不親臨深溪,就不知道地是多麼深厚。
【感悟】實踐出真知。在自強不息的行動和探索中,才能獲得真知。
04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
【譯文】眼睛不能同時看清楚兩樣東西,耳朵不能同時聽清楚兩種聲音。
【感悟】專心緻志的做一件事情,才會有所成就。一心兩用,隻有兩者皆失。
05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荀子·勸學》
【譯文】肉腐了就會生蛆,魚枯死了就會生蟲,懈怠疏忽忘記了做人準則就會招來災禍。
【感悟】滿招損,謙受益。驕傲自大,可能會引來滅頂之災。
06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
【譯文】沒有聽到的不如聽到的,聽到的不如見到的,見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實行,學問到了實行就達到了極點。
【感悟】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試。你聽到的、看到的都有可能是假的,隻有你真正去實踐一遍,才會得到真實的結論。
07不知其子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左右。《荀子·性惡》
【譯文】不了解兒子就看和兒子交往的朋友,就清楚了;不了解君主就看看君主身邊的人,就明白了。
【感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當你不了解一個人的時候,就看看他結交的朋友,那裡一定有他的影子。
08饑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荀子·榮辱》
【譯文】饑餓了就想吃飯,寒冷了就想溫暖,疲勞了就想休息,愛好利益而厭惡禍害,這是人生下來就具有的本性。
【感悟】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搞懂了人性本質,才能順應其勢做成其事。
09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荀子·大略》
【譯文】不經過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無法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謝的;不經過艱難的考驗,無法知道一個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
【感悟】不經曆風雨,怎知誰是英雄。
10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荀子·議兵》
【譯文】大凡在各種事業上取得成功的人,一定是非常敬業,把事情認真對待的;那些失敗的,一定是因為輕慢了。
【感悟】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在于你對事業的态度,你認真敬業,就會成功,你敷衍輕慢,就會失敗。
歡迎關注@澤光書院,讓思想充實生活。閱讀可以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正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