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讓孩子處理夥伴矛盾 卓文 繪
●孩子們一起玩耍遊戲,發生一些矛盾沖突在所難免。此時,很多家長采取了“比較傳統”的教育方式:趕緊拉過自家孩子一通數落,如果自己的孩子年齡大一些,就一定要讓着年齡小的孩子,而不考慮矛盾沖突的前因後果,有時讓占理的孩子感覺很委屈。
講述:“為什麼我沒有錯,卻還要道歉?”
居家上網課後,上四年級的小美每天都要下樓跟小夥伴們一起玩。而過了一段時間、經曆了幾次事情後,小美卻不那麼願意下樓玩了。
小美說:“小區裡經常一起玩的小夥伴有七八個,多數都是上二三年級的孩子,我在其中算是姐姐了。這些小夥伴裡,有脾氣随和的,也有愛争強好勝的,一有不合意的事情就喊、就發脾氣。一次,一個二年級的小姑娘做遊戲輸了,一下子就生氣了,覺得我比她大,沒有讓着她,大哭大鬧的。正巧我媽媽也在樓下,看到後馬上讓我安慰這個小孩,給她道個歉,還讓我帶着幾個夥伴再重新玩一次這個遊戲。我心裡根本不想這麼做,可是媽媽還是用‘你是大孩子,得讓着弟弟妹妹’這句話壓我。我心裡特别委屈。這樣的事情我遇到好幾回了,明明沒有錯,還要去道歉。我都不清楚以後還要不要下樓跟小夥伴一起玩了。”
建議:多讓孩子說說内心感受和判斷
12355天津青少年心理咨詢熱線首席心理專家東玉林老師說,孩子間鬧矛盾,家長不應該用自以為合适的标準來要求孩子如何解決問題,讓孩子失去了對事情的判斷力,更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長此以往,孩子面對一件事情的對錯判斷會産生迷茫,在處理與鄰居夥伴、同學之間的問題矛盾時,不知所措,也不會正确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會大大降低孩子今後步入社會的生存能力。
東玉林老師說,家長教育孩子注意與不同性格的夥伴、同學相處時的尺度、分寸,是完全正确的,但不能“一刀切”地告誡孩子要一味地以大讓小或謙虛退讓;更應該提醒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在關注他人感受的同時,也要适時表達自己的内心感受。當因為孩子自己的原因而發生矛盾,告訴孩子一定要勇于承擔責任。此外,在孩子産生沖突的當下,家長切忌問孩子“誰惹誰”的問題,更不要讨論細枝末節的過程。家長應該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交由孩子自己來處理。随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和人、和事物打交道的地方越來越多,聰明理智的家長在告訴孩子基本的處事方式後,可以逐漸嘗試放手,讓孩子自己來解決一些事情,放手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放手讓孩子用自己的智慧處理與他人的關系,而不是為了維持所謂的面子或場面,委屈了孩子,甚至讓孩子失去自己“擺平”事情的機會。就好比路上遇到一個坑,家長要放手讓孩子自己選擇是跨過去、繞過去或是動手去把坑填上。家長在給孩子自我選擇權的同時,也是在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
文 賈林娜
作者:賈林娜
來源: 今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