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内容我來評#
《牡丹亭·皂羅袍》:一曲熱愛生命的贊歌和一聲虛度青春的歎惋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 雲霞翠軒,雨絲風片, 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明.湯顯祖《牡丹亭.遊園.皂羅袍》
年少時看《紅樓夢》,曹公寫黛玉在梨香苑外聽到小戲子們排練時唱的這段《牡丹亭.遊園.皂羅袍》時,“感慨纏綿”,“不覺心動神搖”,“如醉如癡,站立不住”,“心痛神癡,眼中落淚”。
看到這些描寫,就覺得有些詫異:這曲子有何觸動人心之處,能讓蕙質蘭心的林妹妹如此悲恸?後來去讀《牡丹亭》,也沒有很大的感觸。及至年歲漸長,經曆諸多世事之後,方有感悟:這是一個熱愛生命的人對于虛度青春,浪費生命的痛惜啊!
《牡丹亭》是明代戲曲家湯顯祖的代表作品。劇中寫了情窦初開的少女杜麗娘因情而死,又因情而生的故事。初讀時,我總覺得故事過于荒誕誇張,更難理解這樣的一個故事為何能夠風靡當時,在後世成為經典。然而不看情節的話,這出戲的曲詞是極其優美的,它用詞典雅,處處皆有警句,讀來令人齒頰留香。所以當時就隻是喜歡它的文筆,用語極雅,是屬于文人的案頭文學。
現在再讀《牡丹亭》,在感受着唱詞的優美之外,更多的是理解了杜麗娘的感慨。一個在封建倫理道德教條下被壓抑着長大的女子,長了16年,竟然不知道自家還有着一個雖然寂寞但卻生機勃勃的後花園!這是對生命的一種怎樣的浪費啊!平日裡隻是聽父母教導三從四德,請來的先生也是酸腐不堪。重門深鎖,連後花園也不曾涉足。年輕女孩子應有的嬌憨、天真、活潑的天性在當時“存天理,滅人欲”的時代背景下全被壓抑成了對父母的晨昏定省,唯唯諾諾。
人都有追求美的天性,而春光無限的大自然更是美的極緻。在沒有電腦網絡手機和電影院遊樂園的年代,踏青遊園、尋芳訪春便是人們親近自然之美的最主要的方式。李白在《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亦曾感慨“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所以“會桃李之芳園,叙天倫之樂事”,盡情享受大自然給予生命的美。而古代的大家閨秀卻被倫理教條鎖在深閨之中,矯枉過正的杜家父母更是連自家後花園都不許女兒踏足。這是對生命的一種壓制,是對人性的一種摧殘!
而杜麗娘在16歲的遲來的叛逆中,趁着父母忙碌,無暇管教她,便與丫鬟春香來到這寂寞地等待了她16年的園子。看到桃紅柳綠,蜂舞蝶繞,滿園春色關不住,紅杏枝頭春意鬧。不禁感慨: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 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這是對生命的熱愛才能唱出來的贊歌,也是對虛度青春,辜負生命的一種歎惋啊!
所以同樣熱愛生命之美的林黛玉聽了之後會“不覺心動神搖”,“如醉如癡,站立不住”,“心痛神癡,眼中落淚”,因為這就是共鳴。
而我們,在生活節奏快速,高科技産品層出不窮的時代中生活的我們,有沒有好好地靜下心來欣賞自然之美呢?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人生百年,其實也就是天地間的一個過客。古人珍惜生命,“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而我們也應該學會放下手機,離開電腦,走出家門,走出城市,好好地欣賞一下大自然予我們的恩賜……
(圖片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