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臘迎春開未遲,十分香是苦寒時。”進入臘月,許多人家都會在案頭置一盆水仙。淺淺清水,幾顆鵝卵石壓根,亭亭玉立的水仙,在嚴寒中踏着淩波微步,帶來春天的訊息。
水仙原産于地中海地區,唐末五代時期進入中國。據唐代學者段公路所著《北戶錄》記載,晚唐詩人孫光憲在江陵任職時,波斯人穆思密贈送他幾株水仙,種在水器中,經年不萎。據此推算,水仙在我國至少有一千多年的栽培曆史。由于其清絕出塵的神韻,水仙逐漸成為古代文人室内清供陳設的常用花卉,也成為他們吟誦贊美的對象。
“淩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是誰招此斷腸魂,種作寒花寄愁絕。”宋代詩人黃庭堅一生酷愛水仙,寫了多首贊美水仙的詩。黃庭堅曾因在新舊黨争中仗義執言,被貶黔州,六年後奉召回到湖北。在荊州,好友王充道為他送來了五十支水仙。黃庭堅見之欣喜,寫下這首詩。他化用洛神的形象來寫水仙,把植立于盆的花朵寫成輕盈漫步的淩波仙子,動靜間亦真亦幻,美不勝收。詩人更是以比德的形式,把水仙與“花中氣節最高堅”的梅花并稱為兄弟,賦予水仙清貞的品格。
清,既指水仙香氣的幽雅,也指其品格的清高不俗。楊萬裡在《水仙花》中說:“韻絕香仍絕,花清月未清。天仙不行地,且借水為名。”水仙的清香賦予她高雅氣韻,清麗高潔更勝月光。“山下六七裡,山前八九家。家家清到骨,隻賣水仙老。”宋代宋伯仁的這首《山下》,寫得更為有趣,隻因山中人家隻賣水仙,在詩人眼裡就有清到骨的品格。這樣的人格力量,無疑為文人所追求。
貞,堅定有節操曰貞,品性剛毅曰貞。“萬木凋傷後,孤叢嫩碧生。花開飛雪底,香襲冷風行。高并青松操,堅逾翠竹真。挺然凝大節,誰說貌盈盈。”宋代詩人胡宏不再着眼于水仙輕盈缥缈的優美姿态,而是把她與松、竹并稱,贊揚水仙在歲寒凜冽、萬物凋零之際傲然開放的堅貞氣節。“胡然此柔嘉,支本僅自持。乃以平地尺,氣與松篁夷。”與松、竹、梅相比,水仙沒有蒼勁枝幹,枝柔質弱的她堪稱“清真處子面,剛烈丈夫心”,其“獨立萬槁中”“高操摧冰霜”的貞剛之氣更難能可貴。
在中國曆史上,能被稱為清貞的花草并不多,歲寒三友可算是“物之清貞而可愛者”,而這三者之外,“惟水仙與菊焉”。在曆史文化的沁潤下,在文人墨客的吟誦中,水仙在中國有了不一樣的意蘊。春節将至,去挑選幾棵水仙,靜待花開吧!
◎本文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