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修煉之道?“久在樊籠裡,複得返自然”這一名句勾勒出一幅美好的田園生活圖景,樹林陰翳,鳥鳴山澗,一人一舍,怡然自得無數文人墨客将其視作理想世界,許多畫家以其意境入畫,繪就不朽的林泉,如範寬《溪山行旅圖》、王蒙《青卞隐居圖》等等,畫中之境超越現實生活,被賦予道德内涵,生發出隽永之意當下,現代都市高樓林立,生态文明建設愈發重要,古人筆下的綠水青山仍是令人神往的桃花源作為承載城市文化精神、塑造城市風貌特色的當代建築,如何在鋼筋水泥空間為人們營造栖息的詩意?如何以建築寄托人文精神?追求自然之道依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建築修煉之道?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久在樊籠裡,複得返自然”。這一名句勾勒出一幅美好的田園生活圖景,樹林陰翳,鳥鳴山澗,一人一舍,怡然自得。無數文人墨客将其視作理想世界,許多畫家以其意境入畫,繪就不朽的林泉,如範寬《溪山行旅圖》、王蒙《青卞隐居圖》等等,畫中之境超越現實生活,被賦予道德内涵,生發出隽永之意。當下,現代都市高樓林立,生态文明建設愈發重要,古人筆下的綠水青山仍是令人神往的桃花源。作為承載城市文化精神、塑造城市風貌特色的當代建築,如何在鋼筋水泥空間為人們營造栖息的詩意?如何以建築寄托人文精神?追求自然之道依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日前,“當代中國建築的理論建構與實踐創新”學術論壇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10餘位專家學者彙聚一堂,共享國内外經典案例,闡發個人建築設計理念與思考。有趣的是,交流過程中,不止一位建築師展示了傳統中國畫裡的山水與建築,并以其為設計之源。崔愷院士以《富春山居圖》指出栖居自然是中國古人傳承千年的生活智慧;張永和教授以清畫院《畫十二月月令圖(九月)》中描繪的敞開式建築,闡述了向往、親近自然的傳統觀念;青年建築師馬岩松則受山水畫啟發,設計出錯落有緻、依山傍水的住宅建築。不難看出,傳統山水畫創作與當代建築設計有異曲同工之妙,皆是理想與現實的融彙,時間與空間的展示,心靈對外部的投射。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古代繪畫中的建築,更為當代建築設計提供了寶貴借鑒,也使“自然”成為當代建築設計思想的重要範疇。
追求“自然”的建築,不僅意味着從自然形象中汲取靈感,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使建築與自然發生關系;更意味着樹立以“天人合一”為核心的美學追求。唐代司空圖《二十四詩品》論“自然”之境為“俯拾即是,不取諸鄰”,即不索取、不強求,以發乎自然、自然而然的态度認識世界,正如北宋山水畫家郭熙所言,“身即山川而取之”。這也是中國古代建築設計追求的境界。在當代建築設計中,崇尚“自然”不是單純模仿古典園林樣式,也不是盲目追求抽象的建築形式,更不是為概念而概念,而是順應生态環境、人文傳統、建造法則,以獨特的生命體驗激發創造靈感。這樣的創作觀有利于設計者形成個人風格,實現建築與環境的對話,解決“千城一面”之困境。
追求“自然”還意味着構建綠色、可持續的發展觀。目前,由于各種原因,我國每年都有一批建築尚未達到50年使用壽命便被拆除,既浪費資源、破壞環境,又難以為子孫後代留下建築遺産與曆史文脈。破解這一難題,一方面要從體制機制上着手改革,重視城市規劃設計,避免“拍腦袋”決策;另一方面,也要鼓勵建築師積極将節能低碳、集約高效的科技手段引入設計,樹立可持續發展的建設理念。2017年,住建部印發《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十三五”規劃》,為建築領域綠色發展明确要求。近年來,許多建築師在實踐中也格外注重綠色技術的應用。譬如,上海自然博物館設計中,采用了綠色照明技術、熱回收技術、雨水回收技術等多項節能環保手段;超高層建築北京中信大廈(中國尊)設計中,幕牆主體采用雙中空單元式幕牆體系,以确保建築外表皮節能效果;世園會中國館設計中,降低采暖能耗成為團隊着重解決的問題之一……綠色,象征着自然、友好、創新與生機,也當成為中國建築發展鮮亮的底色,為構築和諧的人居環境提供指引。
自然之道,在建築,也在生活。從生活中尋找建築與自然的關系,在設計中體悟自然之境界,當是值得建築師深入思索的課題。
《 人民日報 》( 2019年05月26日 08 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