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本文會詳細介紹一個小技巧,幫助你用符合Python風格的方式(Pythonic方式)來編寫程序。
作者:布雷特·斯拉特金(Brett Slatkin)
來源:華章科技
Python的循環有一項大多數編程語言都不支持的特性,即可以把else塊緊跟在整個循環結構的後面。
foriinrange(3):
print('Loop',i)
else:
print('Elseblock!')
>>>
Loop0
Loop1
Loop2
Elseblock!
奇怪的是,程序做完整個for循環之後,竟然會執行else塊裡的内容。既然是這樣,那為什麼要叫“else”呢?這應該叫“and”才對。在if/else結構裡,else的意思是:如果沒執行前面那塊語句,那就執行else塊。在try/except結構裡,except也是這個意思:如果前面那塊語句執行失敗,那就執行except塊。
try/except/else結構裡的else依然遵循這樣的理念,它的意思是:如果沒有異常需要處理,那就執行這塊語句。try/finally結構裡的finally同樣很直觀,意思是:不管前面那塊代碼執行得如何,最後都要執行finally塊代碼。
了解了else、except、finally等在上面那些結構裡的用法,Python新手可能就覺得,for/else結構裡的else也是這個意思,即如果循環沒有從頭到尾執行完,那就執行else塊。實際上恰恰相反,如果循環沒有從頭到尾執行完(也就是循環提前終止了),那麼else塊裡的代碼是不會執行的。在循環中使用break語句實際上會跳過else塊。
foriinrange(3):
print('Loop',i)
ifi==1:
break
else:
print('Elseb1ock!')
>>>
Loop0
Loop1
還有一個奇怪的地方是,如果對空白序列做for循環,那麼程序立刻就會執行else塊。
forxin[]:
print('Neverruns')
else:
print('ForElseblock!')
>>>
ForElseblock!
while循環也是這樣,如果首次循環就遇到False,那麼程序也會立刻運行else塊。
whileFalse:
print('Neverruns')
else:
print('WhileElseblock!')
>>>
WhileElseblock!
把else設計成這樣,是想讓你利用它實現搜索邏輯。
例如,如果要判斷兩個數是否互質(也就是除了1之外,是不是沒有别的數能夠同時整除它們),就可以用這種結構實現。先把有可能同時整除它們的數逐個試一遍,如果全都試過之後還是沒找到這樣的數,那麼循環就會從頭到尾執行完(這意味着循環沒有因為break而提前跳出),然後程序就會執行else塊裡的代碼。
a=4
b=9
foriinrange(2,min(a,b) 1):
print('Testing',i)
ifa%i==0andb%i==0:
print('Notcoprime')
break
else:
print('Coprime')
>>>
Testing2
Testing3
Testing4
Coprime
實際工作中,筆者不會這樣寫,而是會改用輔助函數完成計算。這樣的輔助函數有兩種常見的寫法。
第一種寫法是,隻要發現某個條件成立,就立刻返回,如果始終都沒碰到這種情況,那麼循環就會完整地執行,讓程序返回函數末尾的那個值作為默認返回值。
defcoprime(a,b):
foriinrange(2,min(a,b) 1):
ifa%i==0andb%i==0:
returnFalse
returnTrue
assertcoprime(4,9)
assertnotcoprime(3,6)
第二種寫法是,用變量來記錄循環過程中有沒有碰到這樣的情況,如果有,那就用break提前跳出循環,如果沒有,循環就會完整地執行,無論如何,最後都返回這個變量的值。
defcoprime_alternate(a,b):
is_coprime=True
foriinrange(2,min(a,b) 1):
ifa%i==0andb%i==0:
is_coprime=False
break
returnis_coprime
assertcoprime_alternate(4,9)
assertnotcoprime_alternate(3,6)
對于不熟悉for/else結構的人來說,剛才那兩種寫法都是比較清晰的方案,大家可以根據情況選擇其中的一種。
for/else或while/else結構本身雖然可以實現某些邏輯表達,但它給讀者(也包括你自己)帶來的困惑,已經蓋過了它的好處。因為for與while循環這種簡單的結構,在Python裡面讀起來應該相當明了才對,如果把else塊緊跟在它的後面,那就會讓代碼産生歧義。所以,請不要這麼寫。
要點
關于作者:布雷特·斯拉特金(Brett Slatkin),Google首席軟件工程師,他是Google Surveys的聯合技術創始人,也是PubSubHubbub協議的共同創造者之一。此外,Slatkin還發布了Google的第一個雲計算産品——App Engine。早在15年前,Slatkin就開始在工作中使用Python管理Google大量的服務器群。他擁有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工程專業學士學位。
本文摘編自《Effective Python:編寫高質量Python代碼的90個有效方法》(原書第2版),經出版方授權發布。
延伸閱讀《Effective Python》(原書第2版)
推薦語:Python編程進階必讀,基于Python3.8,新增31條建議!掌握Pythonic編程方式,寫出高質量代碼|進階到編程高手的程序員修煉之道和代碼整潔之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