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讓寵物糞便變廢為寶?本報訊 (記者 張炯強)小狗的便便屬于什麼垃圾?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為處理寵物糞便發愁?,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怎麼讓寵物糞便變廢為寶?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本報訊 (記者 張炯強)小狗的便便屬于什麼垃圾?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為處理寵物糞便發愁?
近日,在上海市學生聯合會第十七次代表大會上,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生态學院一名學生提交了一份提案:寵物糞便難以進入現有垃圾分類體系、造成養寵人士困擾,是否可以考慮本市公共綠地普及蚯蚓塔。
說起為何會想到這一提案,提案發起人、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生态學院學生杜一凡同學介紹說,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後,垃圾分類成為市民最關注的話題,“一天散步時,弟弟問我:‘小狗的便便算哪一種垃圾?’當時我沒法給出确定的答案。”被“問住”了的杜一凡随即專門去查詢了資料,了解到寵物糞便不屬于垃圾分類的範疇,需要進入城市糞便處理系統,“也就是說,要将寵物糞便帶回家中,丢入沖水馬桶才行。”
可是,對于養寵人士來說,遛狗過程往往要半個小時到一個多小時,把寵物糞便一直拿在手上明顯不衛生也不方便,同時也增加了城市垃圾分類的難度。
去年7月,上應大生态學院杜一凡、蔔欣語等同學們開展了調研,不少養寵人士也反映,平時遛狗時處理小狗糞便比較麻煩,不知道往哪裡扔。“結合這一點我們發現,在上海部分公共綠地及小區,會設有寵物清潔桶,養狗人士可将寵物糞便投入桶中。”杜一凡說,這看似解決了垃圾分類的問題,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存在後續處理方式繁瑣、費時費力、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
通過查詢了解,同學們發現,在國外以及國内一些地方都采用“蚯蚓塔”的形式來進行寵物糞便的處理,不僅方便養寵人士,也讓它成為了一種自然科普的教育形式。
上應大生态學院蔔欣語同學介紹說,蚯蚓是園丁的黃金,被稱為“地下工作者”,具有消化有機物質能力強、食量大、食性廣的優點,“蚯蚓塔”顧名思義就是通過蚯蚓将集中投放的有機廢棄物轉化為肥料。蚯蚓通過插入泥土的PVC管道下端的小口鑽入“塔”中,完成糞便的處理,之後又可以鑽入“塔”外的泥土中,增加土壤肥力,實現變“糞”為寶,讓廢棄物可以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生态化循環,做到可持續發展。
杜一凡說,通過高校、學校和社區的三方聯合,結合自然課程,目前他們已經在學校對面的小區奉賢海上墅林苑社區中成功開展了“變‘糞’為寶 萬有‘蚓’力”——蚯蚓塔親子DIY活動,帶領社區居民了解并學習制作蚯蚓塔,在社區中試點投放。他介紹:“不久前,我們在小區開展了一次親子DIY活動,有5組家庭參加,制作了5個蚯蚓塔。”
蔔欣語同學認為,普及蚯蚓塔的過程中,其實可以把生态文明的課程搬進社區,結合現在上海大力倡導的青少年進社區和大中小學思政一體化工作,讓同學們以“蚯蚓塔”為起點參與社區調查、社區微更新等勞動實踐活動,用無限的創意繪就不一樣的社區環境,延伸至社區治理的其他領域。
來源: 新民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