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滿
聲明|題圖來源于網絡。驚蟄研究所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留言申請開白。
最近兩天,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取消“職普分流”的話題一度沖上熱搜。雖然相關部門很快進行了澄清,但是近幾年政策上對職業教育的支持已經越來越清晰,這也讓人們開始重新對職業教育領域産生更多關注。
不少人對職業教育的認知,主要來源于電視上職業學校們頻繁投放的宣傳廣告。但是,職業教育是否真的如廣告中所說的那樣包教包會還能包分配,未來又能否成為職業方向的新起點,或許是一件應該認真讨論的事情。
1、中國職校看山東一般來說,職業學校的招生對象主要是為了學本事找工作賺錢的社會生源,和無法繼續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應屆學生,而這類生源通常來自于人口大省。數據顯示,2021年高考,河南省有125萬人參加了2021年的高考,而山東省則有近80萬人參加夏季高考。
在高考競争如此激烈的情況下,大量考生在結束義務教育階段或無法繼續普通高等教育後,很自然地就選擇了能夠保障工作機會的職業教育。而源源不斷的生源和求學需求,也導緻一些地區的職業教育行業,獲得了極大的發展。
例如在我國職業教育大省山東,擁有各類職業院校517所,是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共建的全國第一個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而根據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公布的信息顯示,截至2020年,山東省共有技工院校181所,數量位居全國第一位。其中技師學院45所,高級技工學校32所,技工學校104所;全省國家級重點以上技工院校75所,16市都有1所以上技師學院、高級技工學校。同時,山東在招生數量和在校生數量方面,也以全國第二的位置占據優勢。
不光是在院校數量和學生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山東還貢獻了無數人印象中的“王牌”職校——藍翔。得益于校長榮蘭祥超前的宣傳意識,早在上世紀80年代,藍翔就開始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山東人民廣播電台做廣告。在電視機還沒有完全普及情況下,電台是當時絕大多數人的娛樂方式,并且這兩個電台幾乎覆蓋了全國的農民聽衆,因此藍翔的廣告效果非常好。
進入90年代,随着電視機在普通家庭逐漸普及,藍翔又率先在山東電視台投放了第一條電視廣告,并在此期間邀請著名演員唐國強出演了後來廣為流傳的廣告片。據蘭榮祥介紹,當時藍翔每年在廣告宣傳方面的費用有多達兩三千萬元,而堅持二十多年不間斷的電視廣告投放,也讓藍翔聞名全國。
除了廣告投放,藍翔還曾因為外媒報道而“蜚聲國際”。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2010年,谷歌等美國科技公司遭到黑客攻擊,随後《紐約時報》撰文指出中國山東濟南的藍翔技校與黑客攻擊有關,文中還特别提到藍翔與軍方的合作背景,并表示藍翔實際上在為軍方培養計算機科學人才。
時隔一年後,另一家美國權威媒體《華爾街日報》又撰文稱,發現有一系列黑客攻擊事件的源頭疑為中國濟南,因此讓藍翔這所民辦職校再次得到了來自全世界的關注。此外,進入互聯網時代,流行于網絡的段子和用藍翔廣告片剪輯而成的鬼畜視頻,也為藍翔不斷帶來新的流量,成功将藍翔塑造成了聞名全國的“網紅”職校。
2、職校的争議雖然藍翔因為廣告宣傳而聲名在外,但就職業教育的本業來說,藍翔也并非徒有虛名,比如外媒報道中提到藍翔與軍隊的關系就是事實。公開報道顯示,創立于1984年的藍翔技校曾經被軍隊收編,成為軍隊的“三産”,專門為軍隊培養技術工人,而校長榮蘭祥本人也曾是軍隊職工。
從80年代到90年代,中國迎來了制造業的強盛時期,因此職業教育規模也快速擴張。到1997年藍翔因為政策要求與部隊脫離關系時,其在校生規模已從1989年的一千人激增到超過一萬人。并且藍翔仍然保留了電工、汽修等與部隊合作的培訓項目,每年都會有一部分高級技工畢業生入伍成為技術士官。因此藍翔還曾使用過“全國唯一向部隊輸送技術士官的民辦職業學校”這樣的宣傳口号。
關于藍翔,很多人都會因為“挖掘機技術哪家強?中國山東找藍翔。”這句魔性廣告語而誤以為藍翔主要教授的是挖掘機技術,但實際上藍翔擁有烹饪、汽車工程、工程機械、焊接、數控、美容美發、計算機和鐵道等8個院系,共計上百個工種,并且随着用工需求和就業環境的變化,藍翔還不時地對專業設置進行調整。
比如在紡織行業逐漸過渡到自動化生産階段,就業前景不好的縫紉專業就被砍掉;而在基建産業迎來大爆發時,藍翔也開始力推挖掘機專業;當制造業從勞動密集型向智能制造轉型時,藍翔又新增了數控專業。不得不承認的是,在技能對口把握教學方向這點上,藍翔的确有一定的洞察力和執行力。所以在以就業作為檢驗職業教育質量的唯一标準時,藍翔甚至敢拍着胸脯給出100%的就業率。
不過,除了名氣外,職校也常常面對不少非議。比如藍翔就曾經因為學費太高而引起學生和家長的不滿。當時藍翔的招生指南上,兩年半的汽車維修班收費32890元,其中包含2000元的廣告費和7500元的教師工資,其他項目則模糊不清,個别專業甚至在完成報名之後還要另外收取費用。
還有網友反饋,藍翔的食堂收費很貴,吃不起食堂的學生隻能靠方便面度日。至于藍翔引以為傲的就業率,也被人曝光隻是被介紹到一個月幾百元工資的單位上班,算不上什麼正經工作。對于這些争議,藍翔校長榮蘭祥則表示,“網上99%的負面消息都是我們的競争對手雇人發的。”
也不隻是藍翔,在職業教育領域與藍翔一起被網友們戲稱為“中國常春藤”的北大青鳥、新東方烹饪學校、北方汽車專修學校、新華電腦專修學院、萬通汽修學校等職校,也經常被曝出負面口碑。但是這些負評并沒有對職校們的招生造成很大困擾。
據統計,山東省職業院校每年輸送近70萬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就業率穩定在98%以上。于是出現了一種在大多數人眼裡很矛盾的現象:一邊是網絡上對于職校的調侃和“曝光”從未停歇,另一方面,職校每年又為社會輸送技術技能人才,就業率遠超本科院校。但事實上這并不矛盾。
3、職業教育為了什麼?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我國技能型勞動人口超過2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但是技能型勞動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比例僅為26%,從整個就業和經濟發展需求看,我國技能人才總量仍然不足。
要想解決技能人才短缺的問題,就需要先解決培訓機構和生源的問題。所以在政策和市場需求的引導下,技工學校越來越多。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全國共有技工學校近2400所,在校生約360萬人,平均每年向社會輸送約100萬畢業生,但畢業生的數量遠不足以填補技能人才的缺口。而生源的問題,也不是依靠政策調節就能夠解決的。
榮蘭祥曾經在介紹藍翔的生源背景時提到,進入藍翔的學員有超過80%來自農村,大部分在25歲以上,年齡偏大。并且有的結了婚了,有的在城市打過工,有一定的社會經驗,有的人在農村種地掙到錢了,想再去學個技能。據驚蟄研究所了解,我國有2億多農民工,短期内可以通過提高他們的技能素質,來補充技能人才市場的短缺。但是從長遠來看,技能人才的補充仍然需要一套長期且成熟的人才培養機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人在提到現代化工業體系中技能人才的培養問題時,都會用德國的職業教育作為範例,但是要想完全複制德國模式并不容易。
首先德國作為發達國家,其通過全球産業鍊的特殊地位所獲取的高利潤,能夠支撐為大量技能人才培訓成本,以及保障技能人才得到與高等教育人才同等的高薪待遇。而中國雖然已經成為世紀第一大經濟體,但仍然是發展中國家,并不具備能夠支撐大量職業技工學院的資源。并且在人才市場上,技能型人才與高等教育人才之間的薪資待遇還存在明顯的差距。
另外,德國很早就将工業産品出口作為核心産業,所以才培養出一批高水平的技術工人、工程師,并且由此孕育出了對工藝技術的特殊情懷。而中國的工業從80年代發展至今,還有不少企業仍未擺脫密集型制造業的低利潤産業定位。并且近幾年,網紅、直播行業的繁榮,也讓一部分年輕人開始幻想着一夜暴富,而不屑于進入實體制造業。
此外,驚蟄研究所在《一線訪談丨當工廠不再年輕》中也曾提及,在重學曆、輕技能的社會觀念下,技能人才所面臨的待遇不高、缺乏職業尊嚴以及工作成就感不強的問題,也讓包括年輕人在内的潛在技能人才,不願意選擇職業教育、不願意進廠當工人。
不過,從這次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來看,政策方面已經試圖通過開放職業教育向更高學曆晉升的通道。而在“中國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勞動密集型産業向高端制造業轉型,技術人才的待遇提升都将通過市場主導和政策引導逐步實現,也隻有到那時,職業教育不再隻是農民工或是未升學學生習得生存能力、獲得工作的可靠途徑,制造業工人也将獲得真正的尊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