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個小小的下午茶

一個小小的下午茶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8 03:44:37

文/譚峰

17世紀的歐洲,漫長的中世紀已經結束,文藝複興武裝人們的頭腦,生産力也在此時期大大地解放。縱觀人類曆史,17世紀的下午茶時光,被視為社交資源豐腴的“黃金期”。人們在這裡不僅沉浸在相互交流、相互認同的“公共空間”,還客觀上帶動了這一時期社會經濟的有序發展。

下午茶源于17世紀的英國,在維多利亞時代蔚然成風。貴婦伯爵在茶香掩映下,興奮地暢聊着家國情懷、閑侃家長裡短。不知不覺之中,下午茶時光成為上流社會、知識分子、文藝人士齊聚狂歡的引爆點,成為品位、時尚、小資的代名詞。下午茶固然少不了精緻軟糯的甜點,少不了沁人心脾的英式紅茶,也少不了紅男綠女的華美登場。其實,下午茶更少不了在一種優雅的場域下暢所欲言的表達。

一個小小的下午茶(你所不知的下午茶)1

維多利亞女王

王室情緣

英國人的下午茶時光起源于1661年。英國國王查裡二世與葡萄牙公主凱瑟琳結婚後,凱瑟琳不忘把葡萄牙的飲茶習慣帶到了英國王室。每到下午時節,茶香四溢,整個王室都彌漫着幸福的味道。

一個小小的下午茶(你所不知的下午茶)2

英王查理二世

下午茶不光含有幸福的味道,其規制和流程已成為一套完善的儀式,誕生于王室的名門望阙之中。不過多時,這種考究的下午茶儀式加以簡化,就流傳到英國上流社會之中,開啟了英國人另外一段新的生活方式。

17世紀的英國,上流社會一日三餐也是很有“講究”。他們一般以豐盛的早餐開啟全新一天,草草地吃頓簡餐當做午餐。為了社交之便,晚餐于晚8點左右開始。這樣,在午餐和晚餐之間就有一個漫長的“時間差”。“人是鐵,飯是鋼。”即使是英倫貴族,一旦肚子幹癟難耐,再“高大上”的社交,恐怕也顯得黯淡無光。

一個小小的下午茶(你所不知的下午茶)3

英國宮廷晚宴

一位叫做安娜瑪麗亞的女伯爵“突發奇想”。何不在午餐和晚餐之間這一漫長的“時間差”喝杯茶、吃些點心,以應付晚餐前饑腸咕噜的“窘态”。她把這一“妙招”付諸實踐,每天下午4點鐘左右,她都會差遣女仆為她準備一壺紅茶和一些精緻的糕點,再分享給到訪的貴客。這一“高招”廣受歡迎,紛紛被人效仿,逐漸在英國上流社會蔓延開來。

有需求,便有市場。随着下午茶在上流社會的“火爆”,各種紅茶屋、咖啡館遍布英倫,大放異彩。17世紀為始的下午茶的意義,早已脫離了好茶、好酒、好點心的美食層面,而是迅速地擴散到好人、好事、好點子的思想交流層面。閉上眼睛,靜靜聆聽。這邊是人類何去何從的深度探讨,那邊是本地藝術如何深入國際化的各抒己見。人終究是社會的動物,陌生人之間總是可以被一場場熱烈的交流點燃任性的激情,卸下往日的防備和不安,神色自諾,坦然自得。

巴黎沙龍

到了18世紀,平民亦可坐享下午茶時光,而紅茶屋、咖啡館也一下子成為了各界人士迎來送往、交流思想的場所。這時,歐洲出現了許多新型的自發性聚會,這包括巴黎的沙龍、英國的咖啡館下午茶、德國的宴會社團,它們逐漸替代了傳統的宮廷宴會、上流社會的社交方式,成為知識分子、市民階層以及部分貴族頻頻出入的聚會和交流的場所。這些大大小小的社交聚會,孵化了不少新興思想,為西方世界走向現代化社會奠定了不容忽略的思想基礎。

17世紀,不僅是專屬英國的下午茶時間,也是歐洲的。尤其在法國巴黎,下午茶開始由上流社會純粹性的聚會拓展為名人志士思想交流的代名詞。在巴黎稍有名氣的戲劇家、音樂家、作家、畫家、媒體評論人、哲學家、政治家齊聚于一個咖啡館或是小酒吧,他們一邊品嘗着上好的咖啡,一邊聆聽着優雅的古典音樂。時而閉目養神,時而高談闊論,他們會就最近的創作心得和人生感悟在這樣的場合淋漓盡緻地表達出來。有的作家還會在大庭廣衆之下,與他剛認識的新朋友大聲地朗讀自己的得意之作。這種現象被法國人所稱的salon,譯為漢語就是“沙龍”。

一個小小的下午茶(你所不知的下午茶)4

巴黎沙龍的室内布局

一開始的“沙龍”都是自發的,但是随着人們交流的深入,自發性的沙龍看似熱鬧,但沒有主題,不具規模。第一個文學沙龍是由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組織起來的。雖然她出身貴族,但她厭倦了宮廷當中繁瑣冗長的陳舊禮儀,就想起來在自己家中舉辦社交聚會。她以女主人的身份将當時法國的各界名流學者感召起來,每個親臨沙龍的賓客都是盛裝革履。他們溫文爾雅,行色卓然,從文學到時尚,從藝術到八卦,從詩詞歌賦到人生哲學,可謂包羅萬象,海納百川。

一個小小的下午茶(你所不知的下午茶)5

總是在咖啡館社交中煥發靈感的海明威

這樣的沙龍形式開創了風靡歐洲的新的風尚,即優雅賢淑、才華橫溢的女性,開始充當起沙龍活動的女主人,她們既高雅又親和的形象象征着追求品質、博聞強識的“沙龍精神”,也成為各種沙龍活動的一張亮麗的名片。由女主人來操持一個群賢畢至沙龍的風尚,甚至還從法國刮到了遙遠的東方。20世紀20、30年代的中國正值民智啟蒙之時,一場場沙龍應運而生。才女林徽因所主持的“社交沙龍”備受當時各界名士的歡迎,這也被視為中國“女性沙龍”的緣起。

“salon”一詞在法語中是高檔會客廳的意思。機智與美貌并存的女主人,再加上一個舒适優雅的環境,演變為歐洲知名沙龍的“标配”。現如今還留存在巴黎的花神咖啡館(Cafe de Flore)和雙偶咖啡館(Les Deux Magots),就是深受這種思潮的影響,繼承了17、18世紀法國沙龍的精髓。這些咖啡館布局考究、環境精緻,成為當時畢加索、薩特、波伏娃、王爾德等各界名流思想火花碰撞的決絕之所在。充滿古典氣息的室内裝潢、柔軟舒适的沙發、制作精良的美味佳釀,造就了一個開闊自由的公共空間,見證了那個年代百家争鳴而又其樂融融的“良心對話”。

一個小小的下午茶(你所不知的下午茶)6

巴黎曆史悠久的花神咖啡館

小小下午茶,大大家國情。人們在社交的氣氛中,豐盈了個人生活的容積,完成了從“生存”到“生活”的蛻變。在頻繁的沙龍和社團讨論中,社會各界名流以不同社會階層和身份出發,為“小我”和“大我”的關聯尋找到另一種可能性,也逐步探索出社會不同階段所應具備的狀态和所應達到的目标。


比天空還遠的季節:視野 · 深度 · 新識

版權有限,關注無限。圖片部分來源于網絡,若有問題請聯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