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況
為保證案例工程樓闆、筏闆施工質量,根據施工過程中闆厚h不同采用不同鋼筋措施支撐:
①h<100 采用鋼筋頭或水泥墊塊支撐;
②100<h≤150 采用外購成品塑料馬凳支撐;
③地庫柱承台及150<h≤800采用鋼筋馬凳Ⅰ型支撐;
④800<h≤1300采用鋼架支撐。
二、技術準備
由項目技術部門組織施工、質量、班組認真學習圖紙了解各類标注尺寸,理解設計意圖,對照規範及技術規程,對各部構件的主筋,構造筋分布情況進行核實。結合設計交底圖紙會審及變更洽商,正确編制鋼筋加工配料表。鋼筋配料表要表明部位,構件名稱并附節點詳圖及大樣圖。鋼筋翻樣單經審核後方可加工成型綁紮。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措施
(1)、鋼筋過密:提前放樣。如梁、柱節點,剪力牆、 門窗洞口等。
(2)、抗震結構要求的加強區,箍筋加密區,邊跨柱頭等。
質量規範和圖集、遇到圖紙上的問題提前與設計單位聯系解決。
(3)、技術交底
班組在進行作業之前必須進行書面的技術交底,交底要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交底時應注意季節性特點及可操作性。根據設計對照配料單分清鋼筋的規格、成型簡圖、尺寸、配料及組合;對加工人員進行現場技術交底,做出合格的标準樣品示範。
三、施工機械布置及需求
馬凳鋼筋全部采用現場加工,配設:冷拉-切斷、切斷-成型、手工加工及布料。加工設備必須經過安全部門驗收合格後方可使用,設備具體位置詳見現場平面布置圖。鋼筋加工機械設備如下表:
四、主要施工方法和工藝
1、一般要求
(1)、鋼筋綁紮前先熟悉施工圖紙及規範,核對鋼筋配料表及料牌。鋼筋綁紮嚴格按《混凝土結構工程及驗收規範》和設計要求執行。
(2)、在施工前将對作業班組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把施工圖紙消化透,明确綁紮順序,并加強現場質量控制,嚴格規範化管理。
(3)、鋼筋搭接長度、鋼筋的保護層、鋼筋接頭位置、錨固長度及錨固長度的起算位置嚴格按照設計規範和設計圖紙要求。
(4)、綁紮形式複雜的結構部位時,應先研究逐根鋼筋的穿插就位順序,減少綁紮困難,避免返工,加快進度。鋼筋過密時,先進行放樣,提前采取措施。
2、構造要求
(1)受力鋼筋接頭位置相互錯開,當采用搭接接頭時從任一接頭中心至1.3倍搭接長度的區段内,當采用焊接接頭時在任一焊接接頭中心至長度為鋼筋直徑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區段範圍内,采用機械連接時任一機械接頭中心至長度為35倍鋼筋直徑的範圍内,同一截面鋼筋接頭面積占鋼筋總面積的百分比:搭接接頭受拉區25%,受壓區50%;機械、焊接接頭受拉區為50%,受壓區不限。
(2)梁的底部縱向鋼筋的接長可選擇在支座或支座兩側1/3範圍,不應在跨中接長,梁的上部縱向鋼筋可選擇在跨中1/3跨度範圍接長,不應在支座處接長。
(3)樓面雙向闆底部受力鋼筋,短跨方向的鋼筋放在長跨方向的下面,上層鋼筋則反之。現澆闆中洞邊長或直徑小于等于300mm時鋼筋不切斷,繞洞邊通過,洞邊長或直徑大于300mm小于等于1000mm時按圖紙設計配置加強筋。
(4)鋼筋混凝土牆上非連續的洞口小于等于200mm時鋼筋不切斷,繞洞邊通過;當洞口大于200mm時應設洞口加筋其面積不小于被切斷鋼筋面積的一半,洞口大于800mm時按16G101-1采取補強暗梁配筋。
3、基礎鋼筋綁紮
1)施工流程
馬凳筋選型→鋼筋放樣→鋼筋除鏽→鋼筋切斷→鋪設和綁紮底闆下層鋼筋→馬凳筋布置→馬凳筋焊接→鋪設和綁紮底闆上層鋼筋→驗收
2)馬凳筋選型
本工程闆厚小于等于150的馬凳采用外購塑料成品馬凳;樓棟筏闆基礎、地下車庫筏闆基礎、柱基承台、180-350厚頂闆,因鋼筋自重較大采用水泥以及其他材料的支撐無法滿足施工荷載的需要,經項目部人員綜合考慮支撐形式按下表選擇,縱橫向起步措施鋼筋距闆邊300mm;鋼筋定尺長度L=9000。
①21#、23#、25#樓筏闆:筏闆基礎厚度為1300mm,配筋為 HRB400EC20@150 ,支撐形式為下圖所示:其中上部C20托筋連接方式為套筒絲接頭;支撐節點為焊接。
②22#、24#樓筏闆:筏闆基礎厚度為1000mm,配筋為 HRB400EC16/18@150 ,支撐形式為下圖所示:其中上部C18托筋連接方式為絲接頭;支撐節點為焊接。
③地下車庫筏闆:筏闆基礎厚度為500mm,配筋為 HRB400EC16/18@200 ,支撐形式為I型馬凳如下圖所示:其中上部C18托筋連接方式為絲接頭。
L3長為闆鋼筋設計間距 50mm,高度L2為闆厚-2*保護層-Σ(上層兩排闆筋直徑之和 下層下排鋼筋直徑),L1為闆鋼筋設計間距 50mm;馬凳筋上托筋為HRB400EC18@1500。
④地下車庫承台:柱承台基礎厚度為1000mm,配筋為 HRB400EC16/18@200 ,支撐形式為下圖所示:其中上部C18托筋連接方式為焊接。
L3長為闆鋼筋設計間距 50mm,高度L2為闆厚-2*保護層-Σ(上層兩排闆筋直徑之和 下層下排鋼筋直徑),L1為闆鋼筋設計間距 50mm;馬凳筋上托筋為HRB400EC18@1000。
⑤地下車庫頂闆:頂闆厚度為250-350mm,配筋為 HRB400EC16/18@200 ,支撐形式為I型馬凳如下圖所示:其中上部C16托筋連接方式為焊接。
L3長為闆鋼筋設計間距 50mm,高度L2為闆厚-2*保護層-Σ(上層兩排闆筋直徑之和 下層下排鋼筋直徑),L1為闆鋼筋設計間距 50mm;馬凳筋上托筋為HRB400EC16@1000。
⑥樓闆厚度80-150上層鋼筋架立采用外購成品塑料馬凳。
塑料馬凳選用參數:(僅供參考)
4、牆體鋼筋的綁紮
案例工程牆、柱縱筋≤14采用綁紮接頭;16≥牆、柱縱筋≤22采用電渣壓力焊接頭;牆、柱縱筋≥25采用直螺紋套筒連接;鋼筋接頭位置應符合設計及施工規範的要求。
(1)施工順序
彈線→暗柱筋連接→綁紮暗柱筋→綁紮豎向筋→綁紮水平筋→加拉鈎、套塑料墊塊→隐蔽驗收
(2)操作要點
1)牆體鋼筋接頭形式采用綁紮搭接,每根鋼筋的接頭相互錯開,同截面的接頭率不應大于50%。
2)綁紮牆豎向受力鋼筋時,要吊正後再綁扣,綁扣時鋼筋交叉點必須全部紮牢,凡是搭接處要綁紮三個扣,以免不牢固發生變形,綁紮鉛絲必須朝内。
3)綁紮牆體鋼筋時,水平筋拉通線,豎筋吊垂線,必須做到橫平豎直。
4)牆體最上排鋼筋必須滿紮,保證所有牆主筋間距準确全部到位。
5)牆體鋼筋保護層:地下室外牆50mm,内牆15mm,采用塑料墊塊,墊塊間距為500mm×500mm。
5、梁闆鋼筋綁紮
案例工程梁、闆縱筋≤14采用綁紮接頭;梁、闆縱筋=16 采用焊接連接接頭頭;梁、闆縱筋≥20采用直螺紋套筒連接;鋼筋接頭位置應符合設計及施工規範的要求。
(1)鋼筋的鋪放層次
從上向下依次為:闆上筋、次梁的上筋、主梁上筋;主梁的下筋在次梁的下筋之下;雙向闆下部鋼筋,短向鋼筋在下,長向鋼筋在上,在闆的支座處,上部受力鋼筋在上,分布鋼筋在下。
(2)操作要點
1)樓闆模闆支好後,在頂闆上按圖紙間距要求劃出樓闆鋼筋縱橫向位置線。綁紮主次梁鋼筋,并入模就位。
2)地下一層頂闆由于闆厚在綁紮樓闆上網鋼筋的同時架設A12@1000mm的鋼筋馬凳。(如圖)
3)鋼筋綁紮成型後搭設人行走道,防止直接在鋼筋上面行走造成闆筋塌陷,并派專人負責随混凝土澆築随檢修。
4)梁内雙排及多排鋼筋的情況較多,為保證相鄰兩排鋼筋間的淨距,在兩排鋼筋間墊直徑大于等于25的鋼筋頭(長度L=梁寬-50)間距1500。
5)梁闆鋼筋綁紮時,防止水電管線将鋼筋擡起或壓下。為防止闆面裂縫,在闆上方無闆面鋼筋時,應按照通病防治要求加設管線通長附加筋A6@150*150,寬度如下圖所示:
6)在主次梁或次梁間相交處,兩側按圖紙要求設附加箍筋,在梁箍筋上加設塑料定位卡,保證梁鋼筋保護層的厚度。
7)樓闆上設備留洞處的鋼筋切斷時要設置加強筋。
8)嚴禁将闆的負鋼筋踩下去,尤其是懸挑跨度,應嚴格控制負筋的位置。
6、砌體拉結筋及二次結構構造柱通長現澆帶鋼筋的留置方案
根據江蘇省住宅工程質量通病防治導則的要求,為控制後砌填充牆與框架結構之間的裂縫産生,确保砌體拉結筋準确壓入砌築砂漿内不出現打彎,案例工程拉結筋和構造柱頂部與梁闆底錨固鋼筋以及二次結構均采用通長現澆帶鋼筋與框架柱牆的連接均采用常規的後植筋方案。
植筋部位的牆柱砼強度為C30-C60,構造柱砼為C25。主體部位需要植筋的鋼筋直徑規格有:φ6、φ12、φ8。砌體與砼柱牆連接處均設拉結筋2Φ6@500,拉結筋伸入砼柱或是牆内>120mm,伸入砌體内>700mm,鋼筋端頭做彎鈎。磚牆構造柱支承在砼梁内,GZ底部主筋預留插筋,頂部與梁闆連接采用後置植筋。縱筋錨入梁内15d。
A、材料準備
主要材料:建築結構粘合劑、水泥、樹脂植筋膠、丙酮和鋼筋。
各項材料必須符合《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範》(CECS25:90)規定要求,并要有合格證。
B、主要機具準備
主要機具:攪拌機具一台、灰刀、注膠器具、鋼絲刷、電錘鑽、鑽頭、測量器具、吹風機二台。
C、施工方法
1)植筋加固施工流程:定位放線→成孔→清孔→配膠→鋼筋表面處理→注膠植筋→養護固化
2)定位放線:按照設計圖紙把軸線、标高引到柱和牆上,并把植筋的間距和寬度彈出墨線。
3)成孔:按照設計要求确定鑽孔的位置、深度、孔徑,如有串動或遇原有鋼筋密集間隙度不足須經主管工長許可後改變孔位。孔徑應大于鋼筋直徑4~6mm(圓鋼大于2~4mm),成孔時不得破壞原有混凝土的構件結構,不得切損構件原有主筋和其他受力鋼筋。成孔後的孔壁必須完整無損,無裂縫、蜂窩、孔道。φ6和φ8植筋成孔的直徑、深度、錨固長度可參照下表:φ12的鋼筋植筋按規範規定有15d錨固長度。
4)清孔:成孔後應立即清理,使用吹風機或其他設備,吹出粉塵、積水,孔内應盡可能的幹燥,孔徑16mm以上的,使用棉紗蘸取丙酮擦拭孔壁一遍。垂直孔清孔後若不能及時植筋,必須臨時封堵孔口,防止塵土、沙粒等掉進孔内。植筋成孔的直徑、深度、錨固長度如下表:
5)配膠:植筋膠甲、乙兩組份按規定重量比例倒入容器攪拌均勻,根據施工溫度和粘接量來配膠量。調配膠的量應根據現場的操作情況而定,一次不宜多調,否則在規定的時間内未及時注入孔内,植筋膠失去流動性和粘接性将會造成材料浪費。如夏季溫度升高時植筋膠加入适當的水泥進行調配。
6)注膠、植筋:調配好的植筋膠應盡快倒入孔中,注膠量1/1~1/3。立即将鋼筋插入孔中至底,上下提動旋轉數下,排出氣泡,保證膠層飽滿。水平的灌注膠,應使用适當的工具将膠水送入孔的最深部,由裡到外逐漸排出空氣,将鋼筋插入。如果鋼筋表面有鏽痕、雜質,應使用鋼絲刷除去。
7)養護固化:已經植入孔内的鋼筋應在常溫下養護,不得擾動。24小時後可進行下步施工作業(如綁、焊、支模、澆築混凝土等)。一般20℃時黏合劑在3~5天可完全固化,現場抽樣檢查應在五天以後進行。
D、質量保證措施
1)植筋材料要有合格證,符合規定的要求。
2)地下室植筋前要鑿除原結構面層及砼保護層,鑿露原結構鋼筋,避免鑽孔損傷原結構鋼筋。植筋的粘結力要滿足鋼筋抗撥強度的要求。
3)植筋時按放線定位的要求進行種植,遇到鋼筋時要避開鋼筋。
4)成孔後要立即清理,使用吹風機或其他設備,吹出粉塵、積水。孔内要保持幹燥。
5)水平的灌注膠,要将膠水送入孔的最深部,由裡到外逐漸排出空氣,方可将鋼筋插入。注筋時要上下提動鋼筋,并旋轉數下,排出氣泡,保證膠層飽滿。
6)對植筋的每個程序,都要有專人負責檢查,達不到設計要求的不得進入下道工序。認真作好每一道工序,确保植筋質量。對植好的鋼筋可進行抗拔力試驗,抗拔力達到屈服強度80%以上。
E、施工安全措施
1)嚴格遵守現場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用電制度,所有的接線工作由專業電工負責。
2)施工人員要佩戴安全帽、防護面具,眼鏡和手套。
3)使用電錘時要注意砼碎片回彈,以免傷人。
4)超過1.2m高度,采用門型架做操作平台,并滿鋪腳手闆。
5)丙酮的清洗溶劑應妥善保管,遠離火源,現場通風良好。
7、後澆帶支撐及鋼筋網片
① 人防(非人防部分不需要超前止水加厚部分)部分底闆超前止水後澆帶結構施工如圖3.2所示:止水鋼闆支撐鋼筋采用4A12@1000,鋼筋長度同闆厚。
② 人防(非人防部分不需要超前止水加厚部分)部分外牆超前止水後澆帶結構施工如圖3.3.1所示:止水鋼闆支撐鋼筋采用4A12@1000,鋼筋長度同闆厚。
③ 地下室頂闆後澆帶結構施工如圖3.3.2所示:止水鋼闆支撐鋼筋采用4A12@1000,鋼筋長度同闆厚。
8、鋼筋放樣
鋼筋加工前,由施工技術人員依據馬凳筋詳圖尺寸以及每種規格鋼筋放樣并填寫《鋼筋配料單》,《鋼筋配料單》中注明鋼筋的規格、形狀、長度、數量、應用部位等。鋼筋除鏽:Ⅲ級鋼筋及半成品鋼筋除鏽采用鋼絲刷。
9、鋼筋切斷
馬凳筋所用鋼筋采用無齒鋸下料,保證端頭平齊,其餘均用鋼筋切斷機下料。鋼筋切斷機由專人負責操作。切完大鋼筋後切小鋼筋之前,要及時調整切斷機刀片,防止因刀片松動造成“馬蹄”筋的出現,影響下料準确。将同規格鋼筋根據不同長度長短搭配,統籌排料;一般先斷長料,後斷短料,減少短頭,減少損耗。斷料時應避免用短尺量長料,防止在量料中産生累計誤差,為此,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線并設置控制斷料尺寸用的擋闆。在切斷過程中,如發現鋼筋有劈裂,縮頭或嚴重的彎頭等必須切除,如發現鋼筋的硬度與鋼種有較大出入,及時向有關人員反映,查明情況。
10、鋼筋下料
鋼筋加工前須由專業人員編制配料單,進行放樣,經試驗加工合格後再批量加工。鋼筋配料單經審批後方可加工。
11、鋪設和綁紮底闆下層鋼筋
根據案例工程結構各部位設計鋼筋型号及間距鋪設綁紮底闆下層鋼筋。
12、馬凳筋布置及焊接
根據本方案設計布置馬凳筋或鋼支架并焊接牢固。
13、鋪設和綁紮底闆上層鋼筋
根據案例工程結構各部位設計鋼筋型号及間距鋪設綁紮上層鋼筋。鋼筋要牢固支撐在馬凳筋上。
14、驗收
馬凳制作必須保證焊接質量,有足夠強度。馬凳下支撐架于底筋上,不允許觸模闆保證剛度,防止踩踏變形,下支撐架在下筋之上,不允許支在模闆上,h為闆馬凳的高度。馬凳高度計算必須考慮馬凳放置方向,同一闆塊會因方向不同高度不同,應及時調整模具。因尺寸相近,制作後及時做好标識,以防混淆。
五、質量标準
(一)主控項目
1、鋼筋的品種性能和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範的規定,鋼筋必須有出廠合格證明和試驗報告。
2、鋼筋的規格、型狀、尺寸、數量、間距、位置、保護層厚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質量驗收規範的規定。
(二)一般項目
1、鋼筋、骨架綁紮、缺扣、松扣不超過應綁紮數的10%,且不應集中。
2、鋼筋彎鈎的朝向正确,綁紮接頭符合施工規範的規定,搭接長度不小于規定值。
3、允許偏差
六、産品保護
1、鋼筋原材原材要按規格、型号堆放整齊,并且懸挂标識牌。
2、成型鋼筋,鋼筋網牌應按指定地點堆放,用墊木墊放整齊,防止壓彎變形。
3、成型鋼筋不準踩踏,特别注意負筋部位。
4、運輸過程注意輕裝輕卸,不能随意抛擲。
5、要尤其注意走道等人流較多的區域鋼筋成品保護。
6、澆注混凝土時要派人值班看守成品鋼筋,發現變形及時修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