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隋文帝三下揚州

隋文帝三下揚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0 15:20:13

曹植是我國三國曹魏時期的著名文學家,也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有《七步詩》、《洛神賦》、《白馬篇》等。

我們喜歡詩詞的愛好者一提《白馬篇》,大多人都會想到曹植的這篇《白馬篇》,曹植的《白馬篇》确實很不錯,下面先請閱讀一下全詩:

隋文帝三下揚州(隋炀帝征遼作白馬篇)1

《白馬篇》 曹植

白馬飾金羁,連翩西北馳。

借問誰家子?幽并遊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

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

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

長驅蹈匈奴,左顧淩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

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隋文帝三下揚州(隋炀帝征遼作白馬篇)2

曹植的這首《白馬篇》塑造了邊塞地區的一位武藝高超、渴望保衛家園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的遊俠少年形象,表達了詩人建功立業的強烈願望。

然而,曹植的詩詞雖然寫的很好,但畢竟沒有親身經曆過戰争,所以在此詩中沒有寫出氣勢恢宏、激昂飛揚的戰争場面。

再來說一下隋炀帝楊廣,他繼位後,也把遠征遼東作為國家的一件大事,據《資治通鑒》(182卷)記載:“九年正月丁醜,召集天下兵集涿郡,修遼東古城,以儲軍糧,三月戊寅幸遼東。”隋炀帝還稱:“高麗小虜,悔慢上國,今拔海移山,猶望克國,況此虜乎,其情乃見。”

在這種征遼必勝的信心下,隋炀帝還特别寫了一首詩,題名即是《白馬篇》,下面先請閱讀一下隋炀帝的這首《白馬篇》:

隋文帝三下揚州(隋炀帝征遼作白馬篇)3

《白馬篇》 楊廣

白馬金具裝,橫行遼水傍。

問是誰家子?宿衛羽林郎。

文犀六屬铠,寶劍七星光。

山虛弓響徹,地迥角聲長。

宛河推勇氣,隴蜀擅威強。

輪台受降虜,高阙翦名王。

射熊入飛觀,校獵下長楊。

英名欺衛霍,智策蔑平良。

島夷時失禮,卉服犯邊疆。

征兵集薊北,輕騎出漁陽。

集軍随日暈,挑戰逐星芒。

陣移龍勢動,營開虎翼張。

沖冠入死地,攘臂越金湯。

塵飛戰鼓急,風交征旆揚。

轉鬥平華地,追奔掃大方。

本持身許國,況複武力彰。

曾令千載後,流譽滿旗常。

隋文帝三下揚州(隋炀帝征遼作白馬篇)4

隋炀帝即位前,曾以晉王的身份統兵南下滅陳,之後又長駐江都(今揚州),即位後,又南下江都,北巡塞外,西出玉門,東至遼東。

正是因為隋炀帝有着豐富的親身經曆和感受,所以在詩中有着遼水、宛河、隴蜀、輪台、高阙、薊北、漁陽等諸多地方,這些充分體現了江山一統給隋炀帝帶來寬廣雄壯的意境氣勢。

仔細閱讀全詩,隋炀帝的這首《白馬篇》猶如一幅場面激烈的征戰圖,通過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去描寫戰争,寫出了交戰正酣的淋漓氣勢,給人以強烈的感召力和壯麗豪邁的感覺,又有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實感。

隋文帝三下揚州(隋炀帝征遼作白馬篇)5

隋炀帝的《白馬篇》與曹植的《白馬篇》相比,兩首詩都充滿了青年戰士的忠誠與勇敢,但是,在隋炀帝的《白馬篇》中,一句“英名欺衛霍,智策蔑平良。”就把曆史上的名将衛青、霍去病和謀士陳平、張良看的不值一提;從另一方面,也把自己比喻為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認為自己有着與其比肩的文韬武略和顯赫戰功。

楊廣的青年時代确實是朝氣蓬勃,他又到過邊塞,又真的打過仗,所以他的這首詩歌不僅語言精美,而且描繪的戰争場面宏大,讀來也令人充滿了激昂飛揚的戰鬥豪情,隋炀帝的《白馬篇》氣勢意境是不是遠超曹植的那首《白馬篇》呢?

本文參考文獻:《重讀隋炀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