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四書五經經典100句最通俗解釋

四書五經經典100句最通俗解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9 23:12:55

四書五經經典100句最通俗解釋(四書五經開篇第一句)1

簡介

“四書五經”的開篇,看似平淡無奇,其實提出的都是中國文化的根本命題,提供的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最高依止,乃真正的精華所在。

“四書”為《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為《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四書五經”不僅是儒家經典著作,還很大程度上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在中國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地位極高。

所謂開宗明義,四書五經的開篇,都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一書的主旨,足以稱一書的精華,也是中國文化的精華。無論對于讀經典還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都尤其值得重視。

“四書”開篇

《論語》開篇——修養法則

“學天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長期以來,我們把《論語》第一篇定位為“學而篇”,還說它是沒有意義的,這不符合孔子的思想,因為孔子最主要的就是“正名”。“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孔子仰頭看天,就是告訴我們,《論語》第一篇應該正名為“學天篇”。

第一句話也就是:學天時習之,不亦說乎?

向自然學習,以自然為老師,在生活中實踐,并養成習慣,不是很喜悅嗎?“時習之”,“時”,時常、不時、常常的意思。“習”是什麼意思?一般人說習就是溫習、複習。沒錯,但這個層次很低。這裡的“習”,應該解釋成習慣。習慣怎麼養成呢?就是要去做。向自然學習,懂得道理還不算懂,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實踐,做得出來才算懂;做不出來,還要繼續學。

第二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有朋自遠方來”,這裡講的是遠方的朋友。若是隔壁的朋友過來,你每次都樂,那就慘了。他天天來,你一吃飯他就來,你也樂不起來,還會翻臉。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古人的用心,不是現代人所能夠比拟的。

第三句話: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就是很輕微的生氣。人家不認識你,不知道你有多偉大,不知道你有多大貢獻,但是你一點不生氣,一點不高興都沒有,不就是一位品德修養良好的君子嗎?這就叫做平常心。“這種人連我都不認識,是不是沒有讀書呀”,你這樣想,心裡會不愉快。凡是生怨,凡是生恨,凡是發脾氣,其實最大的受害者是自己。什麼叫生氣?就是别人犯了錯,結果由你承受。

四書五經經典100句最通俗解釋(四書五經開篇第一句)2

《孟子》開篇——處世法則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孟子見梁惠王,梁惠王開口就問你奔波千裡而來,可以對我的國家有什麼利處?孟子則開口就回答了這一句。簡單的一句,提出的卻是儒家的重大命題,乃至中國文化幾千年來的重大命題——要仁義,還是利益?

這是一道難度極大的選擇題,以至于幾千年來,沒有幾個人能真正選好。所以“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的輪回才不斷上演。老子的那句話如同預言也如同注解——“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走得太遠,以至于忘記了為什麼而出發。人在局中迷的太久,陷的太深,也終究會遭遇“價值”二字的逼問。

這個時候,我們隻能回到源頭去尋找,注定要回到先賢所安立的起點,重新抉擇。

四書五經經典100句最通俗解釋(四書五經開篇第一句)3

《大學》開篇——修身法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大學之道,既為人道,也是政道。主要有三大綱領,即為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三綱領之中,依據《易經》“居中為吉”的原則,“親民”居于“明明德”和“止于至善”的中間,成為核心課題。換句話說,“明明德”必須為“親民”而“明明德”,而“止于至善”的效果,也必須合乎“親民”的要求,才能使人安心而樂于順從。

《中庸》開篇——天人法則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中庸》高深,開篇三句說的更是大本大源。

“天命之謂性”。錢穆說:天命所與你的,就是人之禀賦,這就叫做性。人受了此性,這就在人之内有了一份天,即是說人生之内就見有天命,這不就是通天人了嗎?

“率性之謂道”。因為人負天命,所以遵循天性,便是人生大道、自然大道。合乎人性,都是道;違背人性,就非道。太多人卻早已忘了自己的天性是什麼。

“修道之謂教”。上天賦給人善良的本性,順此發展,擇善而秉持,在實際生活中修養及印證,将一切蔽障完全除盡,恢複本來的光明正大,這就叫做“教”。

守得住性,把得住道,做得成教,就是那條天人合一之路。

四書五經經典100句最通俗解釋(四書五經開篇第一句)4

“五經”開篇

《詩經》開篇——性情法則

關關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開篇便是《關雎》,寫的是男女之情,充滿了真摯和純粹。真摯和純粹則正是整部《詩經》最重要和珍貴的東西,無論所寫所唱的是何種情愫。所以《論語》中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莊子》中說:“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思無邪”正是那種精誠之至,所以才那樣動人。很多人以為這是藝術的,其實更是哲學的,因為它為我們指出了那個最核心的東西——誠。誠于自己,就是純粹;誠于他人,就是真摯。自誠誠他,就是直道而行的真人。

将這種藝術性和哲學性融合的最好的四個字,正是“不忘初心”。而最終,我們的思都邪了,我們的人都假了。

赤子之心,赤誠為人。這就是最好的性情。

四書五經經典100句最通俗解釋(四書五經開篇第一句)5

《尚書》開篇——政治法則

“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遜于位,讓于虞舜,作《堯典》。”

作為上古曆史文獻,《尚書》開篇所說就是堯舜禅讓之事。這是一個偉大的寓言,隐喻着中國政治的最高理想——聖王政治。

何為聖王政治?内核不過就是十六個字:能者居之,以德服之;天下為公,世界大同。

孔子每每回望那個聖王時代,老子也夢想回到曾經的結繩記事之時。有個詞叫“人心不古”。不古的事情,其實已經太多太多。

四書五經經典100句最通俗解釋(四書五經開篇第一句)6

《禮記》開篇——教養法則

“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辭。”

《禮記》是禮儀之書,禮儀關乎的則是教養。一個人是否有教養,體現在他的精神面貌和言行舉止。《禮記》開篇這九個字,所說的正是一個有教養的人,他的整體狀态和表現——待人恭敬有禮,态度端正穩重,言語溫和沉靜。

外教養,内修養。有修養的人發之于外,就是言行舉止的教養;言行舉止往有教養上靠,熏陶的就是自己的修養。

這需要從生活中每一個細節去做。《禮記》開篇九個字,給出的則是大方向。

四書五經經典100句最通俗解釋(四書五經開篇第一句)7

《易經》開篇——人生法則

“元,亨,利,貞。”

《易經》開篇是乾卦,乾卦卦辭是“元,亨,利,貞”。對中國文化的最高概括是“道德”二字,“元,亨,利,貞”則同時包含大道至德。

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道剛健,人道進取,便是其中大道。

乾卦文言傳說:元,衆善之首;亨,美的會合;利,義的體現;貞,做事的根本。元、亨、利、貞,是君子的四德。

君子得此大道與四德,元、亨、利、貞便正是人生成功的四個階段——合于善,是最好的開始;集合美,路就亨通;講究義,就能得利;保持這些,事業就能穩固。

《易經》以乾坤兩卦為基礎和終極,而乾卦居于開始。之所以如此,其中的分量,開篇四個字,已足以說明。

四書五經經典100句最通俗解釋(四書五經開篇第一句)8

《春秋》開篇——曆史法則

“元年春王正月。”

《春秋》是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自魯隐公元年開始,記載了從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242年間的史事。開篇第一句看上去隻是簡單的編年紀事——魯隐公元年,春天,正月。背後内涵卻大有玄機,曆來衆說紛纭。

解釋《春秋》的“三傳”,隻有《公羊傳》對這句話有解釋。就是在這段解釋中,第一次出現了一個對中國曆史極為重要的概念——“大一統”。

翻開中國曆史,“大一統”始終是最大的發展趨勢——春秋戰國統一于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統一于隋唐,之後的宋元明清都是大一統王朝,一直到今天的共和國。《三國演義》開篇的“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真是對中國曆史最好的概括,而“合”才是那個根本的動力所在。

中國人骨子裡有着根深蒂固的大一統情結,國家統一、和平安甯始終是中國人最深的願望。這一切的源頭,就在《春秋》開篇的六個字裡。

這就是所謂的“春秋筆法”,這種筆法又被稱為——微言大義。

所謂經典,越看似平凡的地方,往往越不平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