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笛不歡
時間:2021/8/29
免責聲明:内容參考《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國服裝史》。如有侵權聯系作者!
前言:我們前兩期文章已經講解了新舊石器的服飾發展概況,這期我們接着講古代傳統服飾的發展概況。
時代背景
奴隸制時期主要是中國夏商周時期,夏朝是中國第一個世襲的奴隸制王朝,也是奴隸制國家的開始。後面的奴隸制國家都是在夏朝的基礎上不斷地強化和發展奴隸制度,并逐步形成了等級制度,和“禮”法來不斷加強奴隸主的地位。
周代爵稱:有天子、公、侯、伯、子、男六個等級。
服飾壟斷
奴隸制時期的奴隸主為了鞏固地位,壟斷的服飾。并把“禮”體現在服飾上,所以古代的服飾用“禮”法來區分等級。因為服飾可以體現一個人的地位尊卑,故此古代的奴隸主加強對服飾上的壟斷。壟斷的表現就是設立衆多官職來管理服飾上的分配和生産,例如:
天官冢宰下屬設有:
玉府:管理王室燕居之服(常服)和玉器。
司裘:管理國王的各種祭禮、射禮所穿的皮裘服裝。
掌皮:管理裘皮、毛氈的加工。典絲:管理絲綢的生産。
典臬:管理麻類紡織生産。内司服:管理王後的六種禮服。追師:管理王後的首服(頭飾)等。
縫人:管理王宮縫紉加工。
屦人:管理國王、王後所穿的鞋靴。染人:管理染練絲帛。
宮人、幂人和幕人:管理宮寝帷幕及陳設用布和裝飾用布。
地官司徒下屬設有:
闾師:管理征收布帛。
羽人:管理征收羽毛。當時盔帽、車、旗等均用染色的羽毛為飾。掌葛:管理征收麻布、葛布。掌染草:管理征收染草染料。
春官宗伯下屬有:
典瑞:管理王宮服飾玉器。
司服:管理國王各種吉、兇禮服。
巾車:管理國王、王後各種公車的裝飾。
司常:管理國王、諸侯、公期的z。家宗人:管理家祭禮節及衣服、宮室、車旗的禁令。
夏官司馬下屬:
弁師:管理國王在不同場合所戴的冕冠、弁帽。
秋官司寇下屬:
大行人:管理公、侯、伯、子、男在各種場合的服飾制度。
小行人:管理接待國家賓客的禮節。
圖一:河南安陽殷墟出土頭戴高巾帽,穿右衽交領衣,腰束紳帶、前系畢的商代玉人正面、背面、側面圖
圖二: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商代帶有雷紋條花绮印痕的青玉曲内戈,印痕位置圖、雷紋條花绮組織圖、紋樣複原圖
服飾分類
中國奴隸制時期的王朝,由于等級制度和“禮”法的設置,所以衍生了許多服飾名稱和服飾,來區分不同等級的人,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服飾制度體系。
在奴隸制下一般的服飾有哪些?我大概的羅列一些吧!
1.玄端
自天子至士皆可穿,為國家的法服,天子平時燕居之服。諸侯祭宗廟也穿玄端,大夫、士早上入廟,叩見父母也穿這種衣服,玄端衣袂和衣長都是2.2尺,正幅正裁,玄色,無紋飾,以其端正,故名為玄端。諸侯的玄端與玄冠(委貌冠)素裳相配,上士亦配素裳,中士配黃裳,下士配前玄後黃的雜裳,并用缁(黑)帶佩系如裳之色的辭(bi音畢)。
圖三:玄端
2.深衣
一般用白布制作,深衣是上衣與下裳連成一起的長衣服,但儒家學者為了繼承上代傳統觀念,按規矩在裁剪時仍把上衣與下裳分開來裁,然後又縫接成長衣,以表示尊重祖宗的法度。下裳用6幅,每幅又交解為二,共裁成12幅,以應每年有12個月的含義。這12幅有的是斜角對裁的,裁片一頭寬、一頭窄,窄的-一頭叫做“有殺”。在裳的右後衽上,用斜裁的裁片縫接,接出一個斜三角形,穿的時候圍繞于後腰上,稱為“續衽鈎邊”。這種款式就像湖南長沙馬王堆1号西漢墓出土的那種“曲裾"袍的樣子,但具體的裁法,書上的說法也不一緻。據《深衣篇》記載,深衣是君王、諸侯、文臣、武将、士大夫都能穿的,諸侯在參加夕祭時就不穿朝服而穿深衣。在儒家理論上,說深衣的袖圓似規,領方似矩,背後垂直如繩,下罷平衡,深衣是比朝服次一等的服裝。庶人則用它當作“吉服"來穿。深衣盛行于春秋戰國時期。
圖四
除了玄端和深衣,還有袍、襦、裘、舃履等
對于奴隸制時期的服飾我們大概了解一下,這個時期的服飾發展快速為後世的服飾發展奠定基礎,奴隸制時期的服飾也不再像新舊石器那樣隻是為了保暖驅寒防禦身體那樣簡單,随着奴隸制度發展,等級制度也開始在服飾上表現出來,并用“禮”法來賦予新的含義。
奴隸制時期的服飾發展是對新舊石器的一個發展和進步,當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奴隸制社會的解體,服飾的發展不斷面向多樣化發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