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宋徽宗為宋江建祠堂

宋徽宗為宋江建祠堂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6 06:15:36

 踏過一路落葉,來到松江方塔園,園中的北宋古塔高42.5米,曆經千年風雨雷電傲然挺立。曾經,我國著名城市規劃與建築學家、也是方塔園設計者的馮紀忠先生這樣說過:“與古為新的古不是完全的宋,但精神是宋,我要讓這種精神在全園流動。”

宋徽宗為宋江建祠堂(尋宋江南松江宋代方塔)1

圖說:松江方塔園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下同)

從宋起八次大修


  唐與宋的文化共同成就了方塔的高貴和秀美:塔的平面呈正方形,共9層,底層每邊寬6米。塔檐的二層到九層每一個檐角的連線都呈抛物線的弧度,名叫“卷刹”。塔身瘦長,塔檐寬大,形體猶似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為了秀美,塔體外除去繁冗,把樓梯都設計在塔身中,舊時,可層層登高。世世代代,有多少人在這裡為了窮千裡目,而更上一層樓?

  經曆風雨,方塔曾被多番修葺。萬曆年間,方塔塔頂寶瓶為募款而修,高僧大振斷臂以示虔誠。清順治十七年、乾隆三十五年和道光年間都有修葺。尤其至道光年間,開展更換塔刹等大修。

  辛亥革命後,塔的磚身出現裂縫,下層圍廊全部毀壞,塔内各層木結構亦大多損壞,樓闆扶梯僅剩一層。1973年經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批準,方塔進行建塔以來的第八次大修。

宋徽宗為宋江建祠堂(尋宋江南松江宋代方塔)2

圖說:方塔

  據介紹,1975年,方塔開工修繕,底層扶梯改為外扶梯結構,木結構按宋代做法,根據陳從周教授意見,參照宋代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建築的尋杖式欄杆式樣制作。塔檐四角下的風鈴(驚鳥)原物缺失,由上海博物館提供的唐代風鈴為實樣,在修塔工地澆鑄。修繕所用木材分别為江西景德鎮樟木、安徽黟縣的青剛木及建杉100多立方米。蘇州吳縣陸墓磚窯廠定制了磚瓦。在大修中更換腐蝕的塔心木,用老式巴杆安裝了重6噸的塔刹,補換相輪。恢複各層扶梯、樓闆、平座、欄杆等,重建了圍廊。大修曆時4年,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羅哲文認為松江方塔是全國古建築修繕中的成功範例。

宋徽宗為宋江建祠堂(尋宋江南松江宋代方塔)3

圖說:塔檐

仿佛入曆史隧道


  方塔園中的建築,不僅僅有方塔,此處本來是唐宋時松江府中心,縣府、城隍廟與興聖教寺所在地,唐代市河穿越而過。1978年起,馮紀忠接手了方塔園的設計。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教授、對馮紀忠先生頗有了解的範文兵認為,“他沒有把傳統的再造僅僅理解為形式上的紀念,他把建築的現代性诠釋成一種可以與古人對話并與現代的普通人生命相融合的綿長。園中所有植物不做人工造型,全園沒有出現水泥地。”

  從方塔園的東門進入,便進入了馮紀忠設計的塹道,靜谥幽深,仿佛進入了曆史的隧道。據在方塔園内工作了20年的高梅介紹,這條80米長的塹道是馮紀忠帶着人用石塊一塊塊壘起來的,大石塊間的縫隙都經過了精心計算,保證其中不長出荒草。

宋徽宗為宋江建祠堂(尋宋江南松江宋代方塔)4

圖說:走入塹道,仿佛進入曆史的隧道

  對于剛剛踏入方塔園的遊客,景緻不能讓其一覽無餘。進入塹道,兩壁彎折,遠處似乎有隐隐約約的出口,一眼又望不見盡頭。一旦走到塹道盡頭,豁然開朗,正前方是雄偉的上海媽祖廟,而左前方是開闊的方塔廣場。這種心理變化是風景感受的巧妙對比安排。整個塹道風光正合了馮紀忠喜歡的王安石一首詩:“山山桑柘綠浮空,春日莺啼谷口風。二十裡松行盡處,青山捧出梵王宮。”

宋徽宗為宋江建祠堂(尋宋江南松江宋代方塔)5

圖說:高聳的方塔

建築設計顯個性


  在設計方塔園時,馮紀忠做了嚴格的建築考古工作,由此發現了一條唐代的市河,“市河進行了嚴格保護,河邊的所有原始樹木都予以保存。”高梅說。

  今天的我們還可以在方塔園泛舟暢遊唐代市河,想象市河穿過集市、廟宇與坊街的場景。河上,安靜地卧着一座南宋古石橋——望仙橋。遊客依然可以輕輕走過,如同800年前一般。

宋徽宗為宋江建祠堂(尋宋江南松江宋代方塔)6

圖說:望仙橋

  方塔園的臨水一隅,還有一個幾乎不費任何費用建起的茅草亭“何陋軒”,輕巧又雄偉,成為中國現代建築裡程碑作品。“松江至嘉興一帶的農居多為庑殿頂,因此屋脊常作大幅度的弧線形狀,何陋軒加入了歇山頂的元素,延續了當地文脈。”高梅特别提醒,“亭中承重的毛竹刷成了白色,交互的節點卻刷成黑色隐去,這樣整個結構就象飄動在空中。”

  馮紀忠還特别用舊紅磚在亭邊設計了數道弧牆。從早至晚,光影在東西弧牆上慢慢移動,水邊的茶客在時間流逝中感受着這一變化。其中,飽含着建築設計者的心思:“所有弧牆有各自的圓心,如同每個人以個性為中心,和而不同,宋的精神彰顯個性。”(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宋徽宗為宋江建祠堂(尋宋江南松江宋代方塔)7

圖說:何陋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