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蘇轼贊花詩句

蘇轼贊花詩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2 04:24:52

杜鵑,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鬥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豔麗。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蘇轼贊花詩句(李白和蘇轼用詩詞進行了描寫)1


“自唐宋以來,詩人,詞人皆多題詠。美麗的杜鵑花始終閃爍于山野,妝點于園林,自古以來就博得人們的歡心。自唐宋詩人白居易、杜牧、蘇東坡、辛棄疾、至明清楊升庵、康熙帝都有贊譽杜鵑花的佳作。

杜鵑花的記載,最早見于漢代《神農本草經》,書中将“羊踯躅”列為有毒植物。杜鵑花的栽培曆史,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到唐代,出現了觀賞的杜鵑花,此時杜鵑花就已移栽入庭園栽培,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772-846年)對杜鵑花情有獨鐘,不但寫下了許多贊美杜鵑花的詩句,而且還親自移植栽培,第一次移植未成活,寫下了“争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820年終于移植成活,詩曰:“忠州洲裡今日花,廬山山頭去年樹,已憐根損斬新栽,還喜花開依舊數。

蘇轼贊花詩句(李白和蘇轼用詩詞進行了描寫)2


宣城見杜鵑花

唐 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以前在蜀國時曾聽過杜鵑凄恻的鳴啼,沒想如今在異鄉宣城,又看到杜鵑盛開。杜鵑鳴叫悲啭,使人愁腸寸斷。暮春三月,這鳥鳴花開的時節,心中思念故鄉

關于此詩的創作時間,主要有兩種說法。根據裴斐《李白年譜簡編》,此詩作于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春,時李白在宣城郡。另一種說法以薛天緯為代表,他認為此詩作于李白流放遇赦歸來之後,寫這首詩的時候,李白已是遲暮之年。

蘇轼贊花詩句(李白和蘇轼用詩詞進行了描寫)3


浣溪沙·遊蕲水清泉寺

宋代: 蘇轼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發唱黃雞。

遊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廟在蘭溪的旁邊,溪水向西流淌。山腳下蘭草新抽的幼芽浸潤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的一塵不染,傍晚時分,細雨蕭蕭,布谷聲聲。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 門前的溪水都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歎時光的飛逝啊!

蘇轼贊花詩句(李白和蘇轼用詩詞進行了描寫)4


蘇轼為人胸襟坦蕩曠達,善于因緣自适。他因詩中有所謂“譏諷朝廷”語,被羅織罪名入獄,“烏台詩案”過後,于公元1080年(元豐三年)二月貶到黃州。這在蘇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個重大的打擊,然而這首詞卻在逆境中表現出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這首詞,上片以淡疏的筆墨寫景,景色自然明麗,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語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啟人心智,令人振奮。詞人以順處逆的豪邁情懷,政治上失意後積極、樂觀的人生态度,催人奮進,激動人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