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到周五 每天十分鐘
成語不用錯 學習更輕松
泾渭分明
今天日曝成語帶來一個很有反思意義的詞是:“泾渭分明”[jīng wèi fēn míng] 。
泾,指的是泾河,這是渭河最大的支流,發源于甯夏。而渭河,則是黃河最大的支流,發源于甘肅渭源。熟悉地理的人知道,黃河之所以被稱作這個名字,是因為河水裡面的含沙量大,導緻水呈現渾濁的黃色。正因為泾河和渭河的含沙量不同,它們在交彙處就會顯示出兩種不同的顔色,而且不會立刻混在一起,所以從肉眼就能看出泾河和渭河的區别。
最早把這兩條河放在一起說的是先秦時代的《詩經·邶風·谷風》:“泾以渭濁,湜湜其沚。”
這句話大緻的意思是:泾河因為渭河的流入而變得渾濁,但是依然能夠看得到水中的小洲。這麼看來,應該是泾河比較清澈,渭河比較渾濁。
到了唐朝,詩聖杜甫在其中一首《秋雨歎》中寫了一句“去馬來牛不複辨,濁泾清渭何當分?”這裡面提出了“濁泾清渭”的說法,而且他的好幾部作品裡面都提到了這個現象,在宋朝的各項記錄裡面,也是這樣表示。
但是到了現代,據很多人的實地考察,都發現應該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濁,而且有圖有真相。
那這裡面的真相,應該相信誰說的呢?
根據專業分析,泾河河水的平均含沙量應該是渭河的七倍,理論上來說應該是泾河更加渾濁。但是因為這數百上千年的人類活動,導緻水土流失,渭河河水變少,而且顔色更深,反倒讓本來看起來比較清澈的渭河河水感覺上免得更加渾濁了。
寫這段的時候我找了很多資料,繞來繞去都沒搞清楚現在的情況,不過究竟這兩條河誰更加渾濁,都不影響我們對這個詞的理解。隻不過人類對于環境的影響,實在可怕。
“泾渭分明”,比喻事物之間的界限非常清楚,或者是人是非分明。
上遊君造句
老李總是覺得,工作和生活應該是泾渭分明的兩件事情,所以他非常讨厭在節假日還要加班。
《日曝成語》第一季已經接近尾聲,第二季将繼續在新浪微博@魚猶未眠 連載,敬請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