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春天穿衣指數

春天穿衣指數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6 17:46:33

每每到了換季的時候,人們的穿衣總會進入一個互不理解的狀态。街道上擦肩而過的路人,可能一個早已短袖短褲上身,另一個卻還穿着厚厚的羽絨服。同樣的天氣溫度下,有人覺得冷,冬裝不肯脫下;有人覺得熱,早早衣着輕薄。民間還有“二八月亂穿衣”的俗語,說是在農曆二月和八月,大家的衣着都獨具個性。

春天穿衣指數(為什麼換季之時)1

當然,穿衣多少是個人選擇,但你知道在春季亂穿衣背後,其實蘊藏着不少小秘密呢。

為什麼有人覺得冷?有人覺得熱?

同樣的氣溫條件下,人們之所以選擇不同的衣物,自然是因為他們對溫度的感知不同。一個事實是我們并不直接感受氣溫,當我們覺得冷,這種感覺是皮膚表面的溫度帶來的。皮膚通過溫度感受器來感知溫度,溫度感受器是一類特殊的離子通道,存在于皮膚、粘膜、内髒和下丘腦,可以感受到冷、涼爽、溫暖、熱。

造成人們之間體感溫度差異性的主要影響因素有體脂百分比(體脂率)和表面積與質量比。體脂率越高意味着身體中的脂肪越多,身體儲蓄的熱量就越多。還有同等體重下,表面積越大,皮膚表面積越大,向外輻射的熱量就越多,散熱也就越好。

另外,基礎代謝比較高的人需要散發的熱量比基礎代謝低的人要多,當外界溫度升高,阻礙散熱,就更容易讓他們感受到熱。這也是為什麼體重高的人,包括肥胖者和肌肉量高的人,會更怕熱。同時,有一些疾病性表現也可能影響體感溫度。所以生活中,即使同處一個空間,大家在對溫度的感知上也不同。

春季緣何亂穿衣

而造成春季人們亂穿衣的還有氣象原因。作為四季中,氣溫變化最無常的季節,春天時常給我們一些驚喜。前一天還是豔陽高照、暖意融融;第二天就乍暖還寒、陰雨綿綿。我國的春秋季是世界上同緯度氣溫變化最劇烈的。每到春季,三月份開始,暖氣團開始反攻,冷空氣勢力減弱。同時白天最高氣溫回升快,夜間最低氣溫回升慢,因此春天晝夜溫差非常大,并且偶爾到來的冷空氣也打得人措手不及,氣溫波動較大,所以這個季節穿什麼的都有。

春天穿衣指數(為什麼換季之時)2

古人說的春捂秋凍不是沒有道理的

正是因為春天天氣變化大、晝夜溫差大的特點。古人們就一直認為“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當然從健康科學的角度來說,“捂一捂”是有必要的。春季自然界氣溫變化劇烈,以北京平原地區的觀象台為例,春季極端最高氣溫竟然達到過41.1℃,出現在2014年5月29日;而極端最低氣溫也令人震驚,1971年3月3日曾出現過-15℃的最低值。此外,氣溫日較差也有一個極值,1966年5月3日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相差了26.8℃。

春季的天氣,總是不按常理出牌。同時這樣的變化也令室内外的溫差比較大,不少人會有 “屋裡比外邊冷”的感覺。所謂“春捂”,就是讓人不要過早地脫掉厚衣服,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變冷。“秋凍”也是類似,自然界降溫很快,但不适宜過早大量增加衣物,讓身體得到耐寒鍛煉,增強體質。或者說,“春捂秋凍”是人們的一種生活經驗,有一定的科學性,但也切忌盲從。

春季穿衣指南

那麼,到了季節交替,氣溫起伏明顯的春季,我們要如何穿衣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春季穿衣的要點。

1.洋蔥式多層穿衣法

春季晝夜溫差大,早晚體感依舊有些寒涼,因此可以采用洋蔥式多層穿衣法,便于根據溫度和環境随時增減衣物。

2. “上薄下厚”穿衣法

按照中醫理論,春季穿衣應“上薄下厚”,因為下身離心髒比較遠,血液循環比上身差,容易受到風寒侵襲。春季穿着應注意,重點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預防疾病,減少感冒幾率;腹部保暖是保護胃、腸,預防消化不良和拉肚子。“寒從腳起”,腳下神經末梢豐富、敏感,保暖才能使身體适應氣候變化。春天防寒要注意好兩頭,照顧好頭頸和雙腳。

3.靈活穿衣法

不同年齡的人,春季的穿衣各有不同。老人與小孩都是需要關注的群體,家長們可以在冷空氣來臨前的一兩天,就适當給孩子增添衣服,及時在早晚溫差大的時候增減衣服。随着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機體抵抗能力變弱,體溫調節功能降低,皮膚汗腺萎縮,冬怕冷、夏懼熱。因此在穿衣多選擇暖、輕、軟、寬的服飾。同時要特别注意身體重要部位的保溫,保護好上半身的背部和上臂,下半身則要注意腹部、腰部和大腿的保暖。

所以,春暖花開固然讓人期待,但也不要忘記春天“我行我素”的氣候特點,收藏好春季穿衣指南,避免風寒感冒哦。

作者:程方潔

文字審核:柏雙玲

科學性審核:宋歌,中醫學博士、博士後、副主任醫師

參考來源:新華社、北京日報、株洲晚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