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五倫有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這五倫中四倫都講得通,為什麼加朋友這一倫?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特點。朋友在五倫的思想上也占一席,為什麼呢?有時候有許多話,許多心情和苦痛,上不可以對父母,下不可以對妻兒講,隻有找朋友講,所以朋友為五倫之一。朋友是一種感情的結合,這是中國文化的特殊處。這個“弟”就包括了對兄弟、姊妹,一直到朋友,伸展到社會的友情。
——《論語别裁》
交朋友之道,要“易其心而後語”,要彼此知心。但是知心很難,《昔時賢文》說:“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所以古人說“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我們也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真有一個知己的,盡管我們都有家人、父子。但夫婦為夫婦,不一定是知己;兄弟是兄弟,父母是父母,也不一定是知己。所以知己隻有友道,友道就是社會之道,有人把五倫之外加一倫,那是不通的。朋友一倫就是社會,過去家庭一倫也是社會。我們中國文化标榜的知心朋友,從古到今隻有一對,就是管仲與鮑叔牙兩個人。以後的曆史雖不敢說沒有,但的确很少。如果大家懂得他們兩人全始全終的曆史,就可以知道知心不容易了。所以孔子在這裡提到“易其心而後語”,這個“易”就是交易的易,不是容易的易。“易其心”是彼此換了心,就像古人一首非常有感情的詞:“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我們為什麼講到這裡?就是拿這首詞來說明什麼叫做“易其心”,也就是朋友與朋友之間要能交心,才算知心。大家可以想一想,人與人之間可以談知心話的多難找!孔子的看法,要能“易其心”,才能講朋友之道。
“定其交而後求”,我們在社會上交朋友,人與人之間要“定其交”,為有交情。記得我們年輕時把朋友分類,一種是一般的朋友,見面之交的都是朋友;一種是政治上的朋友,就是有利害關系的朋友,除了利害關系,政治上沒有朋友;另有一種是經濟上的朋友,所謂通财之誼,能做到通财之誼就很難了;最難得的是道義之交,那是更難了。我們一生能不能交到一個沒有一點利害關系的朋友,都是大問題,包括了政治、經濟、普通等等一切的朋友在内,能夠全始全終的有兒個?如果有,這個就是可以相交的朋友。朋友的交情能夠“定其交”,才可對他有所要求。
譬如我們前面講過的管鮑之交,管子開始跟鮑叔牙做生意,結帳的時候,鮑叔牙也不問賺了多少,管仲就自己裝了起來。人家告訴鮑叔牙,管仲太不夠意思,兩個人做生意賺了一千萬,才給你鮑叔牙一百萬!鮑叔牙不但不以為意,還說:“他因為窮!他需為錢,我不需要。”這多麼難?管仲那個做法是亂來的,拿了就拿了,用了就用了,管仲的心情鮑叔牙了解。最後管仲要死的時候,齊桓公對他說:你死了以後,我想把這個宰相交給鮑叔牙來做如何?管仲說:千萬不可交給鮑叔牙,他絕不能當宰相。他就這麼愛護鮑叔牙,也隻有鮑叔牙懂得,管仲不要他接位,是為了顧全齊桓公,也為了顧全鮑叔牙。這種胸懷多好,多高超,也隻有知己才懂。如果像現在的人,你不做國防部長,應該交給我,卻交給别人,那還夠朋友嗎!當年你當部長還是我建議的,要我當部長你卻還要反對!不罵你祖宗八代才怪!所以隻有知己才能愛人以德。過去我們念到“定其交而後求”,很滑頭地加了一個小批說:“有酒有肉皆朋友,患難何曾見一人!”真有患難的時候,何曾有一人來幫助你啊!……
做事業沒有夥伴,沒有真正的知己,“則傷之”!要想成功很難很難。要成功就要靠朋友。我們中國講朋友之道有兩個原則:
一、朋友有通财之誼。朋友就是社會,社會上彼此有困難要互相幫助,就是通财之誼。這個我們在前面已經講過。
二、朋友要勸善規過。我有過錯,你能指出來,忠告我。所以孔子談朋友之道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什麼是益者三友?對你有益的朋友有三種:友直,對你講實話的人;友諒,能夠包容你、包涵你的人;友多聞,學問見識比你廣的人。這三種是好朋友。
這是我們講益卦所引伸到的。大家試想,一個人如果沒有通财之誼的朋友,沒有勸善規過的朋友,也沒有群衆,那麼你人生便很艱難了。
我們中國朋友之道還包括了老師。在中國文化中,往往師友并稱,所以說師友同道,古人稱弟子為師友之間。友道就是社會關系,比五倫還重要。人有許多上不可對父母講的話,下不可對妻子兒女講的話,隻能對朋友講。這就是朋友之道,也可見友道的重要。
——《易經系傳别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