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是高考剛結束、而 618 購物狂歡節正火熱進行中的特殊時期,相信不少小夥伴都做好了打算,準備在這個特殊時期入手未來的辦公或學習好工具——不過這個時候我們總是避不開那個老問題:是選更便宜的舊款,還是選擇剛發布沒多久的新款好?
為了回答這個有意思的問題,我們特地找來了“老款”的代表聯想小新 Pro14,和如今正熱銷的聯想 ThinkBook 14 和榮耀 MagicBook 14 來進行了對比,看看到底是誰更值得選擇。
▲從左到右分别為聯想小新 Pro14、榮耀 MagicBook 14 和 ThinkBook 14
同為金屬機身,也能有不同質感在用料上,三款産品都選擇了鋁合金材質來打造機身,加上銀灰色的配色,單看照片的話還是比較相似的。
▲榮耀 MagicBook 14
不過在主觀上,我還是得說它們在實際質感方面的差距比較顯著,其中榮耀 MagicBook 14 跟聯想小新 Pro14 比較接近,質感表現處于比較好的那一檔;而 ThinkBook 14 的轉軸稍微有些松,這一點讓它與前二者拉開了些許差距。
▲聯想 ThinkBook 14
另外類似的還有屏幕的設計,榮耀 MagicBook 14 跟聯想小新 Pro14 這次依舊“非常默契”,都選擇了鏡面的屏幕,而 ThinkBook 14 則是霧面屏。兩種屏幕設計也算是各有優劣了,鏡面屏質感觀感更好,而霧面屏則更能适應各種反光強烈的環境,具體怎麼選就看大家的不同需求和喜好了——我個人是更願意選擇鏡面屏的。
▲聯想 ThinkBook 14
不同的屏幕選擇,生産力定位不一樣不過如果抛開鏡面與霧面的對比,細說屏幕配置的話,榮耀 MagicBook 14 倒是會有一些小小的劣勢,2.1K 的分辨率會在兩台 2.8K 的對手面前稍顯遜色。不過就實際觀感而言,坦白說我并不會覺得這塊屏幕有很明顯的劣勢——畢竟大家顯示效果都已經很細膩了,很難一眼看出差距。
▲榮耀 MagicBook 14
需要注意的是,榮耀 MagicBook 14 的 3:2 比例上面,也跟另外兩款的 16:10 有所不同——要知道,以往我們會說“16:10 的比例比 16:9 的常規屏幕顯示更多的文字内容”,而 3:2 的選擇就會在此基礎上再多一些,這也讓榮耀 MagicBook 14 在日常辦公中體現出更多的優勢。
▲從左到右分别為聯想小新 Pro14、榮耀 MagicBook 14 和 ThinkBook 14
此外,3:2 也是不少相機拍照時候的原生比例,對于需要修圖、畫圖的專業用戶來說,這樣的比例也是效率更高的。
作為一個以圖文辦公為主要場景的用戶,我認為在 3:2 的比例帶來的效率提升面前,一些小幅度的分辨率劣勢是可以被忽視的。當然也有朋友可能會更喜歡适合影音遊戲的 16:9 比例,但畢竟咱都選擇輕薄本了——為什麼不選擇更适合辦公的比例呢?
12 代酷睿優勢顯著,論性能還得是新品至于性能,這一次就輪到榮耀 MagicBook 14 和聯想 ThinkBook 14 略占上風了,畢竟兩款産品都發布于今年,全新 12 代酷睿标壓處理器 i5-12500H 的加入,讓它們在性能上面占盡了優勢。而小新 Pro14 的 i5-11320H 盡管在去年确實是不錯的選擇,但來到 2022 年,面對異構設計的 12 代酷睿,終究是差了一點意思的。
▲聯想小新 Pro14
實際跑分結果也很明顯,如果單看處理器的跑分,榮耀 MagicBook 14 和聯想 ThinkBook 14 的跑分很接近,與小新 Pro14 之間的落差很明顯。而 MagicBook 14 還在離電後性能發揮更好一些,或許正是來自榮耀自研的 “OS Turbo”技術的功勞。
據榮耀的說法,它能更好地優化系統的性能調度,在性能和功耗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這也算是榮耀自己的獨家優勢了。
▲榮耀 MagicBook 14 的離電 R23 跑分成績
i5 集顯版本的榮耀 MagicBook 14 和聯想 ThinkBook 14 也在性能釋放上保持了一緻,都能達到 50W 的高能釋放,這一點也讓它們的集顯版本在理論的測試成績上頗為接近。
▲榮耀 MagicBook 14
不過在我們這次對比中的榮耀 MagicBook 14 和聯想 ThinkBook 14 都是搭載有獨立顯卡 RTX 2050 的版本,在這裡其實更需要對比加入了顯卡後的“整機功耗”——而在這一項裡,榮耀 MagicBook 14 的優勢就很明顯了,畢竟它是 70W 的整機釋放,而ThinkBook 14 隻能做到 60W。
▲榮耀 MagicBook 14
當然,在輕薄本裡談性能多少有些“耍流氓”,尤其是同時打開很多個文件這種并不現實又不怎麼吃性能的場景,要讓榮耀 MagicBook 14 發揮出性能上限也并不太合适。我的觀點是,這三台筆記本的性能都已經非常不錯,ThinkBook 14 性能上限最高,而榮耀 MagicBook 緊随其後,離電性能甚至還要稍好一些;而十一代酷睿的小新 Pro14 則被拉開了一些差距,但日常使用依舊足夠放心。
外圍配置同樣出色,還有生态選擇差異接口方面,聯想 ThinkBook 14 的表現可謂是相當驚人,很難想象這樣的機身裡它能放進兩個 USB-A 接口、一個雷電 4 接口、一個全功能 USB-C 接口、一個 HDMI 接口、一個 Micro SD 讀卡器、一個 RJ45 網口和一個 3.5mm 接口,甚至還為鍵鼠提供了一個隐藏式的 USB 2.0,确實非常豪華。
▲聯想 ThinkBook 14
榮耀 MagicBook 14 的接口就會顯得精簡一些,不過比較關鍵的全功能 USB-C 接口有兩個,此外還有一個 USB-A 接口、一個 HDMI 視頻接口和一個 3.5mm 耳麥接口,還是比較齊全的,也不會太依賴拓展塢。
▲榮耀 MagicBook 14
至于老款代表小新 Pro14 就稍顯局限了,雖然有兩個強大的雷電 4 接口,但也隻剩下一個 USB-A 接口和一個 3.5mm 耳機接口,如果要拓展不支持 Type-C 一線連的顯示器,恐怕就就得用上拓展塢了。
▲聯想小新 Pro14
這裡順便講講轉軸上面的差異。盡管質感有差距,但聯想 ThinkBook 14 和小新 Pro14 的轉軸都能支持 180° 開合的,而榮耀最高能支持到 145°。雖然這個特性一般而言沒有太大的作用,但如果你很看重它,那還是需要衡量一下自己的需求的。
另外,一部分朋友可能會擔心“有沒有正版系統呀“和”有沒有正版 Office 呀“這樣的問題,在這三台産品面前倒是有些沒有必要了。畢竟三款産品都搭載了最新的 Windows 11 系統和價值 748 元的正版 Office 套裝,大幅度降低日常辦公所需的軟件成本。
最後一個部分,我們再來看看續航的對比。在電池容量上,榮耀 MagicBook 14 搭載了驚人的 75Wh 電池,相比另外兩款分别為 61Wh 和 62Wh 的電池,在硬件上本身就擁有着很大的優勢。
▲榮耀 MagicBook 14
更何況榮耀這一次還給它加上了獨家的 Magic OS for Windows,以獨特的 OS Turbo 從底層優化動手,号稱“日常辦公續航能力提升兩成”,這樣的續航體驗,相信會讓很多需要移動辦公的朋友感到安心。
當然口說無憑,我們也對此進行了續航的模拟測試,測試軟件則是 PCMark 的續航測試項目。測試結果讓我們有些訝異,小新 Pro 14 作為老産品,竟然以 11h49m 的續航成績擊敗了 ThinkBook 14 ;而在這之上,榮耀 MagicBook 14 的續航成績竟然達到了 14h53m,看來宣稱的“提升兩成”續航還真是實打實的。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理論成績的優秀,我們還在模拟日常寫稿的場景裡分别使它們了一小時。可以看到榮耀在一小時實際使用中的耗電也是最少的,僅為 8%,這樣的耗電狀況也讓我們對它的續航大為放心。
另外,盡管三款筆記本都支持 100W 的快充,但榮耀在适配器方面的選擇可以說是“最有誠意”的那款,100W 氮化镓 C 口充電器更便攜,并且還支持對榮耀手機快充,這對于榮耀手機用戶而言,确實是更值得選擇的産品了。
如果再結合前面談到好性能來看,榮耀 MagicBook 14 這一次做到了對性能和續航的兼顧,這對于一台 1.54kg 的輕薄本來說,确實是非常優秀的表現了。
總結綜合看下來,我發現榮耀 MagicBook 14 和聯想 ThinkBook 14 的性價比相當突出,即便是對上降價後的去年爆款機型小新 Pro14,也沒有絲毫遜色,甚至性價比還要更突出一些。這也意味着,今年 618 期間,遵循“買新不買舊”的原則去選擇筆記本會更劃算一些。
▲從左到右分别為聯想小新 Pro14、榮耀 MagicBook 14 和 ThinkBook 14
至于榮耀 MagicBook 14 和聯想 ThinkBook 14 之間怎麼選?我認為這還是一道答案比較清晰的選擇題,二者的性能表現都相當優秀,而聯想 ThinkBook 14 在性能上限、拓展性和性價比上有優勢,而榮耀 MagicBook 14 則是在離電性能、外觀質感、互聯生态和電池續航更有優勢,大家看需選擇就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