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碗糕“點紅”,增加一抹喜慶的色調。
用來盛碗糕的“碗”,小巧玲珑。
碗糕店老闆“挖”碗糕動作熟練
“蝦米碗糕”和“田螺肉碗糕”
作為泉州美食文化的符号和名片,碗糕其實早已融入泉州尋常百姓的煙火生活之中,不僅在一日三餐裡時常能見到它,它更是體現在了泉州人的日常用語上。
“蝦米碗糕?”這句閩南語,在泉州人日常交流過程中,應該是再常見不過了。然而,如果你不懂得閩南語或不了解泉州文化,乍一聽,或許會産生這樣的疑問:這難道說的是加入蝦米口味的碗糕嗎?事實上,并非如此。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說,其實這是一種“閩南黑話”,包含有“什麼東西?”“什麼情況?”“什麼意思?”等多種意思,表達了說話者的一種迷惑、感到不可思議或難以理解的心理感受。
而在閩南話中,亦有一句聽起來十分生動诙諧的俗語:“輸人不輸陣,輸陣碗糕面”。這句話的意思是,在比賽或競争中,即便是輸赢已定,也不能輸了陣仗和架勢,如果輸了陣仗和架勢,就真的是顔面掃地。衆所周知,如果蒸碗糕蒸得成功,溢出容器的部分,會呈現出如花朵般綻放的“笑臉”,樣子十分喜慶。不過,在這句閩南俗語中,“碗糕面”(類似臉上開花的意思)頗有一種嘲諷、譏笑的意味。
好吧,既然“蝦米碗糕”裡沒有蝦米,那麼,“田螺肉碗糕”裡總該有田螺肉了吧?很遺憾,也沒有。其實,田螺肉碗糕是在傳統碗糕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新品種,《泉州習俗》有載,這種碗糕不同于泉州其他地方的雙發碗糕,氣孔細密,底部圓滑光亮,頗似琉璃燈泡,故亦稱“琉璃底碗糕”。吃起來既軟潤有彈性,又有松脆感,似有一種吃田螺的獨特口感。因此,這種類型的碗糕便被叫作“田螺肉碗糕”。
逢年過節碗糕香 閩南俗事少不了
在泉州,過年時要“蒸糕做粿”早已經成為一種習俗。正如閩南俗語所言:“蒸糕做粿‘發’新年。”也正因為此,碗糕還有一個别稱叫“發糕”。
每年農曆十二月廿四之後到除夕前,是泉州傳統上所謂的“筅塵日”,“筅塵日”的時候,除了要對屋子進行整理和大掃除之外,還要提前準備好辭年時祭拜祖先所需的各種供品,比如五谷、六齋、紅雞蛋、甜粿等,以及必不可少的碗糕。過去的時候,在泉州人眼裡,“碗糕”似乎成了一種“聖物”。一位老泉州人告訴記者,過年的時候,如果是打算在自家做碗糕,那麼,一定要做好精心準備。做碗糕的時候,更是要全神貫注,最好是悄悄地躲起來“蒸”,萬不可心不在焉,也不可以讓小孩子在旁邊喧嘩吵鬧。否則碗糕怕“吵”,很可能就會“發”不起來。而萬一要是将碗糕給“蒸”壞了,不管是“發”不起來,還是發“酸”掉了,都是十分不吉利的。
除了逢年過節,在泉州,碗糕還經常出現在一些重要的儀式和場合。譬如,據媒體報道,去年一場泉州高甲戲的拜師儀式上,為了表示學員們的誠意,戲台上便擺放了三牲、鮮果、清茶、生蔥、芹菜、桂圓、碗糕和臘肉等。
除此之外,嬰兒出生足月,按照閩南風俗,通常都會做“彌月”。屆時,親家要送來衣服、被子、披風、搖籃和金銀飾品,并向親友鄰居派送“龜粿粽”(皆為閩南特色傳統小吃),即“百壽龜”“碗糕”“豬母乳”“堿粽”等。
有意思的是,為了增添節日的喜氣,泉州人在用碗糕祭拜之前,通常會有一個特别的環節,叫給碗糕“點紅”。在瓷杯中盛滿清水,放入朱紅粉,再用指尖輕輕蘸起來,按壓點綴于咧嘴輕笑的碗糕正上方,就像吹落于白雪地中的紅梅,又宛若美人胸口的朱砂痣,驚豔絕美、喜慶動人。
來源: 東南早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