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華誼兄弟最艱難的一年,因為全年産出642億票房的中國内地影市,華誼兄弟連最後的零頭都沒有賺到,原本被寄予期望的2020年,開年即碰到了百年未遇的大疫情,可以負責任的說,2020年華誼兄弟将繼續舉步維艱。
這一切我們得從2018年5月份說起,華誼兄弟遭遇口碑危機的轉折點,分别與兩個人牽連出的兩件事有關,第一個人是袁立,發文炮轟華誼老總王中軍售她“假藝術品事件”,雖然最終結論證實袁立被打臉,但對華誼兄弟影響還是頗大的。
第二個人當然就是馮小剛了,因為這部華誼兄弟主控,馮小剛執導,由葛優、範冰冰、張國立、徐帆、範偉等主演的《手機2》,所引發的“馮崔罵戰”影響,其蝴蝶效應讓範冰冰和華誼兄弟無故躺槍。
演員範冰冰的結局,大家都已經知道了,而華誼兄弟呢?更是元氣大傷,至今沒緩過來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受“馮崔事件”輿論的影響,華誼兄弟2018年6月4日當天市值蒸發了23億;
第二、原本定檔于2019年春節檔的《手機2》,幾乎被永久封存了;
第三、馮小剛用了半年時間打造的《隻有芸知道》全國總票房僅收1.6億;
第四、公司主控的重磅電影《八佰》無故撤檔,至今上映遙遙無期。
那麼,從2018年至2020年第一季度,華誼兄弟到底虧了多少銀子呢?
01,虧損近50億,華誼兄弟虧個底朝天2018年,華誼兄弟主控制作了兩部電影,一部是徐克導演,趙又廷、馮紹峰主演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全國票房拿下6億,第二部是姚晨、馬伊琍主演的《找到你》,票房轟下2.85億,兩部影片總票房不足9億,分賬票房隻拿回2.5億左右的收入,就公司旗下的電影産業來說算是中規中矩了。
影響比較大的還是華誼兄弟的文旅版塊,從2014年至2018年,公司在全國進行實景娛樂項目選址,分别在蘇州、長沙、鄭州等地拆巨資修建了“華誼兄弟電影小鎮和電影世界”,以及海口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等,這些大筆投入尚未得到回報,故華誼兄弟自創建以來首次出現了虧損情況。
2019年1月底,華誼兄弟公布2018年業績報告,全年共虧損9.82億至9.87億。用王中軍的話來說,2018年是他個人最艱難的一年,公司尚且影響不大,而2019年則是公司最困難的一年,幾乎虧個底朝天了。
2019年,雖然入夥制作的《我和我的祖國》和《攀登者》大小爆了兩把,可畢竟還是附屬作品,華誼兄弟根本分不到多少銀子,而公司主控制作了三部電影,卻以無法公映和票房失利告終。
一部是前述提到了原本定檔2019年春節檔的《手機2》;一部是管虎執導,張譯、姜武、王千源等主演的戰争片《八佰》,原本定檔于2019年暑期檔上映的,後因不知名原因被迫撤檔至今;另外一部則是馮小剛導演,黃軒與楊采钰主演的《隻有芸知道》,票房處于失利狀态,稍後将做詳細說明。
2020年2月29日,華誼兄弟公布2019年業績,全年淨利潤為-39.63億元,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司賴以生存的電影版塊幾乎完全缺失造成的結果,這時的華誼兄弟已經到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以前媒體多次報道,公司董事長王中軍變賣房産和收藏的藝術品,幫助公司度過難關,王中軍在獨家對話《至少一個小時》中表示,2019年3、4月份有一筆23億的還款是通過情義才化解危機的,給予他幫助的圈内好友包括曹國偉、馬雲、盧志強、史玉柱、陳義紅、王玉鎖、虞峰、柳傳志、胡葆森、陳東升。
2020年,華誼兄弟共制作一部網劇《人間煙火花小廚》,一部網絡大電影《九指神丐》,以及院線電影《隻有芸知道》2020年1月份的票房收入,總共加起來也沒有多少銀子。
2019年底,華誼兄弟确實有些着急了,總經理王中磊緻公司員工的一封信中就能看出,所有的戰略目标将集中放到電影這一塊,然而,準備大展宏圖的2020年,沒想到這時又碰到了疫情,華誼兄弟實景電影小鎮等項目暫停營業,業績再度下滑。
2020年4月9月,華誼兄弟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出爐,公司再度虧損1.375億至1.425億(約1.4億)。至此,從2018年至2020年第一季度,2年加一個季度,華誼兄弟虧損近50億。
中國大導演中,馮小剛占有一席之地,其才華和名氣與張藝謀、陳凱歌、周星馳、吳宇森、王家衛、姜文、杜琪峰、徐克等人齊名,在賀歲檔中除了新片《隻有芸知道》之外,幾乎沒有失手的作品。
《隻有芸知道》于2019年12月20日上映,同檔期與甄子丹的《葉問4》、任素汐的《半個喜劇》共同角逐,然而,《葉問4》票房爆了11.8億,《半個喜劇》也有1.88億,《隻有芸知道》于2020年1月20日院線收官,内地票房僅1.6億。
上映第四天,《隻有芸知道》院線票房終于突破1億元,第五日淩晨馮小剛有感于一億票房,發文歎英雄老矣,全文盡顯酸楚和落魄失意,這與此前“小鋼炮”的身份區别甚大,要知道,馮小剛曾是抨擊“中國垃圾觀衆造就中國垃圾電影”學說的人啊。
《隻有芸知道》1.6億的院線票房,分賬票房出爐,片方獲得5759萬元的收入,獲悉,馮小剛這部新片總的制作預算成本是7000萬,很明顯,5759萬的分賬票房并沒有收回制作成本,直接讓片方虧個底朝天。
此片的片方正是馮小剛自己的公司——東陽美拉影視傳媒,這個成立于2015年的空殼公司,開業3個月就被華誼兄弟以10.5億元收購了,繼而與馮小剛簽訂了5年業績承諾協議,就是我們所說的“對賭協議”(要讓馮小剛5年賺6.74億)。
也就是說,從2015年至2020年,馮小剛如果将10.5億的收入穩穩當當拿到手,就必須要完成5年賺6.74億的目标,如對賭失敗,他就得自掏腰包支付給華誼兄弟,對賭勝利,雙方獲利更多,由此可見,馮小剛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自掏腰包已成定局。
可能大部分觀衆都已經在網絡上看過《隻有芸知道》,這部影片所散發的藝術氣息還是很濃烈的,這也是馮小剛一直想要去拍的電影,隻可惜太過文藝範,愛的人會愛的要死,被影片所感染,會不自主的淚流滿面,而非文藝愛好者往往會被這樣的劇情所催眠,出了影廳第一件事會大罵:“馮小剛,你拍的什麼垃圾電影!”
為了能夠完成對賭協議,馮小剛倉皇之餘拍攝的愛情文藝片,想必他自己也知道,影片毫無商業賣點,票房不高理所應當,馮小剛不應該感歎“英雄老矣”,應該順應形勢做到相應的改變,把自己的“馮氏喜劇”招牌拿出來,才能扭轉目前的局勢。
馮小剛巅峰不再,《隻有芸知道》是他個人近十年來票房最低的一部電影,而這個巅峰不再的轉折點還是因為“馮崔罵戰”,在這之前的馮小剛有多麼巅峰,大家有目共睹。
1958年出生于北京的馮小剛,在1984年電影《生死樹》中的擔任美術設計出道至今,共參與打造了82部電影,并創立了中國内地著名的賀歲檔期。
1997年,馮小剛執導,葛優主演的《甲方乙方》拉開了中國内地賀歲檔的帷幕,其個人的票房号召力更是不容小噓,22年的賀歲檔,他有8部電影奪得這個檔期的票房冠軍,不乏一些精品之作。
從此,“馮氏喜劇”成了馮小剛的金字招牌,早年打造的《不見不散》、《沒完沒了》、《大腕》、《手機》等作品,不僅讓華誼兄弟賺的盆滿缽滿,還讓自己的知名度達到了巅峰。
中期的馮小剛嘗試走出“馮氏喜劇”的舒适圈,開始執導一些有社會價值意義的影片,于是,這時便孕育出了《集結号》、《一九四二》、《唐山大地震》、《我不是潘金蓮》和《老炮兒》等影片,票房和口碑同樣出彩。
終于,馮小剛在2017年迎來了此生巅峰時刻,這部根據嚴歌苓小說改編的電影《芳華》一經上映,便好評不斷,最終斬獲了14.2億的票房成績,創造了個人作品票房收入最高的影片。
物極必反,自從“馮崔罵戰”之後,馮小剛即巅峰不再,這兩年期間,自己一改往日“小鋼炮”杠精形象,逐漸沉寂下來,不知是不是在潛磨打造下一部精品大作?那麼,馮導下一部電影您還會去進影院支持嗎?
馮小剛,您何時再創巅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