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奶叔的好朋友突然告訴奶叔,他家的寶寶最近不知怎麼了,說話總是結結巴巴的。
想給寶寶掰過來,結果越着急越幫倒忙,寶寶的口吃變得更厲害了。可把他們小兩口給急壞了!
奶叔對此表示特别理解,于是趕緊給他們支了兩招,三下五除二就把小兩口的愁雲給散開了。
那麼,面對寶寶的口吃問題,家長們到底該如何應對呢?
對于家長們來說,寶寶的語言發育,一直都是他們關心的重大問題。
如果此時寶寶出現了口吃的情況,他們難免不會為寶寶的将來擔心。
奶叔先給寶爸寶媽們來一顆定心丸:
美國口吃研究基金會經過長期的調查追蹤,發現口吃在2-5歲的兒童當中其實并不罕見,但是大部分孩子都會在自然生長條件下,或是輕微的外界輔助下得以恢複。
所以,寶爸寶媽們可以先放寬心。
至于3歲以下的寶寶,出現口吃問題,多半是跟這個階段的語言發育能力相關。
寶寶長到2~3歲時,小腦瓜裡已經累積了一定數量的詞彙,他們也開始嘗試将詞彙組合成簡單完整的小句子。
但是,他們一方面在遣詞造句方面的能力不太健全,對某些詞彙發音有困難;
另一方面,他們又很迫切地想要表達自己的意思,結果很有可能因為緊張、着急,加上自身神經系統調節言語的能力差,而出現口吃的狀況。
這種口吃被稱為“發育性不流利”,它完全是暫時性的,以後會随寶寶語言系統的發展和完善而慢慢消失的,并不會延續到成年。
這下,家長們可以不用緊張了。
雖然,寶寶口吃問題不大,但這也并不意味着,寶爸寶媽們就可以兩手一攤,什麼都不用幹。
為了能幫助寶寶順利度過這個暫時性的口吃階段,寶爸寶媽們也要打起精神,好好配合。
具體怎麼做呢?
有耐心,不催促
寶爸寶媽在跟孩子交流時,不要試圖指出寶寶說話不流利這個問題,更不要突然中間打斷寶寶,去提醒寶寶說話的問題。因為你的突然打斷,會讓寶寶更緊張,說話更結巴。
家長們要做的就是靜下心來聽寶寶講,有多少耐心就釋放多少耐心。
關注寶寶說話的内容,并且适時地跟他們互動,給他們反饋,讓他們意識到你是在聽他們說話的内容,而不是說話的方式。
隻有家長們耐心了,給他們充足的時間了,寶寶才會放松下來,自由自在地造句子,把自己想表達的東西表達完。
做示範,多糾正
在寶寶學習語言的這個過程中,寶爸寶媽們要多花一些時間與寶寶交流。
當然,說的内容要盡量輕松愉快,語句也要盡可能簡單,語速放慢,這會給寶寶一個良好的示範作用,幫助寶寶學會正确的表達。
當寶寶表現較好時,還要及時給予肯定,增強寶寶的信心。
當寶寶說錯時,也不要重複寶寶說的話,而是應該用平靜的語氣,清楚地告訴寶寶正确的說法,讓他慢慢了解一些句法規則。
換樣式,除緊張
寶爸寶媽們還可以進行多種形式的語言訓練,比如唱歌,讀兒歌等。
當寶寶出現口吃時,可以鼓勵寶寶用另外一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補全媽媽的句子”“畫下來講給爸爸聽”等等。
這樣一來,既淡化了環境的緊張感,又培養了寶寶的語感。
另外,奶叔這裡還有幾點提醒。
如果寶寶3歲以後還經常出現口吃的情況,尤其是出現下面這些情況,那就需要引起寶爸寶媽的重視了:
✔ 不是單純重複第一個字,比如“我,我,我們”,而是重複第一個音節,比如“t,t,t,他”;
✔ 說話時面部肌肉緊張,比如臉頰、嘴巴、身體出現某種程度的扭曲或者不協調;
✔ 在重複或延長音節時,語調也大幅度增加。比如說上面的“t,t,t”時,語調也跟着加大;
✔ 由于極度緊張或焦慮引起的生理反應,比如叫喊、痛哭、呼吸急促,完全拒絕和家長的語言或眼神交流。
這些都有可能演變成真性口吃。
所以,如果寶寶出現上述這些情況,還是盡早帶寶寶去看醫生,再有針對性地進行矯正。
千萬不要擅自下定論就給寶寶自行糾正,錯誤的方法很有可能讓寶寶産生抗拒心理,留下陰影,讓寶寶的口吃更嚴重!
奶粉們,你們聽過有趣的童言稚語嗎?
趕快和奶叔分享分享,大家一起“童言無忌”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