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樸初先生說:不了解佛教文化,就不了解中國文化,可以說沒有佛教文化加入中國,就沒有豐富多彩的中國語言文化。
佛教文化在中國流傳已有二千多年的曆史,但提起佛教文化,許多人覺得那是一個很神秘的彼岸世界,與現實人生了不相關。但其實,我們的生活中,每時每刻都與佛教不可分離,簡直如空氣一般。我國璀璨奪目的成語之中,與佛教相關的條目也是數不勝數。下面帶您盤點一些跟佛教有關的成語!
No.1
頭頭是道
“頭頭是道”原是禅語,指得是開悟以後的境界:心境融合,内外打成一片,乃至吃飯穿衣、挑水打柴、一舉一動,開口閉口,無一事不與“妙道”冥合,所謂“頭頭皆是道,法法本圓成(《續傳燈錄》)”。
古代詩人常用“頭頭是道”來形容通靈入妙的化境、禅趣。宋代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指出,學詩有“三節”功夫,“及其透徹,則七縱八橫,信手拈來,頭頭是道。”
宋代胡仔在《苕溪漁隐叢話前集》中稱譽杜甫《紅櫻桃》詩謂“此詩如禅家所謂信手拈來,頭頭是道者。”
頭頭是道,後亦用來形容語言、舉動左右逢源,無一不合規矩。
No.2
恍然大悟
《觀無量壽經》:“心生歡喜,歎未曾有,廓然大悟,得無生忍。”《景德傳燈錄·慧能大師》:“單蒙指教,豁然大悟。”後作“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完全明白了。
《紅樓夢》第九五回:“王夫人也進屋裡來了,見他這樣,便道:這不用說了。他那玉原是胎裡帶來的一種古怪東西,自然他有道理。想來這個必是人見了帖兒照樣做的。大家此時恍然大悟。”
《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安老爺這才把此番公子南來……因此辭官親身尋訪的話,從頭至尾說了一遍。鄧九公這才恍然大悟。”
No.3
森羅萬象
即紛然羅列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指天地萬物。如魯迅《華蓋集續編·馬上日記》:“在宇宙的森羅萬象中,我的胃痛當然不過是小事,或者簡直不算事。”
森羅萬象一詞出于三國時譯出的《法句經》:“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這兩句經偈怎麼理解呢?原來,森羅萬象是“色”,即一切物質現象,而物質現象是刹那生滅、虛幻不實的。
馬祖道一禅師指出:“森羅萬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五燈會元》卷三)所謂“一法”,即指能現森羅萬象的“一心”而言。佛教主張“三界唯心”,反對“心外取法”。“森羅萬象”也作“萬象森羅”。如南朝梁陶弘景《茅山長沙館碑》:“萬象森羅,不離兩儀所育。”
No.1
千差萬别
“差别”與“平等”相對,本是佛教教義中的一個範疇。後禅宗将“差别”衍為“千差萬别”,謂天地間的萬物品類繁多,區别很大。
如《景德傳燈錄·文遂》:“僧問:如何是無異底事?師曰:千差萬别。“意謂“千差萬别”與“平等無異”是同一本體,“差别”即“平等”。
莊子也說過:“以不平平之,其平也不平。”也寫作“萬别千差”。如《五燈會元:寶峰文禅師法嗣》:“四天之下,萬别千差。一時明了,便能握金剛王寶劍,七縱八橫,受用自在,豈不快哉!”俗語中多用之。如朱自清《“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而身心所從來,又有遺傳、時代、周圍、教育等等,尤其五花八門,千差萬别。”
No.5
泥牛入海
泥牛,即泥土所作之牛,俗稱“春牛”。
我國封建社會時期,立春前一日,官府用泥土做的春牛置于府前,至立春日絕早,用紅綠鞭擊之以迎春,并預示春耕之早晚。如唐盧肇在谪連州時書《春牛榜子書》說:“不得職田饑欲死,兒侬何用春牛!”宋劉蒙叟有詩句雲:“村婦祈蠶分面繭,老農占歲說泥牛。”這是以迎春牛乞豐年的一種風俗。
但泥牛入海一詞,乃源于《景德傳燈錄》卷八:“洞山(良介)又問:‘和尚見個什麼道理便住此山?’師雲:‘我見兩個泥牛鬥入海,直至如今無消息。’”《五燈會元·元日禅師》說:“三腳驢兒跳上天,泥牛入海無消息。”後來用泥牛入海一詞比喻一去不返,杳無音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回:“那兩個錢莊幹事的人,等了好久,隻等得一個泥牛入海,永無消息。”
No.6
随機應變
“随機”一詞最早見于佛典,如“随機說法利衆生”(《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二);“适化無方,随機隐顯”(《戒疏》卷一上)等。
“機”皆指衆生根機、根器、根性而言,以衆生根機各别,必須随其根機,為彼說法,方能領解,各得其益。後多泛指随着時機或情況的變化,靈活應付。如茅盾《腐蝕》:“大有視我為‘同道’,屬于他們一夥似的。我當然随機應變,不但誇大了我與舜英的關系,而且暗示着我也參與密勿的。”
No.7
一知半解
教外别傳的禅宗主張超越經驗的直接體認,謂之“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禅宗反對一味地依文解義,反對執著于瑣碎的“知解”,斥為“一知二解”。如唐靈祐《沩山警策》說:“若向外得一知二解,将為禅道,且沒交涉,名運糞入,不名運糞出。”糞,比喻那些虛妄的“知解”。後人用“一知半解”謂所知甚少而理解膚淺。
宋嚴羽說詩,好用禅語,其《滄浪詩話·詩辨》謂:“悟有淺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魯迅在談到學外語時,也用了這個詞。他指出:“學日本文要到能夠看小說,且非一知半解,所需的時間和力氣,我覺得不亞于學一種歐洲文字。”
No.8
一絲不挂
“一絲不挂”之“絲”有兩解。
一解為一绺衣飾。
如《無燈會元》卷十二:“諸上座終日着衣吃飯,未曾咬着一粒米,未曾挂着一绺絲。”
另一解為一根釣絲。
如《五燈會元》卷十四:“僧問:‘一絲不着時如何?’ 師日:‘合同船子并頭行。’ ”
意思是說,“一絲不着”便達到了船子和尚超脫的境界。船子和尚有詩偈雲:“金鱗不遇空勞力,收取絲綸歸去來......釣竿折盡重栽竹,不計功程便得休。”
可見“一絲不挂”本是禅語,譬喻超然灑脫,絕無患得患失的念頭,絲毫不受塵俗牽挂,是很高的修持境界。
後世把這個詞用以泛指毫無牽挂,如《警世通言-莊子休鼓盆成大道》中說:“把世情榮枯得喪看作行雲流水,一絲不挂。” 也有的幹脆直指赤身裸體。如《夷堅丁志-李氏紅蛇》中有“披發裸體;一絲不挂”的句子。
No.9
想入非非
俗稱不切實際的胡思亂想為“想入非非”。如端木蕻良《曹雪芹》十九:“霑兒就愛想入非非,不理他也就沒事了。”
此語出于佛經中的“非想非非想天”或“非想非非想處”。三界中以無色界為最高,無色界四天中以“非想非非想天”為最高,又名“有頂天”。
《楞嚴經》說:“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非想非非想處。”另據《俱舍頌疏·世間品三》說,此天據諸天之首,其中衆生定力深湛,已經沒有下地的“粗想”,但也并非暗昧無想,而是還有“細想”,故稱“非想非非想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