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民衆南部産業園已相繼落地了比亞迪、彩迅、歐普、紅門等一大批重點項目。南方日報記者 葉志文 攝
11月2日,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了推動珠江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會議強調,要把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作為突破口,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同心同向、一體規劃,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更高水平協同開放、科技産業協作發展、公共服務提質共享等方面加大攻關力度,着力打造珠江口“黃金内灣”,引領帶動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深中通道即将連通珠江口兩岸,“雙子之城”的輪廓已經清晰可見。伶仃洋的海風,翻開“雙城故事”的新篇。中山加快建設廣東省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一系列服務企業、支持企業做大做強的改革舉措,成為中山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硬商環境提速、騰挪産業發展空間、“拿地即動工”成為項目落地新常态……越來越多的企業跨過珠江口到中山尋找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啟動二次創業的新計劃。
“深中一體化”的時代命題下,區域價值正在被重新發現,産業發展格局正在以新的邏輯重新構建起來。
●南方日報記者 何偉楠
漂洋過海二次創業
最近幾個月,餘家紅把行程安排得很密。他從深圳出發,到訪北方多個省市與客戶洽談合作,為的是加快推動今年上馬的工業門新産品項目。作為紅門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紅門智能”)董事長,他同時關注着珠江口西岸的一片産業熱土,新的“紅門”項目已經在中山市民衆街道落地半年多,他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在這裡打造一家上市公司。
在民衆街道多寶社區浪源路,多台打樁機現場轟鳴,緊鑼密鼓地推進地下樁基工程施工。一家現代化工業門生産企業,正在這裡夯實未來發展的根基。去年11月11日,中山火炬開發區重點産業項目集中動工儀式在這裡舉行,“紅門”項目成功摘得68畝工業土地的使用權,實現“拿地即動工”。餘家紅把這次項目落地看成自己時隔20多年的再次創業。
1993年,餘家紅在深圳白手起家,用借來的錢租下40平方米鋪面,生産民用防盜門,随後他又推動主營業務向專業研發生産工業門産品轉型。
創業初期缺少資金,餘家紅把技術研發擺在企業發展的首要位置。僅僅幾年時間,紅門智能就用創新産品敲開了市場的大門。2000年,紅門智能研制出世界第一款鋁合金豪華無軌門;2007年,紅門智能為北京奧運會成功研發定制世界上首款太陽能自發光豪華門;2010年,紅門智能又用一款創造了四項“世界第一”的頂級平移門,震撼了全球門業界。
現在,不論是在西北邊陲阿拉山口國門,還是在南海之濱香港特别行政區政府、港珠澳大橋;無論是在大西南的中緬邊境雲南畹町口岸,還是在首都北京的人民大會堂,都有紅門智能的産品。
乘着市場轉型的東風,紅門智能一躍成為國内著名的智能安防設備制造及服務提供商,也是行業内目前唯一一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但是紅門智能也有“成長的煩惱”。在深圳,20年前建設的廠房結構低矮,導緻部分自動化設備無法上線,已經無法适應現代化産業發展的需求;廠區已逐漸被一片居民區包圍,廠房的改造升級也受到很大限制。要發展,必須尋找新的空間。
“民衆街道不僅可以提供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在火炬開發區的統籌下,這裡擁有相當成熟的智能制造産業配套,可以為我們未來發展提供所需的營養供給。”餘家紅介紹,位于深圳的紅門科技園,占地約120畝,建築面積約11萬平方米;去年動工的中山“紅門”項目,占地68畝,因為建築容積率較高,建築面積可達16萬平方米。按照企業未來發展的需求,這裡将建成高标準的現代化廠房。
去年,中山火炬開發區用“趕考式”的行政服務改革,推動“紅門”項目實現了16分鐘“拿地即動工”,表明了支持企業快速落地、高效發展的态度。
對于這次漂洋過海的選擇,火炬開發區用廣闊的空間、優質的營商環境、雄厚的産業基礎予以熱烈回應,讓紅門智能對二次創業充滿了信心。
在中山打造一個新“紅門”
“門的背後,有很多創新文章可做。”
餘家紅介紹,今年7月,紅門智能剛剛成立了一家雲平台子公司,十餘人的研發團隊已經組建起來,目标是打造一個大數據管理系統,為客戶提供一個物聯網的服務解決方案。未來,智能工業門産品将鍊接公司雲平台,公司通過物聯網實現對智能産品的“雲管理”,為客戶提供更加高效、豐富的“雲服務”。
中山“紅門”項目坐落于中山市十大主題産業園之一——光電與智能終端産業園(火炬區智慧産業園),該園區聚焦發展光電裝備、新一代電子信息等産業,以智慧物聯為突破口,緻力于打造珠三角最具特色的光電與智能終端産業數字化精品園區。
從地理位置和産業布局上看,中山市光電與智能終端産業園(火炬區智慧産業園)也尤為特殊。該園區位于民衆街道南部,與民衆街道沿江片區、接源片區一起,共同組成了民衆南部産業園。目前,這個片區不僅是民衆街道推動産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也是火炬開發區拓展發展空間的主陣地。
這兩年,民衆南部産業園已相繼落地了比亞迪、彩迅、歐普、紅門等一大批重點項目,單個項目投資額均超過10億元。在火炬開發區統籌民衆街道發展日益走向縱深的背景下,土地資源、産業資源、創新資源正在這片區域加快重組,産業發展在跨區域資源整合中完成重新布局和升級。大招商的提質增速,正是區域價值躍升的一個最好例證。
紅門智能的選擇,正是基于對區域價值的再發現。
餘家紅表示,深中通道正在加快建設,不久的将來,一橋連通珠江口東西兩岸,深中一體化呼之欲出,在民衆街道投資建設新的項目,不僅讓企業獲得了承載未來發展升級的重要空間,同時也讓企業得以與深圳高端創新資源、産業資源等保持強關聯關系,依然可以享受到來自珠江口東岸的優質創新力營養供給。
短期來看,餘家紅計劃依托新的項目建設,推進企業增資擴産、上市等一系列戰略部署,希望用大約3年的時間以中山項目公司為主體啟動創業闆上市的申報工作。着眼長遠,他希望整合深圳市紅門智能的業務和資源,并聯合子公司整體搬遷至民衆街道,計劃投資超10億元,在中山打造一個全新的“紅門”項目。
現在,就是“紅門”創業故事的新開篇。
深中“一體化”下的區域價值升級
打開一張中山行政區劃圖,以紅門智能所在的位置為原點,向南北兩個方向觀察,可以看到民衆街道産業發展的兩大主陣地,正在與中山港街道深度打通交通和産業融合通道。
位于民衆街道南部的中山市光電與智能終端産業園(火炬區智慧産業園),與火炬開發區的優勢産業——光電、智能制造相契合,産業鍊布局互補互動,前者為後者提供了全新的發展空間,後者為前者提供了寶貴的招商資源、創新資源、人才資源等。
從紅門智能所在的民衆街道南部産業園出發,沿國道G228向北十多公裡,就可以到達民衆沙仔工業園。這個規劃總面積超萬畝、成立20餘年的老工業區,曾是中山市最大的綜合化工集聚區,承載着民衆工業發展的記憶,也曾為中山專業鎮經濟發展作出過重要貢獻。
老工業區如何轉型?火炬開發區統籌民衆街道發展,給出了方案。
今年5月,中山火炬開發區舉行民衆沙仔低效園區改造升級啟動儀式,推動沙仔工業園正式啟動了工改。在火炬開發區的統籌下,民衆街道将通過推動“工改”對沙仔工業集聚區進行升級改造,逐步引導排放高、能耗高、占地多、産出少的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同時布局發展小分子化學原料藥、化學藥中間體、特種藥、生物制備等産業,打造一個總面積超萬畝的現代主題産業園——“火炬原藥港”。
這一布局的出發點非常明确。沙仔萬畝産業熱土,充分發揮綜合化工産業發展的基礎優勢,為火炬開發區大健康産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有利于充分發揮中山港藥品進口口岸的優勢,推動産業鍊向上遊的原藥研發生産環節延伸布局。與此同時,老工業園區以一種讓人意想不到卻又順理成章的方式同時實現了華麗轉身。
火炬原藥港之外,火炬開發區也在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标,對産業集聚發展進行全面規劃,重點圍繞健康醫藥、智能裝備、光電信息和檢驗檢測、數字創意、都市農業構築“3 3”現代産業體系,規劃建設火炬光谷、火炬藥谷、火炬智谷。
從“三谷一港”主題特色産業園區的布局中,不難看出火炬開發區統籌民衆街道發展的深層邏輯,那就是通過資源優化配置,實現産業重構,推動區域價值的升級。在“大火炬”的統籌下,民衆街道與中山港街道正深入融合互動,共同展開一張宏闊的産業規劃新圖。
7月中下旬,中山市委書記郭文海一周之内連續兩次到民衆街道調研。他強調,火炬開發區要整合土地資源進行連片開發,統籌民衆街道現有的深中合作創新區、嶺南水鄉生态示範區、民衆科創園等産業平台,堅持高能級定位高水平規劃高标準建設,對标東莞松山湖、佛山千燈湖等大灣區一流産業園,打造超100平方公裡的現代化産業集聚區,落戶一批戰略性新興産業,支撐深中産業融合發展。
火炬已在“黃金内灣”熊熊燃燒,為民衆街道照亮了前進方向。
■聚焦
火炬開發區統籌民衆街道招商“工改”等實現“一盤棋”
深圳項目數量
投資額均居首位
國家級高新區的融灣之路,正在從區域融合發展起步,邁向縱深。
縱觀近兩年火炬開發區在大招商、工改等領域的動作,可以發現深度融合已經成為引領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
在産業發展的陣地上,火炬開發區重點圍繞健康醫藥、智能裝備、光電信息和檢驗檢測、數字創意、都市農業構築“3 3”現代産業體系,正在橫跨兩個街道勾勒出全新的現代産業發展規劃圖,“三谷一港”4個戰略性新興産業特色園區,成為産業集聚發展的重要支點。
在發展空間資源逐步打通的基礎上,招商、“工改”等重點工作也在同樣的思路下推進。火炬開發區招商辦主任蘇炳洪介紹,目前,中山港街道與民衆街道招商工作已經按照統一要求實現融合發展,合并一套項目表,搭建起全區招商“一盤棋”架構,持續優化項目審批流程、領導班子成員帶頭落實領導挂點聯系重點項目24小時調度保障、對接市“馬上辦”“行走辦”等工作機制,并積極與市前期辦、市商務局、市自然資源局等部門“牽手”,堅定為企業發展和項目落地提速增效。
去年,火炬開發區實現“拿地即動工”常态化,武藏項目成為全市首宗“帶設計方案出讓”項目,明陽成為全市首宗混合産業用地出讓項目,康晟項目則将建成亞洲最大規模的細胞培養基生産基地及一體化CXO(醫藥外包服務)平台,晶典項目将打造國内唯一的芯片級液晶灌封生産線等。
為加強招商隊伍建設、推動招商機制改革創新,今年,火炬開發區還正式印發了《火炬區高質量推進招商引資工作開新局的實施方案》,建立全區招商引資和投資促進一體化實戰型指揮體系;進一步明确各産業集團公司聚焦産業發展的主責主業,實施“招、産、投、服”一體化發展定位,支持各産業集團做強做大。同時優化産業集團公司的經濟考核指标體系,更加突出戰略性産業集群和新經濟、新業态培育發展,更加精準高效導入産業資源,凝心聚力“招大商”“大招商”。
同時,火炬開發區也在聚焦破解土地瓶頸,全力以赴以“工改”拓展産業發展空間。
今年5月,民衆沙仔片區“工改”的啟動,标志着火炬開發區前期規劃的5大“工改”片區已經全部啟動,形成了“五馬并駕”驅動兩大街道“工改”攻堅的局面。火炬開發區強力推進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在加快五個片區工改的同時,出台覆蓋面更廣、支持力度更精準的低效工業集聚區改造升級扶持政策,以規劃撬動土地價值、用改革激活市場動力、讓紅利倒逼産業轉型,力争年内盤整土地1500畝。
“工改”為招商項目落地提供土地要素支撐,招商為“工改”提供精準的方向指引。區域加快深度融合,資源在破解土地碎片化的過程中實現重組和價值升級。
在深中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來觀察,這樣的區域價值躍升效應更為顯著。據統計,2021年至今,火炬開發區(含民衆街道)19個重點項目所屬地塊已經順利挂牌出讓,涉及投資額超162億元,用地面積超1002畝。其中,深圳投資項目在數量、供地面積及投資額上均居首位。
深中産業拓展走廊上,一片産業沃土正在孕育新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