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沒有哪個春天不會遺忘

沒有哪個春天不會遺忘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05:00:24

沒有哪個春天不會遺忘(群山不會忘記)1

圖為廣西百色風光。

影像中國

2018年3月26日上午,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黨支部書記周昌戰接到鎮政府的電話:上級給村裡派來駐村第一書記,讓他過來先見上一面。

周昌戰匆匆趕到鎮黨委辦公室。

鎮黨委書記指着從座椅上站起來的一位年輕姑娘說:“這是黃文秀同志,你們的駐村第一書記。”

這位面帶微笑的年輕姑娘,個頭兒不高,圓圓臉龐,戴一副寬邊眼鏡,紮着高高的馬尾辮,白白淨淨、文文弱弱。

“這姑娘在我們這兒,能幹得下去嗎?”第一次見黃文秀,周昌戰在心底悄悄打了一個大問号。

百坭村,下轄11個自然屯,散居在起起伏伏的大山深處。全村472戶2067人,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村集體收入為零,屬于深度貧困村。工作之複雜,條件之困難,自不待言。

駐村第一步,必須摸清貧困戶情況。

第一站,黃文秀走進百愛屯。

“大嬸,我是新來的駐村幹部。請問,韋勝雙家在哪裡?”

大嬸“叽裡咕噜”說出一串方言。黃文秀一臉茫然。

這裡的村民通常講桂柳方言,雖能聽懂普通話,但都不會說。幸而一位熱心女孩路過,在她指引下,黃文秀總算找到了韋勝雙的家。

“笃笃笃!”黃文秀敲了敲門。一位中年男子探出頭。正是韋勝雙。

走進院子,黃文秀找了個石凳坐下,從雙肩包裡掏出幾張表格,開始詢問情況。

但韋勝雙隻顧着低頭抽煙,任憑怎麼問,什麼也不說。

随後,黃文秀來到了貧困戶黃世亮家。黃世亮也是吞吞吐吐,不說話。那意思很明顯:你一個小女娃娃,能幫我們解決問題嗎?

又是一個“軟釘子”。

轉了大半天,什麼信息也沒有收集到。晚上回到宿舍,她越想越難過,禁不住趴在床上,“嗚嗚”痛哭起來……

第二天,周昌戰開導她:“農村認人情,村民跟你熟了,自然會接納你。”

黃文秀心頭一亮。是啊,自己初來乍到,就拿着本子問這問那,對方肯定有顧慮。

此後,黃文秀再去走訪,先脫下外套,幫他們幹家務,然後才話家常、摸情況。貧困戶不在家,她就找到農田,一邊幹活一邊聊。

為了消除語言障礙,黃文秀下功夫學習桂柳方言。

“嫩子”(怎麼樣)、“更子”(這樣子)、“過籠”(太過火)、“發氣”(生氣)。

“你想嫩子?我就更子……”

她一句一句反複練習。

“一過奶老坐在馬卵古高頭打啷衣(一位老奶奶坐在鵝卵石上面織毛衣)。”幾天後,桂柳話的這個“繞口令”,黃文秀也能流利地說出來了。

有一天,一位村民想逗逗黃文秀,遞給她幾個枇杷:“很甜,你嘗嘗。”

黃文秀接過來,咬一口。哎喲,酸得龇牙咧嘴。

另一位村民笑道:“你惹得太過籠,黃書記發氣了。”

黃文秀說:“哎喲,你更子。枇杷真的好甜喲,甜得我牙都快掉了!”

看着她張嘴擠眼的樣子,村民們都笑了。

笑聲裡,雙方的心,漸漸靠近了……

1989年4月18日,黃文秀出生于百色市田陽縣德愛村。

這裡位于三縣交界的犄角,離縣城和鄉政府都較遠。此地還是典型的石漠化地區,土地貧瘠,幹旱缺水。

由于自然條件惡劣,政府号召易地搬遷。1992年,黃文秀一家遷至距縣城較近的一個林場附近,租種了10畝土地。住處呢,先是租借,後來才蓋起簡易平房。

由于家庭貧困,黃文秀從中學開始,年年享受國家助學金。高中畢業,黃文秀考入長治學院;本科畢業後,又考入北京師範大學讀碩士研究生。

彼時的黃文秀,課餘時間在外打工,暑假也很少回家。樸實又勤奮,善良又可愛,同學們都親切地稱呼她“秀兒”。

者樂屯貧困戶黃邦旋,是有名的倔脾氣。

那天,村幹部上門填寫扶貧登記表,不料他把大門“咣當”一關,吼道:“不給我辦低保,那我要‘貧困戶’幹什麼?”

進不了門,填不了表,後續工作就無法進行。

黃文秀說:“我來試試。”

她一邊敲門,一邊打起親情牌:“你姓黃,我也姓黃,我叫你哥吧。哥,你這麼勤快,如果再加上政府幫助,一定能脫貧。你不開門,填不上表,不是要受損失嗎?哥,有事慢慢說,好嗎?”

門開了,黃邦旋還是黑着臉:“我為什麼不能享受低保?你們不給辦,我就不簽字。”

黃文秀笑着說:“哥,你放心,隻要符合上級政策,一定給你辦。還有,你要是把果園管好,我還能幫你申請産業補助款呢。”

“說話當真?”

黃邦旋态度和緩了,黃文秀趕緊趁機做工作:“哥,我們認真研究過你家的情況,按政策規定真的不符合低保條件。但國家扶貧政策多得很,何必隻想着低保呢?低保隻能解決基本生活。脫貧緻富,好日子才長久。”

黃邦旋若有所思。

黃文秀接着說:“你可以申請産業補貼資金,用這筆錢種果樹。種得好,脫貧緻富不成問題,不比吃低保靠譜?”

黃邦旋臉上終于有了笑容:“小妹妹,說的有道理。就沖你,我簽字!”

經過一個多月走訪,黃文秀基本掌握了全村情況:建檔立卡貧困戶195戶883人,目前還有154戶691人未脫貧……

“要想富,先修路!”

全村11個自然屯,不是在山頂上,就是蜷曲在山溝裡。現有的幾條砂石路路況不佳,難以滿足村子發展需求。果園在山上,山路不通,農副産品出不去,外來物資也進不來。

黃文秀帶着村幹部天天踏勘,終于畫出了詳細的地形圖,精确到每塊農田、每個果園。

她和村幹部努力向上級争取修路資金。但果子不等人,一天天地成熟。如果今年再運不出去,果農又要受損失。

他們決定:組織村民,自己動手,對破損路面先行搶修,作為應急之用。

山上的幾個屯子極缺水,村民生活用水全靠蓄水池。可4個屯的蓄水池老化、滲漏,經常幹涸。

黃文秀帶着修建蓄水池的方案,一趟趟往縣水利局跑,終于建好4座大型蓄水池。

山上屯子缺水,山下屯子卻又常遭水災。比如那用屯,村民的房屋都建在小河對面的堤壩上。河上無橋,村民們用繩子吊起幾根木杆湊合。遇上洪水,木杆被沖走、淹沒,村民們就隻能望河興歎。

黃文秀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修一座橋。”

她向鎮裡和縣裡打報告,申請一部分資金,又發動群衆出工出力,終于修起了一座真正的橋。

碩士研究生畢業時,黃文秀可以留京工作,可她執意回到家鄉。

2016年7月,她作為選調生,被分配到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宣傳部工作。

一年後,黃文秀主動申請到基層工作。組織經過考慮,安排她到故鄉田陽縣,挂職那滿鎮黨委副書記。這樣離她老家比較近,又靠近城市。

2018年,市委号召機關幹部到農村扶貧,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再次申請,希望去更艱苦、更偏遠的基層農村。

200公裡外的樂業縣百坭村,從此與她結緣。

樂業縣,位于雲貴高原東南麓、十萬大山深處,地處黔桂兩省區三市(州)7縣接合部,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村部裡,抽煙的人多。桌子上、地面上到處是煙頭煙灰,開會時更是煙霧缭繞,咳嗽聲一片。

一天,黃文秀說:“抽煙有害健康,大家都知道,但多年習慣一時也不容易戒掉。不過,我想給大家提一個要求,今後不亂扔煙頭、不亂彈煙灰,好嗎?”

幾位村幹部一愣。

黃文秀就笑着講解抽煙的害處,還找出相關視頻,給大家播放。

村支書周昌戰多年煙不離手。黃文秀說:“周大哥,你要是能戒煙,我就獎勵你500元。”

周昌戰嘿嘿一笑:“一下子戒掉有點兒難。要不這樣吧,先從亂扔煙頭罰款做起,誰要是亂扔一個煙頭,罰款5元!”

黃文秀一拍手:“好,一言為定!”

幾天後的一次幹部會,黃文秀又把一台電腦放在桌上。

周昌戰疑惑:“這是幹什麼?”

“現在是信息時代,網絡都普及到村裡了,電子政務、電子商務是大方向。我發現,咱們村幹部隻有兩個人會用電腦,這可不行。”

黃文秀把電腦向周昌戰近前一推:“村幹部帶頭學電腦,從支書做起。”

“秀兒,我這麼大年紀了,還能學會嗎?”周昌戰有些猶豫。

此時的周昌戰,已和村民們一樣,從最初叫她“黃書記”,到如今親切地喊她“秀兒”。

“沒問題,我來教你。”黃文秀笑着說:“學電腦可沒有戒煙那麼難。”

“好好,我學。”周昌戰連連答應。

不久,幾個村幹部不僅學會了打字、繪制表格、打印圖片,還能在電腦上看文件、查資料了。

黃文秀是一個孝順女兒。

上大學後,她就不再向父母要錢,而是自己打工。2016年她從北京畢業後被招錄為選調生,國家補貼了一筆安家費。她拿出一部分錢,幫助爸媽把那棟居住20多年的老舊小平房,改建成一棟兩層磚混小樓。

工作轉正後,月收入穩定。為了回家和工作方便,她又交上首付,貸款買了一部白色越野車。

她想,這幾年,要好好孝敬一下父母。

不想,2019年2月,父親被診斷為肝癌,先後做了兩次大手術。黃文秀十分揪心,常常痛哭。

前些天,她得知有一種特效藥,便馬上委托在北京的同學幫忙購買。

百坭村冬暖夏涼、降水豐富,特别适合種植砂糖橘。

前幾年,政府曾經号召種植砂糖橘,村民們也種了500多畝。但由于缺乏技術,很多橘樹遭受病蟲害。果農失望之餘也沒了信心。黃文秀明白,要脫貧,必須發展特色産業。得有個成功樣闆,把大家的心氣再提起來。

必須選一個“示範戶”。

選誰呢?班統茂!他身體壯實,種有30畝砂糖橘。更可貴的是,他愛動腦筋,摸索了一些種植經驗。

可班統茂堅決不答應:當“示範戶”,既沒有經濟補助,還要浪費自己時間。

黃文秀三番五次做工作:“班大哥,你扛起一面旗就行,其他問題我們來解決!如果你賠錢,我用工資補你,我寫保證書!”

黃文秀的真誠,終于打動了班統茂。

恢複種植,擴大規模,都需要啟動資金。黃文秀想方設法,幫貧困戶申請無息貸款。

看到秀兒這麼盡心盡力,果農們都重振精神,行動起來。

黃文秀還想方設法聯系到一家經驗豐富的農林公司,與百坭村共建“标準化果園”。公司派出4名技術員,手把手地教果農們剪枝、疏果、保果、施肥、噴藥……

經過科學管理,原本無精打采的橘樹重新生機勃勃,枝幹茁壯、果實累累。

11月,砂糖橘陸陸續續成熟了。

看着挂滿枝頭的果子,村民們喜憂參半:喜的是從來沒見過砂糖橘長得這麼好,憂的是果子能不能及時賣出去?

黃文秀笑而不語。

原來,她早已與雲南、貴州、四川、海南等地的果商簽訂了銷售協議。

2018年秋天,百坭村砂糖橘産量高達180萬斤,全部銷售一空。

2019年春天,全村擴種砂糖橘1000畝、八角1200畝、油茶1000畝、優質枇杷500畝……

6月13日,黃文秀終于收到了北京同學寄來的特效藥。

這天是周四,3天後的周日恰好是父親節。她決定周末回家送藥,好好陪陪父親。

入夏以來,雨水格外多,村裡的水利設施多有毀壞。14日全天,黃文秀和村幹部們查看全村受災情況,商量申請項目資金、制定維修方案。

在筆記本上,黃文秀認認真真地列下幾項清單:百果屯和百愛屯,600米,預計9萬元;百布屯水利維修(建渡槽),20米,預計1萬元;百果屯、百坭屯水利維修(建渡槽),30米,預計1.14萬元……

傍晚收工時,她對周昌戰說:“我回家一趟。等我周一回來後,咱們就抓緊落實。”

回到宿舍,匆匆吃了一包方便面,黃文秀駕駛那輛白色越野車,披着五彩晚霞,離開了百坭村。

駕車穿越200公裡山路,黃文秀回到家時,夜已深深。十幾天前,父親剛做過第二次手術,在家卧床靜養。這兩天,她每頓飯都要親手喂父親,吃些綿軟食物。

16日中午,黃文秀對父親說:“我下午要到市委宣傳部商量工作,然後趕回百坭村。”

父親吃力地坐起來,擔憂地說:“秀兒,天氣預報說今晚有暴雨。那麼長的山路,你一個女孩子開車,太不安全,明天再回村吧!”

黃文秀看着父親:“阿爸,下暴雨,幾個屯子很可能有山洪,我更應該回去。”

16日下午,黃文秀在市委宣傳部談完工作時,天空中已是黑雲滾滾。同事勸她明天回去。

她說:“不行呢,我今晚必須趕回去!”說着,匆匆下樓。

駕車出發不久,淅淅瀝瀝的小雨漸漸濃密。一道閃電劃破天空,幾聲響雷滾過,大雨傾盆而降。黃文秀給周昌戰打電話,提醒做好防洪準備。

駛進淩雲縣境内,暴雨更猛。夾在兩山之間的公路,已經變成洶湧的河面。

23時43分,黃文秀用手機拍了一條洪水視頻發到網上,并配發聲音:“好危險,有一輛車已經被水沖走了,我現在過不去了。”

市委宣傳部工作群裡,同事們紛紛留言:“注意安全!”“太危險,快掉頭!”

視頻裡,不時有獸爪狀的閃電撕裂夜幕。

2019年6月17日淩晨,不幸降臨!黃文秀遭遇山洪因公殉職,年僅30歲……

2019年底,百坭村整體脫貧。

2020年11月20日,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樂業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如今的百坭村,山上山下水泥路成網,處處是精緻的小樓、鮮花盛開的庭院。一條條小河,繞村而流。一架架石橋,橫跨兩岸。

溪水潺潺,翠竹環繞,菜花粉蝶,白牆黛瓦。歡樂的廣場上飄蕩着美妙的音樂,幽靜的小路上搖曳着浪漫的街燈……

一切,都那麼祥和安甯。隻是,少了秀兒年輕的身影。

秀兒,秀兒喲!鄉親們不會忘記,群山不會忘記……

來源:人民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