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單位都存在“鞭打快牛”的現象。
什麼叫做“鞭打快牛”呢?通過成語故事來了解一下:
看完這個故事,小楊忽然覺得,自己不就是那頭快牛嗎?
平時領導有活總是喜歡吩咐自己幹,經常是一件事還沒有幹完,後面就有很多事等着。
每天從早上到辦公室開始,就忙得腳打後腦勺,那麼多工作,加班都幹不完。
領導除了偶爾會表揚、鼓勵一下,根本沒有多餘表示。
也不算沒有表示,會給他更多的工作。
而那些“慢牛”呢?
讓寫材料,就說不會。
讓加個班,就說家裡有事。
因為工作效率低,工作量一直就那麼個樣,上班自在,加班有時候也是裝模作樣。
小楊就不明白,領導明明都知道,為啥還放任他們?就可着自己造?
用小宋的話來說就是:
因為快牛聽話、好用、麻煩少啊!
你看,同樣的工作,讓你做,你肯定啥話也不說就答應下來了。
要是讓别人做呢?肯定會推三堵四,說這不會那不行的,找一大堆理由推脫,磨磨唧唧半天,領導自己也煩。
久而久之,領導就習慣于找那個好說話的。
一吩咐、一交代等着就行了,都不用多說廢話,多省事啊!
小楊問:
他就不考慮快牛的感受嗎?畢竟人的體力、精力都是有限的,不怕累死誰嗎?
小宋說:
在領導眼裡,不就這麼點工作嗎?
你沒有拒絕,就說明你能幹完,既然你能力強,多幹一些領導也沒有什麼心理壓力。
小楊說:
嘴上說的是能者多勞,實際上,這不就是欺負老實人嗎?
唉,真是越能幹越吃虧啊!
我現在就不想幹了,讓領導看看,老實人也是有脾氣的。
小宋勸小楊:
你要是現在就撂蹄子不幹了,之前你努力了那麼長時間就等于白費。
你得有計策。
然後小宋就給小楊獻了三計:
第一計,學會哭。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這一招放在工作上,也是很好用的。
去找領導,就說自己最近太忙了,頸椎病又犯了,最好是脖子上貼上兩貼膏藥,問領導能不能請個假去趟醫院,做做針灸或者是理療。
委婉地提出來,自己這身體情況不允許,能不能隻幹重要的工作,不太重要的部分,是不是讓領導找個人幫幫自己?
再不通人情的領導,也沒有明知下屬病了,還往死裡用的道理。
以身體不适為借口,慢慢減少工作量,多少能輕松些。
第二計:學會拖。
為啥“快牛”叫做“快牛”呢?就是因為快啊!
能幹,有效率,這樣的哪個領導會不喜歡?
想要自己工作量變少,那就得讓自己的工作速度降下來。
本來今天能幹完的活,也要拖到明天。
面對領導推,要好态度地說正在進行中,順便告訴領導存在哪些困難,并且問是不是還能往後拖一下,因為手頭上的工作太多了,真忙不過來。
拖得次數多了,領導說不定就會去發現新的“快牛”了。
第三計:學會犯錯。
“快牛”領導用着放心,很大一方面也是在于,工作質量高,出錯少。
想要領導少派發工作,就需要學會犯錯。
偶爾犯幾個無傷大雅的小錯,告訴領導是因為太忙了,沒有注意到,主動問領導,手裡的工作是不是能夠分散出去一部分。
三個計策小楊是學到了,就是不知道實際效果咋樣。
小楊打算試試看,希望早日擺脫“快牛”命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