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王心淩為啥沉寂了一段時間

王心淩為啥沉寂了一段時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1 13:02:23

王心淩為啥沉寂了一段時間(幾乎沒人同情王心淩)1

王心淩為啥沉寂了一段時間(幾乎沒人同情王心淩)2

作者 | 瓜唧唧瓜

編輯 | 清水小刀

十點人物志原創

快要糊掉的《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三季,又一次因為王心淩“火”了。

但這次,是被網友罵上熱搜。

節目第七期,王心淩組的一衆“姐姐”們,用甜美的唱腔,演繹了改編版《星星點燈》,并拿下全場第一名的戰績。

然而也引發了巨大的争議。

“現在的一片天 是晴朗的一片天

星星在文明的天空裡 總是看得見 ”

對比先前歌詞“現在的一片天,是肮髒的一片天,星星在文明的天空裡再也看不見”。“肮髒”被抹去,“看不見”成了“看得見”。

王心淩為啥沉寂了一段時間(幾乎沒人同情王心淩)3

原曲中的勵志、蒼涼、年代感被替換成了disco、rap、甜美女團風。

讓這首歌的創作者鄭智化憤怒不已。節目播出不久後,鄭智化就在微博上怒斥:“關于我的經典歌曲‘星星點燈’,被亂改歌詞一事,我表示震驚、憤怒和遺憾。”

部分網友怒斥,一首具有人文關懷的歌曲被改得不倫不類,廣場舞大媽看了都嫌土。但也有聲音為王心淩為芒果台叫屈,“不過改了5個字,都給錢了,至于嘛”。

争議終會散去,一地雞毛後,我們不妨冷靜想想:大家到底在吵什麼?争的僅僅隻是5個字嗎?

王心淩為啥沉寂了一段時間(幾乎沒人同情王心淩)4

五個字背後的重量

歌詞魔改,這些年各大衛視都屢見不鮮,芒果台也并非首創,而這次《星星點燈》卻能一石激起千層浪,看似偶然,實際上是“遲早的事”。

但凡了解歌詞上下文,都會明白這樣的魔改有多離譜。

《星星點燈》是鄭智化于1992年創作的一首歌曲,當時他正值人生痛苦迷茫的階段,對台灣當局的種種行徑深深不滿。但憤怒過後,他坐在車裡,看到車窗一片星光點點照亮暗黑無垠的天空,心中又燃起鬥志。

于是揮筆寫下了“星星點燈,照亮我的家門,讓迷失的孩子,找到來時的路”。

王心淩為啥沉寂了一段時間(幾乎沒人同情王心淩)5

有着“音樂怪博士”之稱的陳志遠為這首歌編曲。作為中國台灣最早的編曲和作曲大師,陳志遠曾親手把張雨生、王傑、張惠妹等歌手推上天王天後的寶座,黃磊退出樂壇、感歎“世間再無知音”,就是因為他的去世。

朗朗上口的曲調,脍炙人口的歌詞,《星星點燈》一經推出就火遍大江南北。第二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星星點燈》就作為蔡明、郭達經典小品《追星族》的一部分,出現在舞台上。

蔡明飾演的追星女孩,出場用一句“星星點燈,照亮我的家門”彰顯自己作為粉絲的狂熱,可見當時年輕一代對這首歌的迷戀。

王心淩為啥沉寂了一段時間(幾乎沒人同情王心淩)6

可如今“姐姐”版《星星點燈》卻直接否定了這首歌的創作背景,将寓意掙紮的“肮髒”、表達迷茫的“看不見”,通通抹去。一首誕生于挫折背景下的勵志歌曲,被斬斷了憤怒的源頭,淪為了無病呻吟之作。

然而,這還不是這種音樂選秀類節目第一次“魔改”。

上一季《浪姐》中,一首《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就曾因原版歌詞過于暴露現實,将“屬于我的豬圈”換成“現實的房間”,“活在地下裡”成了“無盡的幻想”。即便原唱就在台上跟着一起狂歡,依然抵不住網友吐槽:“這是新褲子都救不回來的塑料糖精味兒”。

到了《浪姐》姊妹節目《披荊斬棘的哥哥》,魔改起來更是變本加厲。

其間,言承旭翻唱《漠河舞廳》,臨近那句最驚豔的“晚星就像你的眼睛殺人又放火”,“殺人又放火”五個字直接被哼唱略過。節目播出後,有網友疑惑,怎麼還能忘詞?也有網友一針見血,明明就是蒙騙觀衆,都不敢張嘴。

王心淩為啥沉寂了一段時間(幾乎沒人同情王心淩)7

觀衆苦魔改已久。《星星點燈》終于成為“沉默的大多數”爆發的導火索,5個字,引發1.3億的讨論度。

且不論“魔改”是對原創極大的不尊重,僅僅字面意思上的邏輯混亂,就是對觀衆智商的挑戰,更不要說在創作内涵上與作者出發點的背離。

《星星點燈》歌詞開頭“不知道天多高,不知道海多遠”唱出了少年初生牛犢不畏虎的豪邁;而中段的“現在的一片天,是肮髒的一片天”則表達的是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一圈之後,少年眼中的迷茫與憤懑。

最後“多年以後一場大雨驚醒沉睡的我”,刻畫地則是男孩從情緒的淤泥中覺醒,成長為一個有擔當的男人後,重新擁抱生活的決心。三小節歌詞層層遞進,書寫了一個男性的成長史。

人的一生難免會遇到氣餒、彷徨、無助的時候,鄭智化用“星星點燈”這一意象,來鼓勵像自己一樣處境的年輕人,心懷希望。正應了那句話,世界上隻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

但按照“姐姐”版的魔改邏輯,天空既然“晴朗”,便不需要“星星點燈”來照亮;既然“星星點燈”随處可見,也就更不必“用一點光,來溫暖孩子的心”……

可見,《星星點燈》之所以能成為青年人不斷堅持與立志精神的象征,不僅僅是因為這首歌幾十年傳唱不衰,更因其滲透出鄭智化個人獨特的思想和有别于其他的社會觀察視角。

王心淩為啥沉寂了一段時間(幾乎沒人同情王心淩)8

鄭智化,“嘴硬”不是第一次

一直以來,鄭智化在華語樂壇都有着其獨特的地位,這當然與其身體殘疾卻創作出許多勵志歌曲的經曆有關,但更突出的特點,是他一直以來對社會的關心。

鄭智化的作品總喜歡借歌詞來寫現實,把對生活的思考和邊緣人群的關懷融入其中。

1984年,海山煤礦發生嚴重礦難,72名礦工遇難。

鄭智化深受觸動,打算為礦工寫首歌。為了解事情真相,他跑去礦區待了一個月,與當地曠工同吃同住,深入了解真實的工人生活。

也正是因為這種體驗式創作,才有了《老幺的故事》中動人心弦的叙事,“黑色的煤渣,白色的霧,阿爸在坑裡不斷的挖”。

鄭智化憑借此歌一炮而紅,但他并沒有停下腳步,而是放眼更多邊緣人群。

王心淩為啥沉寂了一段時間(幾乎沒人同情王心淩)9

《堕落天使》的創作來源于一個女性因愛出賣身體的悲慘真事,《中産階級》中“我的欲望很多,我的薪水很少”,則道出了打工人的辛酸與迷茫。

他不僅關心社會,更深入社會,這一點,與自身的經曆有關。鄭智化自出生起就和别人“不一樣”,2歲那年因高燒引起小兒麻痹,失去了雙腿獨立行走的機會。

也正因為這種“不一樣”,上學期間,他沒少被人嘲笑身體的缺陷,總是被學校霸淩。

國中畢業後,鄭智化進入一家工程公司,當結構運算員。這是一份每天朝九晚五,一眼望到頭的工作,做了一段時間,他想要辭職,旁人勸說“别自不量力,一個跛了腳的殘疾人,要學會知足。”

但鄭智化不甘心,轉頭就進入了廣告行業。

王心淩為啥沉寂了一段時間(幾乎沒人同情王心淩)10

憑借勤奮、不服輸的拼勁兒,幾年後,鄭智化在台灣廣告界小有名氣。彼時,他給洗發精創作了一首大火廣告曲,被唱片公司老闆看中。對方找到鄭智化,提出要給他出唱片,讓他當歌手。

鄭智化不通曲譜,原本打算拒絕,但聽見了同事的冷嘲熱諷,“我真的很佩服你能出唱片,更佩服那個敢給你出唱片的公司!”這讓他重新燃起鬥志,并放下狠話,“十年内不靠廣告賺一分錢!”

盡管當時的台灣歌壇大哥星輩出,鄧麗君、費翔、羅大佑、齊秦,每個人的名氣都響徹海峽兩岸,但鄭智化依然在歌壇打拼出一片天。或許因為本身就是邊緣人,才更懂邊緣人的痛楚,他的歌總是更能與普通人共情。

很快,這股名為“鄭智化”的勵志曲風,也從寶島吹向内地。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曆史好成績,鄧亞萍成了乒乓球單打冠軍,伏明霞奪得跳水世界冠軍,舉國振奮。央視舉辦了奧運健兒歡迎晚會來慶祝,鄭智化就在受邀之列。

那是他第一次在内地亮相演唱,興沖沖準備把新歌《水手》帶給樂迷,結果彩排前被節目告知《水手》的歌詞不妥,建議換一首上場。鄭智化不願換歌,再三堅持,提出讓他先彩排試試看。

輪到他上場,鄭智化拄着拐杖,在台上站定,工裝藍的西服在他身上顯得皺皺巴巴。觀衆好奇地盯着這個其貌不揚,行走不便的矮小男人。等他開口唱完前兩句,全場響起如潮水般的掌聲。

那一年,全國各地的電視、超市,電台,到處都在放《水手》。“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幹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拄着雙拐的鄭智化,把勵志唱進了90年代中國人的心坎裡。

王心淩為啥沉寂了一段時間(幾乎沒人同情王心淩)11

王心淩為啥沉寂了一段時間(幾乎沒人同情王心淩)12

文藝,驚弓之鳥?

正如作家用筆書寫人生思考,電影導演用鏡頭呈現生命曆程,歌手是用歌詞和旋律來做自我表達。鄭智化曾提到《昙花》,說它是 “内心最痛的一首歌”,因為這首歌是由他的遺書改編而來,唱的是他再也無法企及的初戀。

齊豫的《橄榄樹》,源于好友三毛的人生至愛,荷西的離逝。歌詞中“皓月當空的夜晚,交出了再也不能看我,再不能說話的你”,字字泣血,聲聲悲鳴。

把他人和着血和淚創作的歌詞,進行随意更改、删減,這其中真的是娛樂至死,還是另有隐情?

不知從何時起,文藝成了驚弓之鳥。稍有風吹草動,等不及限制,平台就領先一步展開自我閹割。

尤其最近幾年,這種情況愈演愈烈,幾乎成為一種行業風氣。不隻以芒果TV為代表的網絡視頻平台,電視台的魔改場面甚至更加混亂。

前段時間周深和GAI在浙江衛視音樂綜藝《天賜聲音3》上對《玫瑰少年》進行的魔改,就曾引發群嘲。

這首歌是蔡依林為紀念邊緣人士葉永志而創作。這個台灣屏東的15歲少年,因外表清秀,舉止溫柔,常年在學校被人霸淩,被同學羞辱、嘲笑為“娘娘腔”。

在一個尋常的下午,葉永志在課前幾分鐘去了趟廁所,再也沒回來。被人發現時,他的褲子拉鍊被拉開,葉永志陷入昏迷,最終不治身亡。

蔡依林的《玫瑰少年》就是想通過紀念這個少年,來呼籲社會正視少數群體的存在。

王心淩為啥沉寂了一段時間(幾乎沒人同情王心淩)13

然而在周深和GAI的改編版本中,卻直接删掉了和原型人物有關的句子:“永志不忘紀念,往事不如煙”。當中的憤怒控訴“你并沒有罪,有罪是這世界”,也被含糊成了“有罪是時間”。

歌曲還加入與原作理念相悖的rap自白,“如果傷痕是勳章,那我肯定是個将領”。少數群體的處境被扭曲,整首歌氣質大變,改編消解少年的悲劇,隻留下了中二少年的倔強宣言。

有業内人士,在談及歌詞删改現象時,曾道出背後的思量,主要還是擔心會對社會風氣造成不良的引導,比如歌曲“死了都要愛”,“要是讓上幼兒園的小朋友聽見,怕他以為我愛他,所以我要去自殘。”

關心青少年身心健康,營造一個安全的社會環境,固然是每個人的心願。但實現這個理想的方法,肯定不是簡單的“一刀切”。歌詞可以删改、動畫片可以下架,但我們存在的這個世界,能因為将孩子關進溫室裡,就變得黑白分明嗎?

倘若真的黑白分明了,付出的代價又會是什麼?

劉慈欣在科幻故事《鏡子》裡寫過一個驚悚寓言,“由于人性已經像一汪清水般純潔,沒有什麼可描寫和表現的,文學首先消失了,接着是整個人類藝術都停滞和消失……”

對照現實,晉江網文“脖子以下不能過審“,影視劇香煙鏡頭憑空消失,二手玫瑰唱着,“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愛的時代”。

于是,“潛規則的世界”要和諧成“淺玫色的世界”,曾經的"反骨樂隊"成了”正骨樂隊”,叛逆少年終将成長為推拿師傅,我們都擁有光明的未來……

抹去憤怒,化怒為頌,把陰暗隐藏,把肮髒洗掉,文娛成了被包裝的真空世界。可沒有陰影,又何來陽光,越是把正能量和負能量人為隔絕,觀衆就越難在其中找到共鳴。

遵循着這套邏輯,網友們紛紛摩拳擦掌,對市面上的中文歌展開“二次創作”,改編出一批絕對“正能量”的經典歌曲。這種戲仿,好似一整本“中文已死”的賽博魔幻文學巨作。

王心淩為啥沉寂了一段時間(幾乎沒人同情王心淩)14

這一代網友看似什麼都有了,又好像什麼都沒有。他們隻能在節目看“淡黃的長裙,蓬松的頭發",在短視頻齊聲學貓叫。

我很慶幸,在那個家家戶戶隻有電視的年代,曾在春晚舞台上看過趙麗蓉比劃着“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聽劉歡唱着“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陳紅和蔡國慶敢用“不容易”來描述無數中國普通家庭的普通心願。

王心淩為啥沉寂了一段時間(幾乎沒人同情王心淩)15

1993年,鄭智化登上央視《綜藝大觀》,在内地首次演唱《星星點燈》前,他拄着拐杖在現場講了很長一番話。

“殘疾啊,并不是身體上有殘疾,很多人心理有殘疾,比殘疾人還要嚴重。所以身殘呢,心不要殘。“

而在2022年的今天,這番30年前的話,愈發振聾發聩。

參考文章:

1,刀和歌 《别被那個唱《水手》的鄭智化騙了!》

2,娛理《音樂綜藝節目亂象,從改歌詞開始》

3,柳飄飄了沒《熱搜背後的人血,粉絲洗得掉嗎》

點【在看】,深入現實的歌曲才有意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