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中國的曆史學界,一般不是十分注重對于女性的記載,但依然有不少著名的女性在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除了武則天這樣的政治強人之外,恐怕就要數四大美女了。
上圖——武則天與李治雕像
在這四位美女的故事中,尤其以楊玉環和唐玄宗的愛情故事最具有傳奇色彩。
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唐玄宗在晚年娶到楊貴妃之後,其政治表現急轉直下,甚至因為楊貴妃和安祿山關系親密而忽略了大臣的警告,最終釀成了安史之亂,斷送了大唐盛世。
而楊貴妃和他的兄長楊國忠一起成為了犧牲品,最終其在馬嵬坡香消玉殒,也成為了衆多文學家争相吟誦的悲情場面。
不過事實上楊貴妃在嫁給唐玄宗之前,就已經做了唐玄宗之子壽王李瑁的妃子,後來唐玄宗貪戀她的美貌,便從自己兒子手中将其奪下。
那麼李瑁在失去楊貴妃之後生活發生了什麼變化,其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上圖——楊貴妃劇照
一、壽王李瑁的年少時代唐玄宗作為唐朝中期最有作為的帝王,其在登上皇位之後很快便解決了之前幾朝留下的政治問題,将大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讓皇權的威望被重新樹立起來。
在此之後,其起用了張九齡等名臣,推行了許多政治改革手段,讓李唐王朝的經濟發展得到了恢複,達到了其全盛水平,這也是如今我們經常提到的"開元盛世"。
上圖——唐玄宗畫像
在政治上一帆風順的唐玄宗也納了不少妃子,其中最受他寵愛的是武惠妃,這位妃子的出身很不一般,其是女皇武則天的侄孫女,恒定王武攸止的女兒。
由于其父親早逝,因此很早就被武則天接到皇宮中居住。
在武則天退位之後,她依然留在宮中生活,長成後的武惠妃生得和年輕的武則天一般貌美,這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并将其納為妃子。
上圖——武惠妃劇照
自小生活在宮中的武惠妃十分善于逢迎帝王,這讓她迅速得到了唐玄宗的歡心,寵冠後宮。
不過她雖然接連誕下幾位皇子,可是他們都很快夭折了,這也成為了唐玄宗和武惠妃的心病。後來武惠妃再次懷孕,并産下一子,并被命名為李清。
唐玄宗認為之前皇子的早夭可能和皇宮的風水有關,便将其送到了自己兄長甯王李憲府中撫養,其妃子元氏對于這個小皇子視如己出,這讓李清的童年十分幸福。
上圖——李瑁劇照
在李清七八歲的時候,曾經到自己兄長永王李璘的府中拜谒,此行中他的舉止很得體,因而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
此後不久其就被唐玄宗封為壽王,之後又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并加開府儀同三司,正式進入唐朝政界,并改名為李瑁,也正是在他改名這一年的十二月,他納楊氏為妃,這便是後來的楊玉環。
二、武惠妃之死與楊貴妃被奪按理說壽王李瑁年紀很小,隻不過是唐玄宗的第十八個兒子,而且母親又不是皇後,應該和皇位沒有任何聯系。
但是他的母親武惠妃此時受到唐玄宗的偏愛,在後宮地位極高。
再加上她從小生活在武則天身邊,受到了一代女皇的影響,對于權力有一種莫名的狂熱,于是她開始密謀讓李瑁登上太子之位。
唐玄宗在即位之前,在潛邸中有三個妃子,分别是趙麗妃、皇甫德儀與劉才人,她們的兒子是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
本來她們都是唐玄宗的寵妃,但是現在唐玄宗的眼裡似乎隻有武惠妃一人,這讓她們悶悶不樂。
三位皇子知道母親的受寵程度會影響到自己的政治生涯,因此也對母親這樣的狀态感到擔憂,并經常在一起抱怨。
上圖——唐朝名相張九齡
當時武惠妃女兒鹹宜公主的驸馬楊洄知道她想幫李瑁奪取太子之位,便私下收集三位皇子的問題,并将情報傳遞給武惠妃。
惠妃于是經常向唐玄宗哭訴太子和另外兩名皇子結黨,想要鏟除他們母子。
唐玄宗聽後勃然大怒,險些做出廢太子的決定,因為張九齡的力勸才最終作罷,不過李瑛三人在唐玄宗心中的形象已經大打折扣了。
之後不久張九齡告老還鄉,李林甫做了宰相,他和張九齡不同,對惠妃的野心視而不見。
因此惠妃便設計召三王入宮,并讓他們穿戴甲胄。
與此同時她告訴唐玄宗太子等人密謀造反,唐玄宗看到他們果然穿鐵甲進宮,便将他們抓了起來然後詢問李林甫自己應該怎麼處置他們,李林甫說這是唐玄宗的家務事,不是自己應該插手的便不再發表意見。
于是唐玄宗将他們廢為庶人。
上圖——李林甫劇照
這次廢太子事件之後不久,這三位皇子便被害死了,當時盛傳這是出自武惠妃的手筆。
按理說此時她應該操作李瑁登上太子之外,但是其卻患上了疑心病,經常看到李瑛等人的鬼魂在自己面前走動,這讓她一病不起,很快就撒手人寰了。
在武惠妃去世之後,自然也就沒人在意李瑁能不能當太子了,于是皇三子李亨成為了新太子。
雖然朝野上下對武惠妃亂政的做法頗多怨言,但是李瑁為人低調,因此其并沒有受到過多指責,日子倒也悠然自得。
上圖——唐玄宗與楊貴妃
不過此時失去寵妃的唐玄宗卻并不開心,因為當時後宮中的妃嫔都不能讓他稱心。
此時他身邊的近侍告訴他李瑁的妃子楊氏美豔絕倫,這引起了唐玄宗的興趣。之後其在見到楊玉環之後果然一見傾心。此事在《新唐書》中有如下記載:
開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後廷無當帝意者。或言妃資質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異之。
但是楊玉環畢竟是自己的兒媳,如果強行将其納入後宮無疑會承擔極大的道德壓力。
為此唐玄宗又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先讓楊玉環出家做了女道姑,這樣一來其和李瑁的婚姻關系便自動解除了。
在完成這個操作之後,唐玄宗又為李瑁迎娶了韋昭訓之女做了新王妃。此後他才将楊玉環納為妃子,并很快将其封為貴妃。
三、李瑁的最後結局在被父親搶奪了妻子之後,李瑁懾于唐玄宗的皇威,自然不敢有所表示,對于自己的父親依然十分恭敬,見到楊貴妃的場合他也嚴格遵守母子的禮儀,這讓唐玄宗對于他十分滿意,所以他的皇子生涯并沒有因為這段不尋常的關系變得難堪,反而愈發自在。
在其母親去世之後,李瑁也逐漸遠離了政治紛争,專注于自己的生活。
他和韋妃的感情也十分不錯,兩人在後面的這段時間裡生下了不少子女,一起享受着唐朝最後的盛事。
在天寶年間,北方三鎮的節度使安祿山發動叛亂,徹底破壞了唐朝盛事。
叛軍在安祿山等人的帶領下迅速迫近長安城,随着潼關的失守,唐玄宗知道唐軍已經無力守住長安,便帶領親信出逃蜀地,而李瑁也在随行的隊伍之中。
上圖——唐玄宗賜死楊貴妃
在一行人走到馬嵬坡的時候發生了嘩變,楊玉環的哥哥楊國忠被陳玄禮麾下的士兵淩遲處死,之後他們還逼迫唐玄宗賜死楊貴妃。
唐玄宗迫于無奈隻好順從了他們的要求,而楊貴妃昔日丈夫李瑁也親眼目睹了這一切。
随着楊玉環的死,唐玄宗和李瑁之間的尴尬關系也終于告一段落了。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其便和唐玄宗一起生活在四川。
在這段時間裡,其兄長李亨自立為帝,即唐肅宗,并帶領唐軍與叛軍作戰。在唐軍奪回長安之後,他和唐玄宗一同回到了長安生活。
由于唐肅宗和唐玄宗之間的關系也十分微妙,這讓玄宗身邊的親随大多受到了李亨的疏遠。
不過李瑁一直都以不問政事的面目示人,李亨對自己的弟弟也一直有不錯的印象,因此他并沒有受到排擠和監視,一直生活在京城之中直到因病去世,在亂世中獲得了善終。
上圖——唐肅宗李亨劇照
四、結語楊貴妃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身上的故事一直是人們讨論的焦點。
我們大都知道楊貴妃在嫁給唐玄宗之前曾經有過一段婚姻,其丈夫是壽王李瑁,但是對于李瑁的生平卻不太熟悉,其實李瑁堪稱那個亂世中的明智之士。
他在年輕的時候,就因為母親的影響參與到了激烈的宮廷鬥争之中,這也直接導緻了太子李瑛之死,對朝廷秩序産生了極大的動蕩。
按理說作為既得利益者的李瑁應該被培養出了極強的權利欲,但現實恰恰相反,他卻從此變得不理政事。
筆者認為這是李瑁看清了為了得到權力所需要付出的代價,這讓他開始主動疏遠權力,卻又甘心接受權力的支配。
因此在父親看上自己的妻子後,他幾乎沒有猶豫便順從了一切安排,之後也沒有體現出任何不舍。
在兄長與父親産生權力沖突的時候,他也兩不相幫,置身事外,這才讓他在亂世中保全了性命,并能夠安享晚年,恐怕這才是他人生的大智慧吧。
注:
文章結合史料并摻雜個人理解分析,如有不同見解,歡迎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