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隻有一個動作的太極拳練習

隻有一個動作的太極拳練習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07:45:56

隻有一個動作的太極拳練習?前言:很多朋友想聽我談談,練習太極拳有什麼好方法本來是不想談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傳統練習方法是先練體,後傳用與現在流行的練習方法相比,差距很大,講出來會招人恨但是讀者的熱情,讓我也感覺到大家對我所講的楊家老拳譜的喜歡本來講老拳譜就特别招人恨,索性,把老拳譜中暗藏的練習方法講給喜歡我、關注我的讀者聽,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隻有一個動作的太極拳練習?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隻有一個動作的太極拳練習(你想要的太極拳練習方法)1

隻有一個動作的太極拳練習

前言:很多朋友想聽我談談,練習太極拳有什麼好方法。本來是不想談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傳統練習方法是先練體,後傳用。與現在流行的練習方法相比,差距很大,講出來會招人恨。但是讀者的熱情,讓我也感覺到大家對我所講的楊家老拳譜的喜歡。本來講老拳譜就特别招人恨,索性,把老拳譜中暗藏的練習方法講給喜歡我、關注我的讀者聽。

太極拳如何才是有效練習方式的問題,也是怎樣才能練好太極拳最核心的問題,作者從楊家老拳譜中,為大家整理出一套練習步驟,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一是關于“身形腰頂”,二是關于“太極圈”,三是關于“太極進退不已功”。在楊家老拳譜中,這三篇文章都是各自成目,說明了這三部分内容的重要性。雖說《身形腰頂》,僅有短短的六句話,每句七個字,所以又叫(七言六句)。就是這短短的六句話,把什麼是太極拳定義在了一個明确的标準之内,其内容如下:“身形腰頂豈可無,缺一何必費工夫,腰頂窮研生不已,身形順我自伸舒,舍此真理終何極,十年數載亦糊塗。”明确規定了“身形腰頂”的内容,缺其中任意一項就不要瞎耽誤功夫了,腰頂是一生的研究對象,所以,練拳開始就要練習身形和腰頂。而《太極圈》所講的内容是:“退圈容易進圈難,不離腰頂後與前,所難中土不離位,退易進難仔細研,此為動功非站定,倚身進退并比肩,能如水磨摧急緩,雲龍風虎象周旋,要用天盤從此覓,久而久之出天然。”兩篇比較,大家很容易看明白,都講到了“腰頂”,區别則是:《身形腰頂》講的是“身形和腰頂”,而《太極圈》講的是“步伐和腰頂”,強調了太極拳的“中”不能離位,是練習的難點,其實強調的是“中土“位置上的倒樁換位,兩篇文章的交集在“腰頂”上,無論前進後退都不能丢了腰頂,這就要從步伐上去解決“腰頂”容易丢失的問題。而《太極進退不已功》的内容是:“掤進捋退自然理,陰陽水火相既濟,先知四手得來真,採挒肘靠方可許,四隅從此演出來,十三勢架永無已,所以因之名長拳,任君開展與收斂,千萬不可離太極。”文中講的是:太極拳的八法與五步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行拳走架,掤捋的轉換,同時也是進退的轉換,這就要求遵循一個原則,“手到腳也到”與“身帶四肢”,也就是身帶肢體運動,所以,這個轉換是手腳的同進退,所謂的同進退,是什麼樣的?能同進退的一定是同側的手腳,這與現代練習中的後坐捋是截然不同的,至此,就是楊家老譜中太極拳的學習過程,接下來,就是熟悉和精進了。當然,談聯系的話,還有《八門五步》,但《八門五步》,我前面的文章有過釋義,請關注本号,讀者可随時自行翻閱,本文就談此前的三篇,不再進行關聯了。

我講這三篇,僅是向喜歡太極拳的朋友們,傳遞一個信息。楊家對正确學習太極拳的過程,是從“身形腰頂”開始進入學習的,有了“身形腰頂”,就是有了太極拳的行拳基礎,接下來就能在正确的基礎上,練習太極拳的下一步了。具有了“身形腰頂”,接着練習“步伐腰頂”(就是太極圈,亦即活步樁練習,練習過程要符合《對待用功法守中土》),待太極拳的活步樁練好之後,練習過程中,加上八法進行練習。用這種練習方法,練習太極拳。就是為了解決《對待用功法守中土》中講的:“所難中土不離位”的問題。現代流行的練習方法,一是守不住“中土”,二是沒有腰頂。

解決了最難的“中土不離位”,則太極拳的練習,就進入了一個正确的練習軌道。常言道:“學拳容易,改拳難”,說的就是,一旦拳架成型,沒有“身形腰頂”,想再加進去,比重新學都難。

本人是楊氏傳統太極拳理論守道人,所講内容來自于楊氏家傳拳譜的解讀,不适合其它太極拳種。

如果你喜歡本号的文章,請關注本号,按個三秒長贊,如果你願意加入楊拳老譜理論的推廣,敬請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