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書友問俠客,練書法,究竟用繁體字還是簡體字好?
這個問題已是老生常談,很多專家的建議是喜歡哪個練哪個。因為,它們都是漢字啊,萬變不離其宗!
其實,俠客不以為然,初學書法,尤其是楷書,我更建議你練繁體,除了古碑帖中提供了大量的參考資料,還有更深層次的美學原因,而并非賣弄學問。
現在的簡體字小部分來自于異體字或某些古人所寫,大部分是從草書演變而來。簡體字的确為社會效率提高了不少,但它也缺乏了很多美!
行草書較之于楷書,它能用較豐富的牽絲、省減與體勢來彌補本身的不足,以達到中和之美;而楷書則相對于規範,它的操作空間相對有限。
比如,下面這些字:
這個“願”字,你用簡體寫試試,是不是怎麼寫都怪怪的呢?
這個“見”字,連眼睛都沒了,還能看見啥?
寫好獨體字相對于寫好左右結構的字來說,難度本身就更大。
這個簡體的“處”字,反正怎麼寫都渾身不自在。
雖然“修”字隻省略了兩筆,美觀與否,一目了然。
這個字倒是省略了不少筆畫,但寫好的難度也大了一圈。
這個“長”字,真是一言難盡,難怪很多“張”姓朋友,都習慣用繁體簽名。
“為”字在草書中,基本以曲線甚至圈的狀态出現,換成橫平豎直的簡體楷書後,雖然書寫難度不大,但始終缺乏了原來的美感。
簡體的“楊”字是沒有靈魂的。
大家注意沒有,繁體字中,凡是帶“走之底”的字,除了個别的幾個字外,其内部的筆畫都較繁瑣,目的是“填空白”。而“不”字恰恰本身不宜寫太大,用簡體寫“還”字,肯定會影響美觀。
“書”字的簡體對于初學者來說,就一個字——真的很難寫好!
本文僅抛磚引玉,歡迎書友留言區補充“哪些簡體字,你認為不好寫的呢?”或提出不同的意見,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