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順傳媒網訊(撫順晚報記者 田 旭)如果早些年提起清原滿族自治縣大蘇河鄉南天門村,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感到陌生,但如今提及它想必很多人都會很熟悉,那麼,是什麼讓這個昔日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在這短短的幾年内名聲大噪呢?對于這個問題,南天門村的村民和山水花草都會給出答案。
南天門成了“網紅村” 農閑已成“過去式”
8月,農閑的季節,但南天門村今年的農閑季與以往大為不同,農民不但沒閑,反而更忙了。
小山村成了“網紅地”。圖片由南天門村提供
在南天門風景區的路旁,整齊劃一地排列着40餘個遮陽棚。每個棚下各種農副産品、旅遊食品、旅遊用具琳琅滿目,攤主們熱情地介紹着自己的土特産品,絡繹不絕的購買者們精心地挑選着,一派熱鬧景象。
這一個個遮陽棚是村民們自己的攤兒,村民想賣啥自己說了算,賺多少錢都揣自己的腰包,景區和村裡分文不收。
2019年,投資9000餘萬元的玻璃懸索橋項目在南天門村破土動工,投資130萬元的馬池溝生态旅遊度假村着手興建,随着機械設備的轟鳴,南天門村的大山、河流換了新顔。時隔兩年,南天門村已經形成涵蓋玻璃懸索橋、馬池溝民宿、關東大院、星空露營、紅色旅遊教育景點的“網紅村”。
南天門景區叢林穿越。圖片由南天門村提供
南天門村火了,南天門村的村民也更忙了,農閑已經成為南天門村村民的“過去式”。村民于洪亮一家每天都會到南天門景區賣些食品、飲料、特産等,一天的營業額最多可達400餘元,最少也将近100元。村民嶽忠仁和于洪亮一樣,每天到景區賣貨,最多時一天賣過700餘元,最少也在100元左右。
自己的家門口能這麼“火爆”,兩位攤戶代表是怎麼都沒想到,能有一天當上小老闆,不過,時下的日子過得是一天比一天紅火,他們是打心眼裡高興。“以前總在電視裡看到哪哪緻富奔小康,這現在我們過的不就是小康生活嘛!村裡有大産業,我們有小産業,現在我們可是生活有保障,緻富有希望。”
駐村工作隊帶來的“效益 ”打開旅遊發展大門
今年以來,南天門風景區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新晉“網紅打卡地”這個名片每天都刷新了到南天門旅遊觀光的人數。南天門村的名片亮了,名氣大了,人氣旺了,當地老百姓自然是發自内心的喜悅,但更為之喜悅的是遼甯石油化工大學駐南天門村工作隊。8年的駐村幫扶,他們是橋梁,是紐帶,為南天門村的發展壯大鋪路、搭橋,南天門村8年的完美蛻變,少不了他們的辛苦付出。
整齊劃一的售賣攤位。圖片由南天門村提供
前不久,為了解決景區農戶售貨攤位問題,保持景區環境布局整齊美觀,駐村工作隊特争取專項資金5萬元,采購45套售貨櫃台和遮陽傘,規範農戶經營行為,一改景區攤位的“散簡雜”。
8年前,駐村工作隊進駐南天門村。他們立足大蘇河鄉和南天門村自然資源實際,組織校内經濟、旅遊管理專業專家教授組成項目論證小組,多次深入大蘇河鄉和南天門村實地考察調研,與鄉、村兩級班子成員多次座談交流,提出了基于美麗鄉村建設下的生态養生旅遊開發規劃,依托“紅河水系發展軸”建設“南天門療養度假帶”和“南沙休閑娛樂帶”,形成“一軸兩帶”全域全季旅遊方案,開啟了南天門村旅遊業發展的大門。
大産業支撐 小産業旺民 小康路上大步前行
2014年,遼甯石油化工大學駐村工作隊協助南天門村兩委班子組織成立了清原渾河谷農業旅遊開發專業合作社,發展旅遊産業,60餘戶村民變身股東;2015年,駐村工作隊積極争取,引入清原滿族自治縣熙龍崗旅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開展民宿建設,第一個項目“關東大院”于當年年底對外營業;2016年,熙龍崗旅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與清原渾河谷農業旅遊開發專業合作社達成合作,雙方共同投入300萬元,構建“合作社 公司”模式,以合作社形式運營,建設完成轉水湖漂流、紅葉谷竹筏棧道等景點及體驗項目,實現當年建設當年收益;2017年,金沙灘水上樂園建成,進一步豐富了南天門村的旅遊資源,用年年換裝形容南天門村一點都不為過。
遊人在轉水湖漂流盡情遊玩。圖片由南天門村提供
2018年,南天門村将200萬元壯大村集體經濟獎補資金投入合作社,合作社和熙龍崗旅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投入166萬元,進行股份重組,村集體占股30%、熙龍崗旅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占股34%、合作社占股36%,構建“村集體 合作社 公司”合作模式,以公司形式運營,有了這份經濟支撐,南天門村的家底更厚了。
眼下,無論是景區務工,合作社當股東,亦或是自己當老闆,雙重身份或多重身份下的南天門村村民腰包鼓鼓的,小康路上大步走的勁頭更是足足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