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唐朝有年臘月,女皇武則天喝醉酒,令百花齊放,次日禦苑花團錦簇,唯獨牡丹不趨附。武後一氣之下,将牡丹從長安貶到洛陽,哪知牡丹落戶洛陽,竟開得十分茂盛。武後聞之則大為惱怒,又下令放火燒毀。然而“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牡丹越加開得碩大絢麗。
作為觀賞花卉培植的牡丹,最早被視為藥用植物始載入《神農本草經》。其花性平味苦淡,有調經活血作用,煎湯飲服,治婦女經行腹痛。尤其牡丹皮可入心、肝、腎諸經,曆代醫家特别注重牡丹皮的藥用。《神農本草經》稱其“主寒熱,驚痫邪氣,除症堅瘀血留舍腸胃,安五髒,療癰瘡。”在甘肅省武威柏樹鄉發掘的東漢圹墓醫簡中,便有用牡丹皮治療“血瘀病”的記載。《珍珠囊》曰:“治腸胃積血,衄血,吐血,無汗骨蒸。”《名醫别錄》謂:“除時氣頭痛,客熱五勞,勞氣頭腰痛,風噤,癫疾。”《本草綱目》曰之:“治血中伏火,除煩熱。”《本草彙言》概述:“牡丹皮,清心,養腎,和肝,利包絡,并治四經血分伏火,血中氣藥也。善治女人經脈不通,及産後惡血不止。又治衄血吐血,崩漏淋血,跌仆瘀血,凡一切血氣為病,統能治之。蓋其氣香,香可以調氣而生血;其味苦,苦可以下氣而止血;其性涼,涼可以和血而生血;其味又辛,辛可以推陳血,而緻新血也。故甄權方治女人血因熱而将枯,腰脊疼痛,夜熱煩渴,用四物重加丹皮最驗。”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牡丹皮含牡丹酚、牡丹酚甙、牡丹酚原甙、芍藥甙、揮發油及植物甾醇等。丹皮酚及糖甙成分均有抗炎作用。丹皮酚有鎮靜、降溫、解熱、鎮痛、解痙等中樞抑制作用,又水煎液、丹皮酚及除去丹皮酚的水煎液,均有明顯降壓作用。其煎劑對痢疾杆菌、傷寒杆菌等多種緻病菌及緻病性皮膚真菌均有抑制作用。丹皮酚還可使動物子宮内膜充血,有通經作用,并有抗小鼠早孕作用。丹皮酚尚有抗潰瘍及抑制胃液分泌的作用。牡丹皮研末,以溫開水服三指撮,治金瘡漏不出血。若以牡丹花浸的酒1周後,濾取清汁随量飲,不僅是高級滋補飲料,久服亦醒腦明目駐顔。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作者:戴寶柱
編輯:于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