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制品自其誕生以來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無論是在生産還是在生活中,大家都随時可見塑料的影子。但是您聽說過塑料造假事件嗎?據筆者了解,很多行業似乎都存在塑料造假行為,值此315之際,讓我們一起扒一扒塑料制品造假的那些事兒……
造假系列之日本多家塑料企業
據相關報道稱,日本東麗子公司TorayHybridCord承認僞造汽車輪胎、汽車軟管加固線的數據;樹脂供應商宇部興産已公開承認,某些電線電纜級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質量檢查不合格,這些産品由合資公司宇部丸善聚乙烯公司委托千葉工廠進行生産銷售。
宇部興産表示,公司的幾名員工參與了數據僞造,雖然産品數據不實,但已證實這些産品不存在安全問題。據其數據顯示,受影響的産品數量大約相當于宇部丸善聚乙烯公司銷售的聚乙烯的7%。
宇部興産特意成立緊急工作小組來确認産品的安全性沒有受事故影響,并向客戶通報情況,查明原因,制定預防措施。日本制造接連傳出産品數據造假的醜聞,此次日本塑料企業産品數據造假,則再一次為日本制造抹黑,也使得日本制造跌下了神壇。
雖然日本的塑料企業對其産品進行了數據造假,但是産品的安全性能并沒有受到影響,而且這些企業在數據造假曝光後緊急采取了公關措施,已經把這個事件的影響降到了最低。在此事件中,産品數據造假幸虧沒有對人們的生活産生較大的影響,但是有些塑料方面的謠言卻對人們的生活産生巨大的影響。
謠言系列之塑料大米
前段時間,網上在瘋傳一個視頻,視頻中一男子不斷将塑料袋放入一台機器,經過熔解、拉絲、切割等工序,最終生産出一粒粒狀似米粒的白色固體。視頻配有文字,稱這是塑料大米的制作過程。
緊接着,在另一個視頻中,一女子在桌面上擺出兩碗焖熟的米飯,并稱其中一碗是用塑膠做的,因為“使勁摁它都不會化掉”。同時,她将所謂的“假米”置于食指與大拇指之間擠壓,大米被擠壓成乳白色的扁平一小條,以此來證明塑料大米真的存在。
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人因此擔心塑料大米真的會流入到餐桌中,影響人們的飲食安全,社會中的部分人群陷入了恐慌情緒之中,人們非常擔憂我國的食品安全情況。
但是,塑料大米真的存在嗎?塑料大米真的會流入市民家中而不被發現并被端上餐桌嗎?
網傳的塑料大米其實都是塑料顆粒,塑料顆粒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用于制造各種塑料制品,此外塑料顆粒還應用于服裝、建材、機械和化工領域。
“塑料大米”其實是聚乙烯顆粒,造價遠比大米貴
網上關于塑料顆粒與大米的區别的文章數不勝數,在這裡就不再贅述了,隻說一項,就是塑料顆粒的售價,質量一般的塑料顆粒大概是6000元/噸,最便宜的塑料顆粒價格都要在10多元/公斤(不含運費),而在市場上買來的東北大米、粘米、糯米,并通過網絡選購了一款白色“塑料大米”,四者價格分别為3.2元/斤、3.3元/斤、9.9元/斤、5.5元/斤。
制假售假一般都是用價格低的産品冒充價格高的産品,塑料顆粒的價格要高于大米,用塑料顆粒來冒充大米,估計從事這一行業的造假人員會虧死。“拿貴的東西摻到便宜的東西,既沒能改善大米的口感、光澤、香味,又不能增加收益,商家不存在造假的必要。”有專家表示。
謠言系列之塑料紫菜
在網絡上熱傳的視頻中,一名女士将某品牌紫菜放入水中泡發,随後撈起撕扯。泡發後的紫菜較有韌性,女子據此判定紫菜是黑色塑料袋做的,并稱“現在人心都變壞了。”随後溫州一吳姓先生也稱在餐館吃到了塑料制造的紫菜。繼“塑料大米”之後,“塑料紫菜”又引起了軒然大波。
但,真的有塑料紫菜嗎?
制造“塑料紫菜”謠言,18人被抓
按照相關行業分析師的說法,視頻中假冒的紫菜是黑色的,如果是塑料制作的,就需要使用黑色超薄再生塑料制造的黑色塑料袋。受原油價格反彈的影響,再生塑料的價格一直在上漲,再考慮到回收袋子、人為破碎、壓縮加工等流程,時間和原料成本比較貴,商家這樣做不太劃算。
也就是說,“塑料紫菜”和“塑料大米”一樣,它們的價格要比紫菜和大米貴,用價格貴的東西去假冒價格低的東西,估計也不會有人這樣做。雖然已經證明塑料紫菜并不存在,但是謠言還是給人們帶來了一定的心理恐慌,也對紫菜的生産企業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塑料行業醜聞
2019年河南、山東、陝西等地的農村存在“黑醫療廢物加工點”。這些沒有任何資質的處理點正在将輸液管、血包等塑料被制成破碎料,每噸破碎料能換取千元收益。這些破碎料被做成塑料再生料。然後變成日用品、玩具進入市場。
按照我國《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以及相關規定,輸液瓶、輸液袋必須有相關資質的單位才能回收處理。輸液管、一次性注射器等屬于醫療廢物,必須交由有相關資質的單位集中焚燒等無害化處置,不能重複再利用。但是這些“黑醫療廢物加工點”沒有相關資質。
除了輸液管,這些廢料中還有注射器、血包等多種醫療廢物。這些本應該被集中無害化處置的醫療廢物,在這裡,卻同樣被加工成了破碎料等待出售,負責人告訴記者,附近村子裡有好幾家在加工輸液管破碎料,每月加工量二、三十噸,差不多相當于一個中等城市醫療機構每月産生的廢舊輸液管總量。
在河北保定的幾個廢舊塑料市場,醫療垃圾破碎料,甚至輸液管等醫療廢物,在這裡被随意買賣。明知有危害,但是由于每噸破碎料可以賺取千元左右的利潤,一些從業者仍然不惜铤而走險。
這些輸液瓶、輸液袋等醫療垃圾,甚至夾雜着一次性注射器等醫療廢物做成的再生料,由于藥物殘留無法徹底清洗幹淨,相比新料,再生料顔色會發黃、發灰,那麼,這些帶有藥物殘留的再生料,最終被做成什麼産品呢?
河北保定幾家做再生顆粒的老闆告訴記者,他們這裡生産的再生顆粒,大部分被下遊企業加工成塑料網袋。
河北省任丘市網袋加工廠負責人:“這兒一般都是一半新料一半舊料”。負責人告訴記者,别看工廠規模不大,每天生産的蔬菜網袋數量高達10萬多隻,行銷全國各地。
由于這樣的再生料韌性好、價格便宜,除了蔬菜網袋,很多塑料制品都會用到,生産出來的産品可謂五花八門。籃子、洗臉盆、衛生盆。
山東臨沂這家企業,主要生産各式的兒童玩具,負責人承認,這裡做兒童玩具經常會用到廢舊醫療再生料。
國家規定,即使是那些沒有被污染、可回收利用的廢棄物,醫院也必須與再生資源回收單位做好交接、登記和統計,确保處理流程安全可追溯。然而,本應當受到嚴密監管的醫療廢物,卻從醫院流到了市場,從廢舊輸液袋、注射器變成了日用品和玩具。
這條産業鍊很長,涉及的地域很廣,涉及的監管環節也很多。這就更加需要各級政府和監管部門真正擔當起來,踏石留印、抓鐵有痕,讓違法者在陽光下無處藏身。
醫療垃圾變身塑料顆粒用來制鞋在河南新密市,有一家再生資源回收公司回收醫療垃圾,并加工再出售,相關部門的人員發現之後已經責令整改,但這家公司卻大膽到偷偷生産。
自央視3.15晚會上曝光了醫療垃圾再利用的“黑心”産業鍊之後,人們再次談危變色,但這種現象并沒有因為媒體曝光而停止。
兩年前,吳川市警方于近日搗毀了一個位于吳川博鋪區内一非法加工醫療垃圾的黑工廠,現場查獲醫療垃圾竟然超過13噸。
輸液瓶、輸液袋、一次性注射器、血包等多種醫療廢物,這些本應該被集中無害化處置的醫療廢物,在吳川博鋪的一個黑工内被調查發現,它們竟被加工成了塑料粒出售給塑料廠。
小編提醒:無論是産品數據造假還是謠言,關于塑料制品的新聞總能成為焦點,不管是工業用品領域還是食品安全領域,都會引起人們的擔憂。塑料行業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應該加大宣傳力度,普及相關知識,以免再造成人們對塑料産品的誤解。
國内目前主要由環衛、環保、衛生三個部門來共同管理醫療廢棄物處理,但是這三個部門在管理醫療廢棄物處理方面分工仍不太明确,這也導緻了國内醫療廢棄物管理發展較為緩慢。
另外,國家相關部門已經頒布的《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缺乏相關實踐,因此其指導性仍顯不足。容易導緻醫療廢品回收再利用的亂象,另外若再利用過程中,因廢品存在有毒有害情形,導緻消費者人身健康受到傷害,消費者可維權将生産者、銷售者訴至法院解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