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 記者黃潔瑩 實習生何苗苗)鐵皮闆子做工地圍擋,歪歪扭扭;道路塵土飛揚,路人掩口而行;居民區内20餘家商鋪占道經營;“文明創建”的宣傳标志難尋蹤迹——昨日,記者根據投訴,探訪了解放大道邊的二七徐州新村片區,這裡髒亂問題突出。
鐵皮闆歪歪扭扭擋不住泥巴
昨日下午5時,記者來到解放大道二七路附近,從漢口醫院到徐州新村輕軌站,約有1500米,路旁大都是拆遷工地。
拆遷工地按規定要做圍擋,砌牆是常見的有效方式。但記者沿着拆遷打圍工地走了一遍發現,鐵皮圍擋占到三分之二,砌成牆的圍擋不足三分之一。
由于重量不足、可移動,鐵皮圍擋闆歪歪扭扭地連在一起,不少圍擋沒有相連,隔着半米的距離,工地裡的泥土從空隙中漏了出來。
而在中國郵政儲蓄二七支行門口,本應該三面圍擋的工地,僅有臨街的一面放了一排鐵皮圍擋闆。路人從中國郵政儲蓄門口的泥巴路面上走來走去,讓圍擋成為了“擺設”。
塵土飛揚路人掩口而行
昨日雨過天晴,空氣質量較好。但記者走上二七北路的人行天橋,往徐州新村望去,空氣中滿是灰黃色塵霧。
記者沿着工地走了一遍,鼻子發嗆。汽車不停地從工地邊駛過,将漏出來的泥土揚起。沒有灑水車和環衛工人及時清掃,這些塵土就不斷飛揚起來。
下午5時30分,正值下班時間。解放大道二七路的公交站旁,近20位市民大都戴着口罩,或用手、圍巾捂着口鼻,焦急地等着公交車。路上行人全部都掩着口鼻快速地走着。
“這一段路上的工地多、空氣髒,不是一兩天了。我乘坐509上下班,每天要從徐州新村輕軌站附近走到解放大道二七路公交站,晴天時空氣髒、雨天時路面泥濘。”在附近一家藥房工作的劉先生很無奈。
20餘家店鋪占道經營
中國郵政儲蓄二七支行的巷子裡,是一片老舊居民小區。直通巷子口的兩排居民樓一樓,都改造成了商鋪,而且都把鋪面往外延伸了兩三米,搭了個小棚子,占道經營。
記者數了一下,巷子兩邊的大約有20多個商鋪。小餐飲、水果店、裁縫鋪、茶葉店、家電維修,把兩排樓之間的路擠得滿滿當當,喧鬧聲不絕。
“小區裡開了個小市場,汽車過不去,晚上也不太安靜。”一家住在商鋪2樓的居民抱怨道。
二七橫路上多是餐飲店面。昨晚6時後,不少小吃店的椅子、桌子就擺上了人行橫道,已有市民圍坐在外面吃上了燒烤。一家水果店也急忙擡出小條桌,把水果搬到門口開賣。這些“開店經營”的商戶不僅擠占了人行道,而且燒烤炒菜味道濃重。
文明标語零星散布
全市“文明創建”如火如荼。而在二七徐州新村片區,氛圍卻顯得有些冷清。
記者仔細走了一遍發現,僅在解放大道兩邊,為數不多的砌牆圍擋上張貼了文明創建内容标語,零星散布。路面空氣不好,行人匆匆,很難注意。
走進二七北路和都寶路,街道上少有“文明創建”宣傳内容。記者随機詢問了幾位居民,均表示平日活動不多,宣傳志願者較少。
責編:金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