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這裡的文化璀璨,風俗多樣。每件事情後面都有着獨特的規則,今天咱來說說喪葬文化。出殡和下葬是不是一回事?
從“殡葬”這個詞語來說,是先殡再葬,不可能說“葬殡”吧。或者也可以這麼理解,整個殡禮包含下葬這個環節。
殡葬是有一定規則的,不能亂
先說“殡”字。“殡”這一個字,左邊一個部首“歹”,右邊是一個“賓”字。大家注意,大多數漢字中含有“歹”字偏旁的,多數與死、壞或不吉祥等義有關,比如:死、殘,殉(四聲)。《說文解字》中說:殡,死在棺,将遷葬柩jiu(四聲),賓遇之。就是說:殡表示暫時停柩,同時也要表達對死者的敬意。 所以,殡字的本意是:停放靈柩;把靈柩送到埋葬火化的地方去。 當然,殡這個字發展的今天也同時,泛指喪葬事務。
殡字很有講究
再看看“葬”字。“葬”這個字,是個會意字。上面一個草字頭,下面一個死。本意指:指人死後蓋上草席埋藏在叢草中,後用棺木埋入土中。《說文解字》中說葬,臧也。從字面的意思咱們看:指的是,去世後的人,要找個地方隐藏起來。
葬字,很形象。
古文中說“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樹,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椁”。意思就是:古時辦葬禮,用柴草樹葉樹枝之類把屍體蓋住;就把他放在郊野,包上這些柴草入土;在這個坑上面不封土,把屍體放在坑裡,蓋上樹枝草葉之類就行了,也不為他樹碑立傳.後來的有聖人把這樣的風俗改成了用棺材裝死掉的人。
而《論語》說的就相對委婉一些“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意思就是說:先人活着的時候以禮侍奉,死後以禮安葬、祭奠,同時也表現出來對人的尊重,體現了儒家文化的代表。
下葬,是殡葬文化中的最後一個環節
下葬的方式多樣化,墓地的選擇上,反應對逝者的尊重。下葬的儀式反映了人們對靈魂的崇拜。咱們中國曆史,尤其是漢族下葬的方式以土葬居多,慢慢的也有了火葬,以及海葬之類的形式。墓地是死者的最終歸宿,所以墓地的選擇是埋葬死者的頭等大事。墓地要選在地勢寬廣,山清水秀的地方,從而可以使死者安息地下,庇佑子孫。
選擇墓地,給逝者一個好的歸宿。
出殡和下葬到底有什麼區别嗎?在我國古代,殡和葬是截然不同的。
咱們說的最簡單一點:出殡是将棺椁至墓地或殡儀館。它包括了整個過程,包括整個儀式,更多的是為了表達對死者的敬意。而下葬一般就是掩埋死者遺體,即棺木入土,死者入土為安。它是整個殡禮中的最後一個步驟。同時,相比于殡,葬更側重于親友的送葬。
殡葬的順序是有講究的。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之一,有着獨特的殡葬文化,近千年來一直在慢慢發生 着變化。随着文明社會的提高,以後的殡葬文化将會更加文明化,簡約化。讓我們一起來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