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與社會保障本科專業為适應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對社會保障事務及社會服務的需求而設立。本專業以培養具有管理學、經濟學、法學與社會學等學科知識背景,掌握現代管理技術與方法,通曉中外勞動和社會保障理論與實踐進展的複合型人才為目标,修業課程約50門。
西北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圍繞社會保障基礎理論、制度政策、管理服務等問題,形成了鮮明的教學特色:一是以科研項目、科研基地和科研團隊為抓手創新本科生學術性人才培養模式,二是在大學一年級階段培養過程中實現公共管理大類“寬口徑”招生,在培養過程中推行“靈活性”的完全學分制,在課程體系設計、教學環節安排、研究方法訓練等方面體現交叉學科的培養特色,着力培養學生跨學科的社會保障綜合素養,三是突出社會保障實踐問題意識,圍繞社會保障政策實踐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教學、人才培養活動,制作具有原創性的案例開展教學。
西北大學社會保障專業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導,以轉變教育觀念為先導,以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以培養學生公共服務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宗旨,以中國西部地區社會保障理論與實踐問題為突破點,立足社會保障學科前沿,着力打造社會保障教學、學習和研究的聯合體。
2001年、2002年、2018年分别開始招收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本科生、碩士生與博士生,社會保障學科教學與研究團隊逐漸形成。目前,社會保障專業有專職教師13人,擁有齊全的本、碩、博多層次教育體系,圍繞社會保障基礎理論、制度政策、管理服務等問題,形成了鮮明的教學與研究特色,被譽為社會保障研究的“西北重鎮”。2001~2020年間,本專業已畢業16屆共535名本科生,應屆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7%左右,其中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等國内高等學府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的學生比例高達23%,就業去向主要集中于大中型國有和民營企業、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金融機構、社會組織等。在工作中,多名優秀畢業生受到單位、行業乃至政府嘉獎,如2010屆畢業生張煌洋、王璇、王鑫、範岩磊已經走上部門甚至單位的領導崗位,2017屆畢業生王琨已成為央企部門主管。
曆史沿革1999年
申請成立“西北大學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研究所”,同年,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申報并獲批
2001年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本科首次招生;獲碩士學位授予權,成為西北地區最早設立社會保障碩士學位點的高校
2018年
獲博士學位授予權
2019年
公管院博士後流動站獲批
2020年
進入陝西省“一流專業”建設行列
2021年
獲批“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項目
近年來,社會保障學系教師承擔國家社科重大項目、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國家級項目十餘項,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中國老齡協會以及陝西社科基金等省部級項目四十餘項,出版學術專著二十餘部,獲得省部級獎勵近二十項,發表SSCI和CSSCI論文百餘篇,多名教授擔任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省市決策咨詢專家、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教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保障學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等;獲批了陝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一陝西省民生保障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新時代民生保障與社會治理研究團隊入選陝西省三秦學者創新團隊,健康養老與民生治理研究創新團隊入選陝西高校青年創新團隊,挂靠有民政部全國民政政策理論研究基地合作單位和中國老齡協會全國老齡科研基地。
01師資力量雄厚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目前社會保障師資團隊中有三秦學者1人,陝西省公共管理學科教指委委員1人,陝西省省青年傑出人才2人。1人為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1人為中國社會保障學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及學會理事、1人為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教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為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慈善分會理事、1人為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社會救助分會和養老服務分會理事。1人入選民政部養老服務專家庫,2人入選陝西省養老服務專家庫。1人為陝西省特支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全國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優秀社會保障青年學者。多名教授擔任國家省市決策咨詢專家、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常務理事等。
團隊中席恒、許琳兩位教授先後獲得學校優秀教學質量獎二等獎;許琳和翟紹果等兩名教授參與的學院教學改革項目先後分别獲得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青年教師聶建亮副教授獲得陝西省首屆課堂教學創新大賽西北大學校賽二等獎,5位青年教師參加學校和學院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獲獎。
許琳教授的“社會保障學”和唐麗娜副教授的“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兩門課程教案分别獲得學校教案展評一等獎和二等獎。
許琳、翟紹果的教學論文《基于結構功能協同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課程體系整體優化的實踐探索》《基于實踐能力培養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實踐教學路徑探索》分别獲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優秀教學論文一等獎和二等獎。
02課程建設完善
經過近20年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建設的實踐和探索,包括課程結構優化、課程内容優化以及教學方式優化在内的課程體系優化以及教學改革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得到了學生和社會的認可。
MOOC課程建設
近幾年來,學院MOOC建設取得良好成效。線上線下立體式教學有了新的突破,由翟紹果教授負責的社會保障教學團隊13位教師齊心協力精心打造的《社會保障學》MOOC已完成錄制并于2019年9月在網上開課;唐麗娜副教授負責的《勞動與社會保障法》MOOC也已完成錄制并于2019年10月在網上開課。其中《社會保障學》獲得學校精品課程立項。
出版專業教材
許琳教授主編的《社會保障學》教材第一版、第二版和第三版先後于2005年、2012年和2018年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得到同行專家的肯定和使用教材的師生的歡迎,《社會保障學》教材第一版2007年獲得省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該教材第二版2019年獲西北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本系教師主編的教材《員工健康管理》以及參編的《社會保障國際比較》《社會保障學》先後在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
03學術研究前沿
社會保障學科發展20餘年,在社會保障學科下凝聚以下幾個研究方向:
養老保障方向:帶頭人-席恒教授
健康保障與公共衛生方向:帶頭人——雷曉康教授
民生保障方向:帶頭人-翟紹果教授
殘疾人社會保障方向:帶頭人-許琳教授
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方向:帶頭人-周明教授
公共服務與民生保障方向:帶頭人-朱楠教授
近幾年,社會保學系教師承擔國家社科重大項目、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國家級項目十餘項,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全國老齡辦以及陝西社科基金等省部級項目三十餘項,出版學術專著十餘部,獲得省部級獎勵近十項,在《管理世界》《公共管理學報》等中英文期刊發表SSCI和CSSCI論文六十餘篇。
重大項目立項通知
代表性出版著作
代表性獲獎情況
04學術交流豐富
學院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活動,經常選派教師出國進行學術訪問。目前已與美國、日本、英國和中國台灣、香港等多所大學建立了密切的學術交流關系。先後成功舉辦了兩岸四地社會福利讨論會、兩岸四地養老保險讨論會、第九屆東亞社會保障模式研讨會、 知識轉換與社會政策“學術研讨合作收益與公共管理”學術研讨會、“改革中的中國養老保險制度”學術研讨會、中國管理科學學會公共管理專業委員會年會暨“合作收益、公共管理與和諧社會”學術研讨會、中(國)土(耳其)國際公共事務學術研讨會、第六屆全國MPA論壇、全國MPA“社會保障”課程教學與案例研讨會、“科學發展觀與中國政治學科發展”學術研讨會、中國勞動學會勞動科學教育分會年會、“新時代、新社保、新政策”十九大後中國公共政策的趨勢研讨會”、“第五屆全國社會保障青年學者論壇”、黃河流域民生保障與災害治理研讨會等一系列學術研讨會,在國内外産生了較大影響。團隊教師積極參加全國性的社會保障師資培訓班和研究方法培訓班,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
社會服務是大學的重要職能,作為“民政部政策理論研究基地合作單位”“陝西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師生注重将優秀研究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社會保障專業設立之初就與省市社會保障部門建立并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共享智力資源,共同解決社會保障管理中的問題。
2019年,成為“民政部政策理論研究基地合作單位”
席恒教授當選中國社會保障協會副會長
博學笃行,行以緻遠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屬于應用型專業,知識運用能力訓練是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為此,學院聯系各級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建立衆多高層次實習基地,設計并踐行“2244”實踐教學模式和德教研習協同育人體系,引導、鼓勵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在實習實踐中體會和掌握社會保障的基本規律、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産生了良好的效果和社會反響。
2019年,成為“教育部産學合作協同育人基地”
《中國教育報》《教師報》報道學院實習模式
學院學生能力實訓室
經過4年的本科教育培養,“公誠勤樸”的素養和“正學善行”的情懷養成于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每一個學生,他們身負濟世才,胸懷報國志,奔赴各行各業大展身手。另外,近年來,多名學生被保送到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南開大學、四川大學等一流大學繼續深造。
社保專業學生就業去向
教授簡介
席恒,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曾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公共管理類學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社會保險學會常務理事,陝西省減災委專家組組長,陝西省應急管理專家組副組長,陝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等。陝西省三秦學者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等國家級與省部級重要課題30餘項,出版學術專著7部,在《管理世界》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百餘篇,獲得省部級學術獎勵十餘項。入選陝西省“四個一批”人才、三秦學者等人才稱号。
許琳,教授,碩士生導師,西北大學社會保障專業負責人。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理事,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勞動學會勞動科學教育分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保險學會理事、中國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陝西省慈善協會理事、陝西省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陝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社會建設工作咨詢專家、陝西省老齡工作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等。主要研究方向為弱勢群體社會保障。已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4項,省部級等各項科研課題20餘項,出版專著、著作和教材14部,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先後獲得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三等獎。2015年獲“陝西省教育工會五一巾帼标兵”稱号,2017年獲“西北大學師德标兵”榮譽稱号。
周明,教授,經濟學博士(後),博士生導師,校學術委員會科學研究專門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公共經濟與社會保障。現任全國政府績效管理研究會理事、陝西省軟科學學會常務副秘書長、陝西金融學會理事、陝西省資源經濟學會理事、西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學會理事等,《管理世界》《統計與信息論壇》等雜志匿名審稿人。在SSCI、SCI、CSSCI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近百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項目、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子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一般項目、陝西省社科基金項目等各類項目 19 項,參與“中改辦”頂層設計項目等多項,曾獲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金融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學術專著3部。
雷曉康,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應急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南開大學經濟學博士後,英國蘭卡斯特大學訪問學者,陝西省中青年社科拔尖人才。西北大學民政部政策理論研究基地合作單位主任,西北大學中國老齡協會老齡科研基地主任。陝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社會建設工作咨詢專家、陝西省人民政府立法專家庫成員、陝西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庫成員、陝西省應急管理專家庫成員、西安市決策咨詢委委員、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CAFF50)特邀研究員。
翟紹果,教授,博士生導師,多倫多大學衛生政策、管理與評估研究所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保障和公共政策。兼任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科研副院長、民政部全國基層政權建設與社區治理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保障學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和醫療保障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學會社會發展與社會保障專委會理事、陝西省軟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陝西省衛生經濟學會理事、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及陝西省民政廳養老服務專家等。擔任陝西高校青年創新團隊(健康養老與民生治理研究團隊)負責人,陝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陝西省民生保障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北大學健康養老研究院院長。主持國家社科青年項目、國家社科一般項目、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子課題、中央馬工程重大項目子課題等國家級項目六項,主持陝西省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民政部、農業部、國家醫保局、國家統計局省部級課題二十餘項,主持陝西省民政廳、安康市發改委、漢中市發改委、榆林市和延安市醫保局等廳局及地市課題多項。出版《共建共享健康中國》等學術專著6部,在SSCI和CSSCI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五十餘篇;獲得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人社部、民政部、全國老齡辦等多項省部級獎勵。入選西北大學仲英青年學者、陝西高校青年傑出人才、陝西省高層次人才特支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青年長江”會評人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會評人選等。
朱楠,教授,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美國西北拿撒勒大學訪問學者,民政部重點研究基地——西北大學民政部政策理論研究合作單位兼職研究員、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院兼職研究員,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慈善分會理事,陝西高校“青年傑出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西北大學“優秀青年學術骨幹支持計劃”入選者、西北大學優秀教師。
長期從事公共服務與民生保障領域研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及省級社科基金項目8項、廳局級項目2項、教改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4項,出版專著1部、參編著作11部、校譯著作1部、參編教材3部,在權威和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學術成果獲商務部“全國商務發展研究成果獎”1項、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3項、陝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2項。
暖心寄語院長有話說
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以天下為公的公共情懷、紮根西部的本土意識、銳意進取的拼搏精神立足學界,以雄厚的學科實力、一流的人才隊伍、開放的國際視野辦學強學,以紮實學基礎、實踐出真知、眼界國際化相結合的教學理念,緻力于培養智慧與德行兼具、專業素養與家國情懷并重、在開拓創新中追求真理的國家公共治理棟梁之材,在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中貢獻西部力量,在公共治理理論與實踐的國際舞台上發揮中國作用。歡迎廣大考生報考公共管理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
——雷曉康
老師有話說
“社保團隊始終堅守學理研究,并以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遵從着‘學理性研究——政策性研究——科普性研究’的研究思路。”
——席恒
“社保專業是最具人文關懷的專業,也是最強調責任與擔當的專業。”
——許琳
“天下蒼生,社保為重。西大社保,公誠勤樸,正學善行;蓄力二紀,可以遠矣。”
——翟紹果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社會保障愛衆親仁,民生問題關乎春秋。遇見西大放飛夢想,邂逅公管魅力人生。縱有萬木垂梢首,唯有西北上庠社保展華章。”
——朱楠
“社會保障:關注生老病困,化解萬千風險;西大公管:公誠勤樸立德,正學善行樹人。”
——唐麗娜
“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西北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獲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績,這是團隊老、中、青三個梯隊教師共同努力的結果,更是老一輩教師先行奮鬥的結果。”
——吳玉鋒
“社保團隊的每一個人都有着對學術的熱切追求,大家都努力想做出一些類似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成果。”
——聶建亮
一言一行系民生,一枝一葉總關情
社會保障事業,乃國之大事
既關乎當下之民生保障
亦系于未來之傳承綿延
歡迎廣大考生報考
國家級一流專業——勞動與社會保障!
歡迎關注“西北大學招生辦”頭條号!
本文素材來源:西北大學招生辦公室官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