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工網
17年前,在外地做小生意的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區魏崗鎮的劉玉生開始走上公益之路。作為共産黨員的他,出資修路、扶貧濟弱,奉獻着自己的愛心。當選村幹部後,他在服務好本村村民的同時,還向外村貧困群衆伸出了援助之手,并成立魏崗鎮愛心協會,帶領志願者們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公益活動。多年來,劉玉生被評為亳州市“共青團先進志願者”、魏崗鎮“優秀共産黨員”、“谯誠好人”、“感動藥都人物”、“亳州好人”。
扶貧幫困 為家鄉獻愛心
劉玉生過去在河南周口做小生意,平時會不定期回到家鄉譚營村看望父母。2002年,他回鄉時正遇上下雨,雨後母親要到地裡幹活,母親深一腳淺一腳地踩在泥濘的道路上,用車拉莊稼的村民更是寸步難行。看到這一幕,劉玉生心裡不是滋味,他決定将村子至莊稼地裡的這段路修一修。
他自掏腰包5000元,又在村裡募集了一些資金,将村民的必經之路修成了磚渣路。在修路的過程中,劉玉生得知本村一位五保老人劉紹忠,年老多病,老伴兒身體也不好,唯一的女兒遠嫁外地。劉玉生為老人買了一些營養品,從那次以後,劉玉生每逢過年過節回家,都會去看望劉紹忠,直至2016年老人和其老伴兒先後去世。
村民劉玉安的兒子患有重病,喪失了勞動能力。老兩口就靠着家裡的一點田地和打些零工照顧兒子和孫女。劉玉生得知後,每逢過年過節也會到其家中看望,為劉玉安的小孫女買些文具、衣服、鞋子等禮物。
身份變了 熱心公益未變
劉玉生經常幫助困難村民,被譚營村的村幹部看在眼裡,他們希望劉玉生能到村裡工作。2008年,劉玉生進入譚營村村委會工作,2010年,劉玉生被選舉為村委會主任。
身份變了,但熱心公益的心一直未變。成為村幹部後,劉玉生不僅幫助本村村民,還向其他村的貧困群衆伸出了援手。
劉各行政村段莊村村民王品春的兒子出車禍去世,兒媳改嫁,留下一個小孫女。劉玉生得知後,為孩子送去了營養品和文具。之後每年兒童節、春節、中秋等節日期間,他都會到王品春家看望孩子。高樓村一名男孩的父親在獄中服刑,他一直跟着年邁的奶奶一起生活,劉玉生也經常前去看望。郭大莊一位78歲的困難戶侯明蘭,獨自在家養育一個癱瘓在床的女兒,母女倆靠低保和養老金維持生活,劉玉生看到後心裡不是滋味,決心幫助這對母女,經常為她們買些米、面、油等食品和日用品……
“我之前自己做小生意攢了一些積蓄,對于貧困群衆,我隻是表達了自己的一點心意,并不值得一提。”劉玉生說。
成立協會 志願服務社會
作為村主任,劉玉生一直堅持為民做實事。在精準扶貧工作中,他及時錄入新增人員信息,根據貧困戶實際情況和意願因戶施策,制定幫扶措施。他采取“人力資源 基地”“企業 社會愛心人士”等經營方式,發動貧困戶人員學習技術。他與企業簽訂長期用工合同,對于技術不過關的貧困戶,他還專門請來專家授課。
2014年5月,在劉玉生的倡導下,魏崗鎮成立了愛心志願者協會,劉玉生當選會長。目前協會已有會員近300人,協會還成立了協會黨支部,激發黨員在協會中的先鋒模範作用。
劉玉生說,協會自成立以來,已多次資助困難家庭、貧困學生,慰問清潔工人和鄉鎮敬老院老人。
協會志願者還經常走進中小學校開展“品味經典 弘揚國學”主題教育活動。在活動中,志願者引經據典,通過大量古今中外的事例,引導孩子們誦讀國學經典。
“我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希望能有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我們,一起奉獻愛心。”劉玉生說。
[責任編輯:姚怡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