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樁成孔優先選用旋挖,旋挖樁工藝如下:
(1)工藝流程
(2)施工工藝
①施工工藝
施工工藝流程:測量放線 ; 挖泥漿溝;埋設護筒 ;鑽機鑽頭對正樁中心; 成孔鑽進至設計樁底;清孔合格;吊裝鋼筋籠;下導管;灌注混凝土;拔導管;鑽機移位;養護
②泥漿制備
(1)設置泥漿池和泥漿溝
①鑽機開始鑽孔前需要挖好泥漿溝,施工現場内設置泥漿池,泥漿池長為4m,寬為4m,高為1.8m;并在運用庫内每兩條橫軸之間設置一條泥漿溝槽,連接到施工場地排水溝内,溝槽寬為300mm、高為300mm。派專人對泥漿溝槽進行清理,保持施工場地的幹淨、整潔。泥漿溝周圍條件具備的地方打好提醒、圍護标識,安裝好泥漿循環污水泵。挖好泥漿排放溝;在鑽進過程中試驗人員嚴格控制泥漿稠度、比重等性能指标。
②旋挖鑽機鑽孔的護壁泥漿采用膨潤土和地下水制造護壁泥漿。
⑵各階段泥漿性能控制指标:
⑶泥漿制備的技術及操作要求:
①在測定泥漿材料性能的基礎上,試配泥漿的最佳配合比。
②認真做好泥漿性能測試工作。泥漿在開孔使用前進行一次測試,鑽孔過程中測試一次,鑽孔結束後測試一次。
③施工期間護筒内的泥漿面應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受水位漲落影響時,泥漿面應高出最高水位2.0m。
⑷護壁泥漿再生處理
施工中采用重力沉降除渣法,即利用泥漿與土渣的相對密度差使土渣産生沉澱以排除土渣的方法。現場設置回收泥漿池用作回收護壁泥漿使用,根據情況經進一步處理(加入适量純堿和CMC改善泥漿性能),經測試合格後重複使用。
棄泥漿處理措施
樁基施工數量大,采用泥漿護壁,産生的廢棄泥漿較多,除采取利用現場挖方充分拌和後清運外,還根據現場場地情況,在樁基礎施工區域外設置泥漿晾曬區,晾曬區設臨時圍擋,将作業面泥漿及時清到該晾曬區,晾曬到一定程度,及時運走,保證樁基作業面及施工現場的整潔。
(3)鑽孔施工
a、施工順序
計劃1台樁機施工,在攪拌樁施工完後進行施工。
埋設護筒
⑴鑽孔前應在測定的樁位,準确埋設護筒,護筒長度為1.5~3m,保證護筒底端坐在原狀土層。準确固定鑽孔位置,隔離地面水,穩定孔口土壤和保護孔壁不塌,以利鑽孔工作進行。
鋼護筒定位
⑵采用鋼護筒,護筒直徑大于鑽頭直徑,護筒頂标高應高于施工面20-30cm,并确保筒壁與水平面垂直。護筒周圍用粘土分層夯實。
⑶護筒定位時應先對樁位進行複核,然後以樁位為中心,定出相互垂直的十字控制樁線,并作十字栓點控制,挖護筒孔位,吊放入護筒,護筒周圍孔隙填入粘土并夯實,同時用十字線效正護筒中心及樁位中心,使之重合一緻,并保證其護筒中心位置與樁中心偏差小于2cm。
鑽機鑽孔
⑴鑽機就位,将鑽頭對準樁位,複核無誤後調整鑽機垂直度。
⑵開鑽前,用水準儀測量孔口護筒頂标高,以便控制鑽進深度。鑽進開始時,注意鑽進速度,調整不同地層的鑽速。
⑶鑽進過程中,采用水平尺随時觀測檢查,調整和控制鑽杆垂直度;邊鑽進邊補充泥漿護壁,旋挖同時排渣土。
⑷成孔深度要求進入持力層深度不小于設計要求的深度。
清孔
⑴旋挖鑽機鑽進孔深達到圖紙規定深度,進行清孔,讓鑽機空轉不進尺,同時置換泥漿,清孔後沉渣厚度不得大于100mm,泥漿指标達到要求。
⑵清孔時,孔内水位應保持在護筒下0.5m左右,防止塌孔。
成孔檢驗
鑽孔清孔完畢後鋼筋籠安裝之前,在技術員自檢(包括孔徑(允許偏差:±50mm)、孔深和垂直度(允許偏差:0.5%),樁位及泥漿指标測試,孔底沉渣厚度等,作好鑽進施工記錄和泥漿質量檢查記錄)合格的基礎上,合格後報請監理工程師驗收。
(4)鋼筋籠加工及吊裝
a、鋼筋籠加工
⑴進場鋼筋有出廠合格證等質量證明文件,試驗人員現場取樣進行複試,并按照國家及地方有關規定約請監理工程師進行有見證取樣複試。
⑵平整鋼筋籠加工場地。鋼筋進場後保留标牌,按規格分别堆放整齊,下部用墩台墊高,防止污染和鏽蝕。
⑶鋼筋籠加工時,鋼筋籠主筋連接采用焊接連接,單面焊,焊縫長10d、雙面焊5d,接頭錯開35d(d為鋼筋直徑)。同一斷面接頭數量不大于鋼筋截面面積的50%。螺旋筋與主筋采用綁紮(滿綁)或點焊,加勁筋與主筋采用點焊,加勁筋接頭采用單面焊,焊縫長10d。HPB235鋼筋,Q235鋼焊接:E43系列;HRB335鋼筋焊接:E50系列;HRB400鋼筋焊接:E55系列。
⑷鋼筋籠主筋保護層厚度50mm,采用12(18)Φ22和18Φ32鋼筋作為主筋,Φ12箍筋@100螺旋筋,Φ16@2000為加強筋,導向鋼筋保護層點焊在主筋上。
⑸檢驗合格後的鋼筋籠應按規格編号分層平放。
b、吊裝鋼筋籠
⑴鋼筋籠吊裝采用25t汽車吊起重起吊。鋼筋籠起吊時,鋼筋籠采用第2加強筋處起吊。
⑵對吊點部位加強焊接,确保吊裝穩固。吊放時,先吊直、扶穩,保證不彎曲、扭轉。對準孔位後,緩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
⑶用水平儀測量護筒頂高程,确保鋼筋籠頂端到達設計标高。
⑷鋼筋籠須下到孔底,如局部出現孔深超鑽的情況,可暫将鋼筋籠懸吊,向孔内填入一定量碎石,然後澆注混凝土。
(5)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
導管和漏鬥
⑴選擇直徑為30cm的導管,漏鬥選擇容量為1.5 m3。
⑵導管組裝時接頭必須密合不漏水(要求加密封圈,黃油封口)。
⑶在第一次使用前應進行閉水打壓試驗,試水壓力0.6MPa,20分鐘不漏水為合格。
⑷導管底端下至孔底标高上30cm-50cm左右。漏鬥安裝在導管頂端。
澆注水下混凝土
⑴對混凝土的技術要求
樁設計要求混凝土強度為C30,配比由商品混凝土供應商提供,粗骨料(碎石)最大粒徑不得大于25mm,坍落度180~220mm,采用普通矽酸鹽水泥,可适當摻加高效減水劑,摻量根據試驗确定。配制的混凝土應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⑵混凝土澆注前由技術人員檢查混凝土塌落度并記錄。混凝土在運輸、澆築過程中不能産生離析現象。
⑶導管内使用的隔水塞球膽大小要合适,安裝要正,一般位于水面以上。灌注混凝土前孔口要蓋嚴,防止混凝土落入孔中污染泥漿。
⑷混凝土首灌量應灌至導管下口2m以上,保證首灌導管埋入混凝土為3m左右。混凝土澆注時,導管下口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2m,不大于6m,設專人及時測定,以便掌握導管提升高度。每次拆卸導管,必須經過測量計算導管埋深,然後确定卸管長度,使混凝土處于流動狀态,并作好澆注施工記錄。混凝土灌注必須連續進行,中間不得間斷。拆除後的導管放入架子中并及時清洗幹淨。
⑸混凝土灌注過程中,應始終保持導管位置居中,提升導管時應有專人指揮掌握,不使鋼筋骨架傾斜、位移,如發現骨架上升時,應立即停止提升導管,使導管降落,并輕輕搖動使之與骨架脫開。
⑹混凝土灌注到樁孔上部5m以内時,可不再提升導管,直到灌注至設計标高後一次拔出。灌注至樁頂超灌量不小于1m,以保證鑿去浮漿後樁頂混凝土的強度。混凝土灌注完成後及時拔出護筒,待灌注混凝土達到初凝後立即進行樁空孔回填,防止塌孔及保護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⑺在灌注水下混凝土過程中,應設污水泵及時排水防止泥漿漫出,确保文明施工。
⑻混凝土澆注應做混凝土強度試塊,每100m3做一組試塊,每作業班不少于1組試塊。試塊應養護好,達到一定強度後立即拆模送往養護室标準養護。
⑼混凝土施工完畢後,應收集混凝土出廠合格證、混凝土強度報告、做混凝土強度評定。
⑽做好并收集,整理好各種施工原始記錄,質量檢查記錄等原始資料,并做好施工日志。
⑾灌注完畢後及時用鋼闆或鋼筋網篦将孔口覆蓋,并作明顯标識,避免人員墜入孔内。灌注6小時後方可将空孔部分回填。
(6)剔鑿樁頭
成樁後待基坑開挖至-2.45m,采用人工和風鎬等設備鑿除樁頭混凝土至冠梁底設計标高,以便冠梁施工,鑿除誤差控制在2cm。
文章來源老王論建,我尊重原創,轉載出于更好的學習和分享,局部有所改動,能找到作者與出處我均有标明;如因版權等原因,請與我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