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志願工作者的看法?志願服務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标志“奉獻、友愛、互助、 進步”的八字精神,是可貴的志願者精神 ,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對志願工作者的看法?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志願服務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标志。“奉獻、友愛、互助、 進步”的八字精神,是可貴的志願者精神。
“奉獻”體現了志願者活動的原則和前提,“友愛”和“互助”體現的是人性文明、道德善意以及道德觀念,“進步”是社會機制的進步和志願者的進步。
志願者如何進步?那就是愛心更多些,服務更專業。
最近,我與一批志願者去區殘疾人服務中心開展助殘活動,一群聾啞人高興地為為我們表演節目,她們聽不到聲音更聽不到音樂,但是她們卻用美倫美奂的舞蹈藝術感動了我們。我們志願者很想和這些孩子交流,去幫助他們,但我們不會手語,不知道任何幫助隻能當他們的觀衆,為他們鼓掌。
其實,我曾參加過短期的手語培訓。開始興緻勃勃,相信自己能夠學會聾啞人的語言,更好地與他們交流,為他們服務,讓他們感受到愛心、真誠和平等。
比劃手語确實是一件相當麻煩和瑣屑的事,一句話中的每一個字都比劃到位,必須記住大量的單詞詞彙,并且動作相當熟練,而我們健全人平時說“口語”張口就來,并盡量簡化詞語,哪裡用得着比劃手語如此這般艱苦卓絕的勞動。
從培訓班後來後,我偶爾還對着書練習一下,後來工作一忙,就顧不上它了,所學的手語也慢慢地遺忘。現在,我依然不能完全用手語于聾啞人交流,隻能簡單地比劃兩下。當初還想好好自學成才,掌握這門“語言”,但在困難面前沒有了耐心,失去了信心,雄心漸漸煙消雲散。學習手語真的好難。最終,也就沒有學會手語。很慚愧。
由此可見,志願者不付出更多的愛心和真情,就隻能是淺嘗辄止,就不能更專業;不能更專業,就不能更好地服務,達到預想的效果。
幾年前,汶川、蘆山地震後,去災區的志願者,絕大多數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缺乏救災專業素養,使得災區需要的專業志願者供不應求,而一般性崗位的志願者又嚴重過剩。随着時代的進步,志願服務需要更加精準、高效,在這種形勢下,作為志願者提高自己專業素質顯得十分必要。
對于志願者而言,進步是人的素質提升,也就是思想的覺醒和技能的提升。志願服務不是志願者僅僅滿足于獻愛心,要做好志願服務僅有愛心是不夠的。當代的專業志願服務更加關注于跨界合作和團隊協作創新性地解決社會問題。所以,志願者要加強專業學習,或以自己擅長的專業技能參加對口專業的志願服務,或參加專業團隊,利用自己的時間、專業技能、智慧經驗和社會資源,為社會提供無償、志願的專業志願服務。
愛心更多些,服務更專業,志願者和志願服務更“進步”。(溫江評論員 顧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