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孔子說,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剛毅,因為肩膀上肩負着使命,未來的路也很遠。
孔子作為華夏民族的至聖先師,在道德修養和待人接物方面都有着偉大的成就。其本人以及弟子所創建的儒家學派,為華夏民族的千年發展做出了極其巨大的貢獻,被後世人稱為華夏民族的聖人。
孔子說,因為肩膀上擔負的重大使命與責任,士人階層,也就是後世所謂的“讀書人”,都要有弘大剛毅的特性。這是孔子對于讀書人的殷殷期望,也是對于後輩學子的忠告。“弘毅”,可以解釋為“寬宏堅毅”,也可以解釋為“弘大剛毅”。但是無論哪種解釋都是對于一種勇于擔當與堅定信念的合稱。孔子是在說,讀書人要有“兼濟天下”的胸襟,将自己的學識用在為國為民的偉大事業上,要不懼困難和挑戰,更不要為了自己生活的拮據與低賤而輕易改變自己的志向。
作為孔子的學生,孟子對孔子的報國濟世以及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理念的理解和應用有着深徹的表達。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謂之大丈夫也”。這正是孔子對于後輩學子在治學為人方面的殷殷教誨與期望。
孔子的一生奔波于列國之間,雖然窮困潦倒坎坷波折,但是從未放棄推行“仁義治國”的理念。孔子為實現人生理想的堅定信念以及寬廣胸襟正是踐行着“士不可不弘毅”。
古人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此語誠不欺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