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53年,晉國大夫趙襄子、魏桓子和韓康子,滅掉執政的大臣智伯,遂瓜分晉國,50年後(公元前403),周威烈王冊封韓虔(qián)、趙籍、魏斯為諸侯,韓、趙、魏三國正式成立,由此,拉開了戰國的序幕。
韓景侯(韓虔)創建韓國後,定都于陽翟(zhái),此時,立國初期的韓國就面臨強敵環侍,北有魏國、南有楚國、西有秦國、東有齊國,韓國可謂是在夾縫中發展,韓景侯在位期間,為赢得發展空間,把滅掉東南面的鄭國作為國家的頭等大事,但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作為曾經風光一時的春秋小霸王(鄭國)也并非不堪一擊,在随後的韓鄭大戰中,雙方互有勝負。
直到公元前375年,韓國曆經四代君主的努力,韓哀侯終于成功滅鄭,韓國攜(xié)滅鄭餘威,遷都于新鄭,奠定了戰國時期的大國基礎,雖然韓國滅掉鄭國,實力大增,但在強敵林立的戰國時期,相比之下,依然顯得弱小,直到第六位國君,韓昭侯即為,韓國才迎來了高光時刻,韓昭侯在位期間,開始富國強兵,任用法家的申不害為相,進行變法,加強中央集權,整頓軍備,并主張以“術”治國,加上韓國擁有當時中原地區,最大的鐵礦資源(宜陽鐵礦)和先進的冶鐵技術,使得韓國具有強大無比的軍工生産能力。
因此,韓國以其著名的兵器(弩和利劍)為各國所畏懼,所謂“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申不害為相15年,韓國國勢強盛,也是韓國最強大的時候,無一國敢侵韓,但“術治”的濫用,為韓國的滅亡埋下了禍根,韓昭侯、申不害去世後,人亡政息,韓國形勢直轉急下。
兇險的生存環境,造就了韓國在外交政策上的左右逢源,公元前370年,魏武侯去世,韓國趁魏國公子之間争奪王位之際,聯合趙國攻打魏國,緻使三晉聯盟破裂,後又通過合縱聯軍多次進攻秦國,不過往往都以失敗告終,尤其在“岸門之戰”中(公元前314年)大敗于秦,無奈把韓公子倉送入秦國當人質,被迫向秦國屈服,公元前241年,最後一次合縱攻秦失敗後,韓國徹底倒向秦國,主動向秦國稱臣。
同時,韓國為了自保,采取了不可思議的“疲秦”戰略,目的消耗秦國國力,無力對外擴張,結果卻适得其反,陰謀變陽謀,這項“疲秦計劃”(修築鄭國渠),不僅沒有讓秦國走向衰落,反而使秦國變得更加強大,公元前230年,韓國被秦國所滅,成為六國中第一個被滅掉的國家,韓國自公元前403年韓景侯創建,到公元前230年被秦國滅亡,一共曆時173年,共傳11為君主,其中後五任稱王,韓國自立國以來,一直處于四戰之地,完全沒有發展空間。
所以,領土面積在戰國七雄當中是最小的,實力也是最弱的。不過,韓國能跻身于戰國七雄,說明還是有一定實力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