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不顯金剛怒目何談菩薩慈悲

不顯金剛怒目何談菩薩慈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0 01:41:21

佛學有一個名稱,叫做“三輪體空”。輪者不是車子的輪子。輪是形容詞,指三個部分,就是施者,受者,施事,這就是講布施的重要。《金剛經》現在開始講般若了,般若的第一個眷屬,就是布施。剛才這一段已經開始要講布施,先說明三輪體空的道理。 布施有三種,第一種财施是外物的,像金錢财物等布施,這叫外布施。第二種法施是精神的,如知識傳授,智慧的啟發,教育家精神生命的奉獻等,都是精神的布施,這種屬于内布施。第三種是無畏布施,如救苦救難等。不管是哪一種布施,施者應該抱持無施的心态,用一種希望他人能夠得到益處的心情來貢獻,那就是宗教家的精神了。必須做到施者無此念,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受者也空,施事也空。看到人家可憐應該同情,但是同情就是同情,布施了就沒有事了,忘記了誰接受我的布施。做完了以後,“事如春夢了無痕”,無施者,無受者,也無施事,這才是佛法布施的道理。 所以佛在這個世界上,以師道當人天的師表,教化一切衆生,救度一切衆生,度完了,他老人家說:再見,不來了。隻是吩咐四個弟子暫時不要死,要“留形住世”,活着等彌勒菩薩下來。佛的這個精神就是三輪體空的布施。

這裡着重的是剛才提到的法布施,因為須菩提問到如何使心、妄想煩惱降伏下去!怎麼樣使自己的心甯靜,能夠永遠安詳停留地保持住。佛先答複他:就是這樣。因為須菩提不懂,所以佛接着在下章就說了一段理由,說大乘菩薩道的修行方法,也包括精神的生命,應無所住行于布施,任何事情一做便休,無所住。應該無所住行于布施,這個叫修行。你心理的行為随時做到無所住,一切都布施,都丢開了,這是我們普通的話,都丢掉了。禅宗經常用一句話,放下,就是丢掉了。做了好事馬上丢掉,這是菩薩道;相反的,有痛苦的事情,也是要丢掉。有些人說,好事我可以丢得,就是痛苦丢不掉啊! 實際上,好事跟痛苦是一體的兩面而已,一個是手背,一個是手心。假使說,好事他能夠真丢開的話,痛苦來一樣可以丢開,所以痛苦也是一個很好的測驗。如果一個人碰到煩惱、痛苦、逆境的時候丢不開,說他碰到好事能丢得開,那是不可能的。

儒家經常告誡人,不要得意忘形,這是很難做到的。一個人發了财,有了地位,有了年齡,或者有了學問,自然氣勢就很高,得意就忘形了;所以,人做到得意不忘形很難。但是以我的經驗還發現另一面,有許多人是失意忘形,這種人可以在功名富貴的時候,修養蠻好,一到了沒得功名富貴玩的時候,就都完了,都變了,自己覺得自己都矮了,都小了,變成失意忘形。 所以得意忘形與失意忘形,同樣都是沒有修養,都是不夠的;換句話說,是心有所住,有所住,就被一個東西困住了,你就不能學佛了。真正學佛法,并不是叫你崇拜偶像,并不是叫你迷信,應無所住而行布施,是解脫,是大解脫,一切事情,物來則應,過去不留。等于現在引磬一敲,下樓就是下樓,《金剛經》還是歸《金剛經》,你還是你,如此應無所住。

不顯金剛怒目何談菩薩慈悲(應無所住三輪體空)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