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鈉能去除氨氮嗎?次氯酸鈉配成的溶液成黃綠色,氯氣溶于水導緻首先發生分解反應:,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次氯酸鈉能去除氨氮嗎?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次氯酸鈉配成的溶液成黃綠色,氯氣溶于水導緻。首先發生分解反應:
NaClO H2O=NaOH HClO(可逆)
PH為7時,HClO約占80%,ClO-約占20%,一般來說Cl2、HClO、ClO-均具有氧化能力。當HClO投加尾水中,水中存在氨氮時,在氧化雜質等還原性物質之外,加入水中的氯會與水中的氨氮發生下列反應:
NH₄⁺ HOCl→NH₂Cl H₂O H⁺ 一氯胺
NH₂Cl HOCl→NHCl₂ H₂O 二氯胺
NHCl₂ HOCl→NCl₃ H₂O 三氯胺
上述三個反應,均是可逆反應,跟PH值密切相關,逆反應再次分解成HClO,它們都具有氧化性,但氧化性不及HClO強,但是它們在水中穩定,殺菌的持續時間長。Cl2、HClO、ClO-稱為遊離性餘氯,NH₂Cl、NHCl₂、NCl₃及其他氯胺化合物稱為化合性餘氯。兩者統稱為餘氯。
需氯量=加氯量-餘氯量
當持續投加次氯酸鈉,自由氯将會導緻折點反應①,HClO會氧化氯胺,進一步去除氨氮,發生反應如下:
2NH₂Cl HClO=N2 ↑ 3HCl H₂O
2NH₄ Cl 3HClO= N2 ↑ 5HCl 3H₂O
次氯酸鈉去除氨氮,控制在pH在弱堿性,消耗H ,促進ClO-電離,加快反應向右進行。
從這些方程式可以發現,氯化法除氮的關鍵是投加适量的NaClO。據上式計算,當NaClO投加量與氨氮的質量比(Cl/N)為3.8時,摩爾比2:3時,污水中的氨氮能夠被氧化為N2,而且化合态餘氯值最小,因此将該點稱為折點。當C1/N比大于3.8時,所投加的氯産生自由餘氯;當C1/N比小于 3.8時,除氨效果不佳。
則化合餘氯被氧化後,期間沒有消毒作用。當沒有雜質再消耗HClO時,則說明氨氮被除盡,此時的氧化效果才是最好的。尾水經過混凝絮凝、沉澱、過濾後則可采用1.0-1.5mg/L。
過量的HClO見光分解,發生如下反應:
2 HClO = 2 HCl O2 ↑ 光照
産生的氧氣以及氧化氨氮生成的氮氣,會附着在活性污泥表面,增大污泥的浮力導緻污泥漂浮,通過斜管沉澱池漂浮于水面上(NaClO不能太過量,同時要注意氧化氨氮水池避免強光照)。
NaOH HCl = NaCl H2O
2 NaClO ==光照==2 NaCl O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