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族導讀:完整的人由許多部件構成,性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由于受傳統文化和落後習俗的影響,許多人對自己的性不敢正視,因而對這一身心要件缺乏了解、認識,不明白它的健康準則,釀成無數悲哀的故事。
個人的健康是幸福的前提,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探讨健康的性,對于醫學、教育等事業的意義是無可低估的。
健康的性,務須符合下列四項标準:
一、身心發育完全。人自受孕成胎兒起,性發育便伴随身心發育同步進行。完全的身心發育保障,完全的性發育。身心發育是軀體、精神從受精至成人的過程,依一般标準到成年(16-18歲)告一“完全”段落。
總體上說,關涉身(軀體)與心(精神)的發生、發展,人們受知識的局限,注重有實感的肉體,如身長、體重、體型和五官等等,對抽象的屬于理性領域的心靈、心智、情感、意志和品格等等缺乏了解或不知從何關注,性發育更是如此。性發育的完全,必須包含有關的情志與社會化内容健康的性,從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上全面衡量,要求有分明的五重性征。
第一重性征座落在人體的每一個細胞核上。正常人的細胞核中有兩條性染色體,附綴有性發育的密碼。女人是相同的兩條(xx),男人則是不同的兩條(xy)。
生命發育第一步,受精卵(第一個細胞)中的性染色體的不同組合,決定了胚胎是男還是女。在這第一步發育上,就可能出現健康或病态的分野。至少有百分之一的胎兒,性染色體不是兩條,而是一條或幾條。
由此發轫,有異常染色體的孩子将注定發育出不健全的器官,甚或智能低下。已知至少有13種性染色體異常的性發育畸變,其中許多人喪失性能力與生育能力。運動員性别鑒定,就是通過取用口腔上皮細胞檢驗是男還是女的。
二重性征是性器官。在性發育過程中不僅受制于性染色體,還受制于體内的其他物質濃度,在不良内環境中可有畸變,俗稱陰陽人。一些孩子的性器官不倫不類,男女難辨,這種情況下,醫生通常要檢查性染色體是xx還是xy,取得第一、第二兩重性征的一緻,決定手術方案。
但是,倘若父母疏忽,孩子已過3歲,性别認同已經确認,則宜少顧及性染色體定向,多數性學家主張,依孩子喜愛的性别決定手術方案,因為心理上的意願情趣比生理上的結構更難變異。
兩性形成反差最引人注目也更多樣的是第三重性征,書上亦稱副性征。突出分明的副性征表現在男人的身高、體重、肌肉骨骼比女人粗壯結實;局部看,男人的體毛濃密,喉結突兀而使發聲渾厚,皮膚粗糙;女人乳房、臀部多脂肪積累,軀幹乃至肢體呈曲線柔韌有餘,這些常人均能判斷,男女形體美兩相映照,形成健與美的各個結合點。
完美的男女之異的第四重性征跨入心理領域,男女在氣質、思維、情趣受好等方面有不同傾向,這一區别也在胎兒期就略顯端倪。一些母親回憶到,懷孕期男胎兒比女胎兒明顯多動。幼兒的活動範圍,男孩比女孩大得多,也比女孩熱衷弄槍使棒。
上學後在語文、數學、人文與自然科學上的興味也明顯有統計學上的差異。這類差異的評價,受到特定性文化的影響。公正科學的判斷,健康男女的心靈之美,完全是平分秋色。
第四重性征也有畸形病态,被稱為性變态,這些患者大多有莫大的精神痛苦。其中許多人出于家庭、社會壓力而被迫結婚,或出于變态心理而性行為怪異,給對象造成巨大創痛甚或生命威脅。
社會生活中,男人與女人的角色行為有很大區别,即性角色之異,構成健康男女的第五重性征。父親與母親,兄弟姊妹,尤其是丈夫與妻子,均是男女性角色分工的标志。
健康族兩性溫馨提示:不同的文化,對性角色有不同的要求,從而給健康的性的判決判斷帶來了錯綜複雜的觀點。但原則也可确立:務必利用婚育,使兩性關系為雙方的美滿幸福和後代健全發育提供最好的保障。健康族祝您身體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