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向來為人們所忌諱,所回避。至今仍難以用一顆平常之心去對待。特别是不少父母認為和孩子讨論性問題,不僅難以啟齒,有失長輩尊嚴,即使對待孩子的性知識的提問,也總是遮遮掩掩,答非所問。不少人以為性教育隻是對青春期的孩子進行的,其實不然。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弗洛伊德指出:“兒童發展的早期經驗将成為決定個體日後行為方式的重要因素。嬰兒時期對一個人性格的形成有非常大的作用,特别是嬰幼兒受到挫折的時候,這種早期的心理挫折對他的性格會産生終生的影響。”據資料表明,患性變态的病人中,常回憶幼年時經曆,而有88%的病人在幼齡時期遭受過性困擾和折磨。這與幼年期大人的家教方法不當有一定的聯系。著名性教育專家阮芳賦說過:“性教育的關鍵時期,是幼兒時期。孩子在周圍環境影響下,對事物的各種觀念開始逐漸形成,其中包括性觀念、性态度,如性道德标準。”家長們要抓住這個關鍵時期,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盡早建造健全的人格。有關專家提出,幼兒接受性教育的主要途徑是潛移默化,将正确的性觀念慢慢融入孩子的思想行為之中。首先來說,通過穿衣打扮,購買玩具,兒童遊戲等方式自然地培養出孩子的性别角色意識後,再按社會的道德規範點滴地培養孩子的角色規範,但不要過分強調性别之間的差異,比如衣着的過分妖豔等。另外,要正确回答處理孩子提出的性疑問,比如三四歲的孩子問:“媽媽,我是從哪兒來的?”有的父母一時難以解釋便随口說“路邊撿來的”或“從胳肢窩裡生下來的”等等。這樣的回答,顯然不夠科學。可直接說:“是從媽媽的肚子裡生出來的。”若孩子再問則可說:“媽媽的肚裡有個叫子宮的地方,你在那裡長了十個月後,在爸爸的陪伴下去醫院才把你生出來的。”對幼兒玩弄性器官,觀看裸體,孩子之間的性遊戲,不要大驚小怪,嚴加訓斥;要順其自然,用巧妙的方法使孩子轉移注意力,從而在不覺中就得以停止。否則,大人異常的表現會給孩子留下神秘、可怕、甚至下流的錯誤印象,造成性心理的障礙。幼兒是性教育的起點。從小讓其形成對性的自然态度,樹立起健康、積極、正面的性觀念,于孩子的一生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