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馬克思勞動正義問題的三重追問?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原标題:對馬克思勞動正義問題的三重追問,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對馬克思勞動正義問題的三重追問?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原标題:對馬克思勞動正義問題的三重追問
馬克思的勞動正義問題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學界對馬克思的正義理論研究較多,關于馬克思勞動正義思想的研究也積澱了一些成果,但這些成果主要融合在對馬克思正義理論的整體性解讀中,總體上還不夠全面和深入。為什麼要提出勞動正義問題?這裡主要涉及三個基本問題:第一,勞動正義問題是否存在,是否能夠實現?第二,如何解讀馬克思對勞動正義問題的研究與叙述?第三,當代社會勞動的發展應該怎樣從馬克思勞動正義的相關叙事中汲取養分?
勞動正義問題的提出
勞動正義問題是怎麼來的?勞動不正義的根源是什麼?對這些問題的研究,能夠為現在的政治哲學研究開辟一個新領域,并從勞動正義問題入手為這個新領域探尋合法性基礎,以确保其理論的合法性。勞動正義問題并不是橫空出世的,應該說現代政治哲學圍繞正義問題存在各種各樣的闡釋,但涉及馬克思的政治哲學和正義思想,勞動正義問題是不能被忽視的,也可以說勞動正義與馬克思的全部理論建構是密切相關的。
馬克思從1847年開始,以“雇傭勞動與資本”為标題,陸續在《新萊茵報》上發表了五篇社論,他認為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的關系異化為資本與雇傭勞動的關系。恩格斯說:“資本和勞動的關系,是我們現代全部社會體系依以旋轉的軸心。”很多人都不能到達山巅來俯瞰整個場景,馬克思能做到這一點,因為他抓住了那個時代的軸心,資本與勞動的關系問題,便是馬克思那個時代的軸心。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叙事中包含對勞動正義問題的反思和闡發。
從資本和勞動的關系中,我們能夠發現什麼問題?概括來說,是資本對勞動的統治,這裡也就自然涉及勞動正義的相關問題。從事勞動,我要獲得什麼?我能獲得什麼?勞動跟勞動所得不匹配,這是不是一個正義問題?在資本主義主導的生産方式和社會關系中,“資本正義”與勞動正義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重大挑戰。馬克思唯物史觀的構建與其對勞動正義問題的闡發緊密相關,他抓住了資本主義時代勞資關系的軸心,并從人類勞動本質出發,通過審視勞動方式和勞動關系的曆史演變為探讨勞動正義以及其他正義性問題提供真實的起點。勞動的不正義肯定是社會的生産關系所導緻的,馬克思從資本對勞動的統治中發現了生産關系的中介作用,這是馬克思比其他思想家高明的地方。
馬克思的理論目的是推動無産階級或工人階級認識自身的使命,如何探明這一點,首先要明晰自身所處的社會地位,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工人階級整體上處于被盤剝、被剝削、被壓迫之中,工人階級的這種社會地位是如何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勞動過程中生發的不正義問題。勞動及勞動正義問題的生發,可以說構成了馬克思學說的一個基石,是馬克思學說的始源問題,我們可以上升到這樣的高度來進行認識,甚至上升到社會本體論的高度展開分析。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産過程的揭示和批判、對共産主義理論的建構和闡發都貫穿着“勞動正義”這一核心命題。在本體論的叙事邏輯下,馬克思将勞動正義作為判别社會存在是否正義的本體論根基,且在更深層次的勞動本體論維度指明了勞動自由和勞動解放之于實現勞動正義的重要作用。整體來說,勞動正義問題是真實存在的,馬克思本人對這一問題的探究和剖析推動了其自身思想體系的革新與發展。
馬克思勞動正義思想的多重維度
勞動正義問題與馬克思思想體系的革新和建構密切相關,或者可以理解為——勞動正義問題是馬克思思想體系中存在的核心命題,我們應該從哪些維度展開具體的探究?
“勞動異化”概念非常重要,“勞動異化”是勞動的不正義導緻的結果,同時是勞動不正義的集中體現。但不可否認的是,處在異化中的勞動客觀上确實促進了人類社會生産力的發展,推動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馬克思曾明确指出:“資産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産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産力還要多,還要大。”在肯定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進步性的同時,馬克思深入反思了現實社會生産中“正義”的虛幻性特質(這個正義是要加引号的,它是資産階級經濟學家制造出來的“正義”假象)、确立了人們對勞動正義性的價值訴求在人的存在方式中的邏輯先在性地位,以勞動正義性為基本參照揭示了人的生存的曆史性、理性認識的有限性和多元價值之間的矛盾性,充分顯露資本邏輯支配下人追求物的欲望的勞動方式和生存狀态,對人生存發展的本質需要提出了質疑和反思。
馬克思唯物史觀叙事中體現的勞動正義思想充滿了對諸多“正義”觀念和原則的批判,包括對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勞動正義理念的批駁,對資本主義社會“資本正義”“經濟正義”等具體形态的駁斥,并最終将批判矛頭指向作為前提的資本主義私有制。這些批評聚焦于一個基本立足點,即我們所探究的勞動正義是與人的存在攸關的課題,這也是我們應該緊扣的主題,必須認識到馬克思剖析勞動正義問題直指其根源的本體和最根本的困境。馬克思的多維批判包含其對現實的曆史前提和邏輯前提的雙重批判。從曆史角度看,馬克思對造成勞動非正義因素的批判回溯到了人的曆史性存在前提這一問題;從邏輯視角看,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生産方式的批判圍繞資本與勞動之間交換關系的邏輯前提而展開。基于馬克思資本批判的邏輯框架,可以發現馬克思的資本批判不是關于姓社姓資的問題,而是揭示資本本性必然蘊含的對勞動的否定,對勞動的異化。隻有在共産主義的條件下,才能夠真正解決勞動正義的問題,并實現勞動正義。
深入社會關系的總體邏輯中把握勞動正義問題,這就确定了勞動正義問題存在的根源,也就把握了其生成的曆史邏輯,這樣就有可能真正理清勞動正義問題在社會曆史發展中的演進規律。我們必須把握馬克思主要論述的資本主義勞動正義問題的表現形式,即勞動正義與“資本正義”“經濟正義”之間的對立與沖突,透視這一問題的現實生成邏輯及其與資本權力邏輯的深層聯結,進而推導勞動正義問題形式背後人的存在本質和勞動自由這一實質依據的理論邏輯。
勞動正義的當代闡釋
當今時代,科技創新是推動生産力發展的關鍵要素,沒有技術的進步,也就沒有生産力的飛躍。需要注意的是,技術進步與勞動正義問題密切相關,這種關聯突出表現在科技創造中勞動的知識産權問題。這是當今各國之間競争的一個核心問題。
“知識産權”是勞動者在一定時期之内對其成果的所有權,“知識産權”問題事關勞動财産和所有權。為了與勞動能力和勞動所得之間的正義關系相呼應,理應對“知識産權”給予制度形式的保護。但保護“知識産權”的制度仍然為資本主義國家所掌控,這一制度顯然淪為“少數人”維護其特權利益的物質工具,這就違背了勞動正義的價值本義。“知識産權”的制度設計旨在化解現實的利益沖突,但寄生于資本邏輯關系中的“知識産權”制度本身就是資本持有者的利益主張,知識從産出到轉化為現實生産力的過程涉及創造者、傳播者和使用者等多方權利主體,不同權利主體力量的懸殊必然導緻制度設計向強勢的利益主體傾斜,反而造成利益的多元分化和沖突,進而導緻不同主體國家對知識生産中強權傾向的制度慣性和路徑依賴,這種全球範圍内“知識産權”制度的非正義性加深了現實生活中的勞動不正義。人類社會演變到今天所沉澱下來、留傳下來的是一整套國際交往規則,這些規則應當體現勞動正義,而這些規則怎麼體現正義,全球化各參與主體如何與時俱進地革新全球交往規則以進一步維護正義等,是涉及當代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問題。
當今時代之所以愈加關注和強調勞動正義,主要是因為在資本主義所主導的世界性生産活動中,勞動正義依舊是一個問題。西方學者對這一問題也有揭示和分析,我們應當理性對待這些觀點,決不能喪失自身主體性意識而掉進西方陷阱之中。我們應該建構一套自身的思辨邏輯,并訴諸這一思辨邏輯觀察西方學者的思想,不管是羅爾斯的“正義論”、齊澤克的“權利的遊戲”、巴迪歐的“哲學宣言”,還是伍德論“馬克思對正義的批判”,雖然帶有天然的對社會正義的追求,但是跟我們所講的不是一個道理,要避免盲目追随,應當辨析地看待,辨析實際上就是批判,應當在研究馬克思相關思想的基礎上對西方學者的正義思想加以批判和反思。我本人并不否認西方的思想所具有的價值和曆史意義,但我們更應該認識到中國與西方國家面臨的“問題域”以及理論目的是存在顯著差異的,這就決定了對其的回答方式與結論也不一樣。所以,我們不能回到西方學者的尺度和軌道上,不能借用西方學者的尺度來強調所謂的價值規範性。我們提出的勞動正義就是馬克思的規範性,這樣的理論自信值得進一步推進。
(劉同舫,作者單位: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編輯:王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