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清代嚴酷控制性文化

清代嚴酷控制性文化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09 06:42:51

  清朝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在鎮壓農民軍的同時,對漢族人民施行了圈地、剃發和屠殺等民族高壓政策。在他們南下的過程中,江南人員和南明政權不斷抵抗,清軍遂在揚州、江陰、嘉定等地進行血腥屠殺。

  但清王朝意識到要鞏固統治地位,光靠武力是不行的,還須有軟的一手,加強精神上的統治。而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綱五常”一套說教正是有利于鞏固統治地位的精神武器。清王朝在采取籠絡漢族地主和上層分子,廢止圈地,減免稅糧鼓勵墾荒等措施的同時,廣納知識分子,在北京開博學鴻儒科,對一些漢族“名士”授以翰林院官職。清帝康熙等還強調“滿漢一體”,崇奉孔子,提倡理學,編纂圖書,竭力宣揚忠君思想和“三綱五常”等封建道德倫理。自此明代的理學意識形态脈絡在清代又得以延續。

  鑒于明代末年朝綱不振在性文化方面亦失去控制,清王朝在性文化方面的控制尤為嚴酷。

  一、文化專制:嚴禁“瑣語淫詞”

  清朝統治者坐定江山後,意識到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欲”的理倫主張是控制異族、鞏固政權的最好思想武器,而《金瓶梅》、《西廂記》、《牡丹亭》、《肉蒲團》等“淫詞小說”恰恰是亵渎“天理”,違礙三綱五常的自由思想的載體,于是中央禁令頻頻而出。順治九年(1652年),頒布第一道禁令,嚴禁刊行“瑣語淫詞”。康熙年間一再重申嚴禁“瑣語淫詞”、“淫詞小說”。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議定對“小說淫詞”要“嚴查禁絕”,将版本與書一并盡行銷毀。如仍行造作刻印者,系官革職,軍民杖一百,流三千裡;市場面者杖一百,徒三年。該官不行查出者,初次罰俸六個月,二次罰俸一年,三次降一級調用。

  嚴令重刑,雷厲風行。上述禁令,幾乎每個皇帝登陸基後,皆有诏谕反複張揚,而地方官吏則變本加厲,層層加碼。在這種文化專制主義的禁令下,必然是玉石俱焚,将許多具有社會意義和文學價值的作品統統打入“冷宮”。

  發人深省的是,在嚴禁這些“瑣語淫詞”的同時,實行一種“隻準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封建特權政策。即這些書在社會上禁之甚嚴,而對當權人物則不禁。據清昭梿《嘯亭續錄》卷一翻書房記載:清王朝“定鼎”後,“設翻書房于太和門西廊下,揀旗員中谙習清文者充之……有戶曹郎中和素者,翻譯絕精,其翻《西廂記》、《金瓶梅》諸書,疏節字句,鹹中綮肯,人皆争誦焉”。對那些王公貴族、八旗子弟來說,《金瓶梅》并非禁書,而且可以“人皆争誦”。《紅樓夢》在清代也是作為淫詞小說而叠遭禁區毀的。但在清宮内府,《紅樓夢》故事的插圖公然可以畫在牆壁上,慈禧太後就是一個地道的“紅樓迷”。

  二、殘酷的婦女貞節要求

  清代統治者對所謂貞女、節婦旌表不遺餘力。設立貞節牌坊,并以《烈女傳》記載和刻印“女教”書加以弘揚。特别在同治以後,推崇貞操達到極盛。各地紛紛設立一批名為“全節堂”、“崇節堂”、“導節局”、“清節堂”、“立貞堂”、“貞節堂”之類的機構,收容留置貞女、節婦。這些組織一般都規定女子30歲以上,有堅志守貞決心的方準入堂。節婦、貞女入堂後,不能無故出堂,每春秋二季,由堂籌集京錢一千文以作紙課、雇覓代步之用,派年老仆婦随赴各墓前掃祭。①(①《畿輔通志》卷109。)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