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女性而言,生理期每個月定時來報到,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正因為如此,女性常常忽視了對于身體應有的護理。然而,專家提醒,生理期期間如果沒有正确的護理習慣,有可能對女性的健康造成威脅。
女性會有經前症候群或是月經前期身體不适的現象,乃是因為生理時期,子宮内膜脫落會刺激子宮肌層分泌一種前列腺素,這種物質會促使子宮收縮産生疼痛,并刺激腸子蠕動變快,所以有些女孩子在這段期間容易出現拉肚子、頭痛、惡心的不适感,但隻要周期固定、血量适中、沒任何病變、能生兒育女者均屬正常現象。
平均而言,一般女性的生理期每月依時來報到,大約49歲結束,持續約35年;月經正常周期為28天,可接受範圍為21~35天;而平均月經期為5天,可接受範圍為3~8天,一般平均血量為80cc。生理期間正确的護理是必須的,良好的護理能幫助體内代謝良好。代謝不良會使老廢物積存在子宮内,影響荷爾蒙的正常分泌,因而導緻子宮頸腫、乳腺腫、輸卵管和卵巢等疾病。
由于生理期間将流失一定的血量,因此女性日常身體的調養非常重要,若不注重飲食或者身體的調養,營養素攝取不足,或飲食習慣不佳,生冷不忌,情緒不穩,心情不佳等,将加重月經來臨的不适,影響身體的健康,例如月經周期紊亂、月經疼痛、貧血等現象。
據研究顯示,月經前血鈣下降,是引起月經前神經緊張、頭疼、失眠、心情不佳的主要原因,也因此而刺激體内荷爾蒙的變化,造成身體鹽分及水分的儲存增加,導緻身體腫脹、體重增加,以緻身體常感不适,而身體的抵抗力及抗過敏的能力也會下降,情緒較不穩定。女性若在生理期感覺水腫、情緒不穩等情況,更應該減少鹽的攝取,一般人若感覺緊張、壓力大、容易口渴、四肢沉重、腫脹或腰酸背痛時,除疾病造成外,也可能是攝取太多鹽分所緻。
月經來臨前後,可以确定的是,營養不均衡會加重生理期的不舒适感,這往往也影響了工作效率與人際關系。而女性荷爾蒙及其他荷爾蒙合成正常,即對于女性生理調适非常重要,要使荷爾蒙合成成功,則應多注意蛋白質、亞麻油酸(一種必需脂肪酸,植物性油脂如色拉油含之)、鈣、鎂、維生素B群、維生素E等食物的攝取與補充,例如乳制品、全谷類、蛋類、豆制品、魚類、肝髒酵母、瘦肉類、胚芽米、深綠色蔬果、堅果類等食物。其中,蔬菜有助于降低膽固醇,然而低脂的飲食及維生素B6、E、C等,則有助于降低生理期的不适感,維生素B6可以幫助肝髒内雌雄素的分解,像全谷類、綠色蔬菜、魚、肉都含有此營養素;此外在蔬菜中的可溶性纖維質,還有助于降低膽固醇、平衡血糖等功效,因此在日常生活飲食上攝取足量的蔬菜類,除了不容易導緻肥胖之外,對于大姨媽來訪時的不适感,也能有很大的幫助喔!
另一方面,也有許多女性在月經期間發生抽筋的現象,這是因為鈣質攝取不足所緻。所以為減低月經前及月經期間的不适,平日鈣質的補充非常重要,應該多加攝取奶類、乳制品、帶骨小魚幹、丁香魚、傳統豆腐、豆制品、杏仁果、芝麻、深綠色蔬菜等,而補充足夠的維生素D,則可幫助鈣質吸收得更好,多曬太陽,攝取魚肝油、蛋黃、肝髒、添加維生素D的奶類及乳制品等等,都是補充維生素D的最好方法。若是能夠保持攝取适量鈣質的習慣,不但可以減輕經期不适的症狀,還能夠防止骨質疏松症的發生。
做個“鐵血”女人
女性從青春期開始,便開始有月經,也就有了血液的流失,因此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有鐵質缺乏與貧血的現象。若平日鐵質攝取不足或月經量過多,則會有缺鐵性貧血的發生,使人感到疲勞、體力不佳、臉色蒼白、氣色變差、抵抗力減弱。所以身為女性,平日應多攝取含有鐵質的食物。一般而言,動物性食品鐵質的利用率比植物性食品高,所以素食者鐵質的補充更應注意。豬肉、牛肉、雞肉、鴨肉、肝髒、豬血、鴨血所含鐵質利用率高,且肉色越紅鐵質含量越多;全谷類、豆類、綠色蔬菜、葡萄幹等食物雖然鐵質利用率較低,但這些食物鐵質含量多,素食者可多選用,可避免貧血的發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