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人重婚姻輕愛情嗎?廣州社情民意中心抛出的一份反映廣州市民10多年來價值觀變化的報告,經本報報道後,不少讀者撥通本報熱線電話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有趣的是關于男性與女性所持的态度針鋒相對,水火不容。幾乎所有女性市民都認為,重婚姻輕愛情是對廣州人價值觀的誤解,而大部分男讀者認為,廣州人的确不那麼浪漫,愛情遠沒有面包那麼重要。
調查難概括老廣價值觀
讀者景先生表示,廣州社情民意中心的調查雖然涉獵了18—60歲的人群,但是,在這一群體中,又是以哪個年齡層次的人為主?他們各占的比例是多少?是否能真實反映廣州市民的價值觀及變化?這些都應該進一步細分,否則,就不能反映主流民意。
從小出生在廣州的王小姐也表示,調查結果稱廣州人心目中對愛情的重要性的認同越來越低,她不禁懷疑調查的500戶對象中,是否都集中在結了婚的人群。
律師陳先生指出,對于社會責任感在廣州人心目中的地位比較低,他表示不能接受。“是不是整天把社會責任感挂在嘴上就是有社會責任?如何衡量社會責任?這都要再細化指标。”
結論惹惱女性市民
“調查是好的,但是結論似乎有些可笑!”讀者楊小姐認為,随着廣州經濟的發展,廣州人特别是年輕一代的人,作為社會的主流人群,他們對愛情的重視是越來越高的,要不,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甯願選擇同居而非結婚呢?
“沒有愛情,談什麼婚姻、談什麼家庭?那樣的家庭和睦豈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成家已10多年的羅女士對調查認為廣州人不重愛情的價值觀結論更是直言心中的不快。
年過60歲的李阿姨認為,婚姻裡面愛情是必須的,因為有愛情大家才可以有商有量,和和美美,日子才可以過下去。她的丈夫已經去世多年,但是,讓她選擇的話,仍然是愛情重于婚姻。
男性認同婚姻更重要
與女性讀者普遍質疑“廣州人重婚姻家庭不重愛情”這一價值觀的結論不同,記者留意到,參與談論的男性讀者倒是認為:調查報告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廣州人的價值觀。
讀者景先生是一位媒體從業者,他認為,廣州人對愛情重要性的認同度的排位越來越低,這一調查結果反映了廣州的現實情況。
景先生表示,與上海等城市不同,廣州市民更現實,或者說心态更加平和、開放,對愛情的浪漫、憧憬不那麼高,特别是先富起來的一批廣州人,他們的收入高,但是受教育程度不那麼高,對愛情的重要性可能就不那麼認同。
劉先生今年已經40歲,是廣州本地人。他也贊同廣州人不那麼看重愛情。他覺得,廣州人觀念比較開放,一部分人中存在着包二奶現象。對于這部分廣州人,通過婚外情等其他關系,他們可以得到人的生理上的滿足,而對于愛情,卻想得不多,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說明廣州人一方面重視家庭和睦,另一方面也不是那麼認同愛情價更高。
用愛情做調查指标欠嚴謹
專家指出廣州人價值觀調查體系的設置存在明顯缺陷
看了廣州社情民意中心的調查後,中山大學社會系社會心理學教授李偉民表示,該項調查基本上可以成立,但問卷的個别指标存在明顯缺陷。
李教授表示,廣州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能夠連續14年開展這項調查,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調查結果的分析、探讨也很有意義。如調查發現“身體健康”一直排在最前,這說明如今個人對生命非常重視,這是一種較為現代的觀念,而傳統上人們總會将家庭放在首位。
同時,李教授認為調查問卷中的十項指标能夠部分體現個人價值觀,但認為這隻是人們價值觀的一部分,整個指标體系的設置還是缺乏嚴謹、完整的思路和框架,個别指标存在明顯缺陷。李教授表示,雖然指标都包括了人們生活中幾個最重要的方面,如婚姻、家庭、事業、國家等,但這些指标較為零亂,彼此缺乏内在聯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